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避碰百机决策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避让时机方面,国外许多学者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很多模型,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又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更为科学的模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从压力仪表在使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压力仪表在潜艇上的应用,仔细讨论了仪表供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对铅封问题也做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具有重要军事背景的多传感器多目标的数据互联问题,即广义3-D分析问题,应用Hopfield神经网络,设计了此问题的对应能量函数,在PC386机上用C语言实现了广义3-D分配问题的求解程序,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其能量函数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与计算上的难点,提出遗传算法,文中比较详细地比较了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遗传算子及工作过程,并对参数选择及其对收敛的影响作了探讨,最后以两个可靠性优化问题作了算例,验证了遗传算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作为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在曲折中前行,目前正在向纵深发展。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改革或改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和深层次矛盾,诸如职工分流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产权制度未建立问题,改制不够规范问题等,这意味着还有深化改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化发展道路上的无形关卡或瓶颈,不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也不可能深入发展。本文探讨了海事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水船闸阀门空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华兴 《水运工程》1993,(11):28-33
多年来,围绕高水头船闸输水过程中阀门空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提高门后压力,研究了各种开启方式;改变廊道体型等措施。观测空化方法由恒定流向方向过渡,问题在逐步深化,这里对该问题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导弹控制系统的冗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导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介绍了冗余设计方案及结构,分析了不同结构的优缺点,给出了应用实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总结了对导弹控制系统进行冗余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多目标跟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陈述了多维Kohonen网络和网络的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使用多维Kohonen网络求解多目标跟踪问题的神经网络方法。仿真结果表明Kohonen网络能够用于求解多目标跟踪问题,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组合爆炸问题,提高了跟踪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离散报童问题和连续报童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价格有折扣的离散报童问题和价格有折扣的连续报童问题,并给出了各模型的解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对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兰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松花江"三姓"浅滩下段牡丹江入汇口上游约700 m处,松花江具有典型的平原冲积性河流的特征,牡丹江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的水文特征。牡丹江入汇松花江涨水期汇流比为0.235,牡丹江对"三姓"浅滩河段产生顶托壅水影响,落水期汇流比为0.096,"三姓"浅滩河段将产生落水冲刷,两江相异的水流、泥沙、洪峰遭遇特性是影响拟建坝址河段具有涨冲落淤的主要因素。枢纽兴建后改变了该河段水流运动规律,同频率松花江来水条件下,随牡丹江入汇水量的加大,电站尾水位不断升高,枢纽上下游水位差减小,枢纽泄流能力减小,枢纽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改善,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2.
欧美国家内河航运开发经验与船型标准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美国和欧盟国家在内河航运开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航道和船闸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船型标准化。这对我国推广内河船型标准化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内河交通污染事故的类型和特点、内河交通污染事故的原则和加强内河交通污染事故管理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对内河交通污染事故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河航运在运输成本、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优势突出,而内河航运管理相对滞后。提出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阐明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船舶定位、无线数据通信、电子河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并对我国发展内河智能交通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液化天然气在内河船舶动力燃料上的应用,需加快对内河航道LNG加注站进行布局规划。针对内河LNG加注站布局规划的方法进行研究,借鉴港口布局规划和LNG加注站设计相关经验,提出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布局规划的思路及方法,包括加注站规模需求确定、空间布局规划等,并以广东省内河为例进行布局规划。提出的方法可为我国内河LNG加注站的布局规划提供借鉴,得到的布局规划成果能够为内河LNG加注站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州内河港属于典型的海运供应链末端型港口。以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研究为例,探讨末端型内河港空间布局特征及规划思路,为同类型港口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径、潮动力作用结合日水位变幅对通航标准的影响出发,确立河段特性对样本标准的要求,提出将河段类型划分为三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由于河道主流摆动不定,历来尽量避免在顺直河道上建设港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认为建港条件不好的顺直河道岸段亦开始逐渐开发.以靖江电厂码头的建设为例,分析在顺直河道建设码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勇 《水运工程》2014,(2):49-54
介绍海港LNG船舶航行实行交通管制的原因,对比分析了LNG船舶与LPG船舶的危险性。结合我国内河液体散货运输船舶航行管理现状,对小型LNG船舶在内河航行的可能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认为采用双壳双底结构的小型LNG船舶在我国内河正常航行是可行的,不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勤  尹崇清  张湛  刘洋 《水运工程》2011,(4):132-135
结合新政、金溪和凤仪场等航电枢纽,用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嘉陵江中游航电枢纽最高通航流量进行分析。嘉陵江中游为Ⅳ级航道,其枢纽设计最高通航流量为3 a一遇洪水对应的流量,但嘉陵江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其最高通航流量受通航水流条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上述规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政、金溪和凤仪场枢纽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于口门区的最高通航流量均为8 000 m3/s。该结果可为嘉陵江中游航电枢纽统一调度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