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湿式驱动桥壳结构传统优化中的低效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可靠性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从建立全液压湿式驱动桥壳有限元模型出发,结合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驱动桥壳的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驱动桥壳最大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驱动桥壳结构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可靠性优化模型。对某驱动桥壳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桥壳最大应力降低了10.91%,桥壳质量降低了10.93%,在满足相应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有效降低桥壳的质量,达到可靠性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矿用货车驱动桥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效问题,考虑矿山路面表面凹坑和凸块冲击的影响,构建基于正弦函数的矿山凹凸路面冲击力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驱动桥壳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安全系数下桥壳的静强度特性,并基于显示动力学软件LS-DYNA对不同路面激励下桥壳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动态应力,研究不同路面不平度和不同车速工况下驱动桥壳的动强度,并对桥壳的结构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在路面动载荷作用下,驱动桥壳产生的应力远大于静强度分析获得的应力,建议设计驱动桥壳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工况的动态载荷对桥壳动强度的影响。该研究可为驱动桥壳的动态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利用CATIA软件建立驱动桥壳的三维模型,选取桥壳的最大垂向力、最大牵引力、最大制动力、最大侧向力和最大静应力典型工况,并施加相应的约束和边界条件,在Hyperworks中对桥壳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桥壳的强度及刚度性能满足要求。在最大静应力工况下,运用Optistruct优化模块对驱动桥壳的盘面和板簧座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桥壳的应力集中位置得到转移和分散,桥壳应力分布较均匀,实现了桥壳的轻量化。  相似文献   

4.
磁测法是基于铁磁材料压磁效应的应力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对这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在3个观音岩长江大桥足尺比例构件试验研究中,对焊接完成后的焊缝应力和超声波冲击后的焊缝应力采用磁测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熔透焊缝中,平行和垂直焊缝方向都存在着相当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很多测点应力已经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局部构造设计对于防止焊接应力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声波冲击对消除焊缝残余应力效果明显,磁测法能方便有效地测试出桥梁钢构件的焊接应力,为人们了解桥梁复杂节点的焊缝应力的分布状况,掌握消除焊缝残余应力工艺处理后的效果情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测试手段,是一种测试灵敏度高、测试系统简单、操作灵活的很具发展前景的焊缝应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收缩变形与残余应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钨极氩弧焊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焊接试验,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板厚对焊接收缩变形的影响;采用切条法测试了2 mm厚焊接试件的残余应力,找到了纵向残余应力沿焊缝截面的分布规律,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
建立重型牵引车驱动桥壳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板簧中心距的变化与驱动桥壳模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疲劳分析软件FE-SAFE中,研究了板簧中心距的变化对驱动桥壳疲劳寿命的影响,为驱动桥壳的设计和板簧座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X射线衍射法测试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残余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无损、快速地检测高速列车铝合金的表面残余应力,采用等强杆拉伸试验方法,用X射线衍射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标定,并用X射线衍射法、盲孔法以及有限元法对测得的车体铝合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等强杆拉伸试验标定过程中,在10~70 MPa范围内,随着拉伸载荷的增加,X射线法测得的应力与载荷应力具有一致性,可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车体关键部位应力状态进行测试分析,X射线衍射法残余应力的数值略大于理论计算值和电测法计算值;车顶铝合金焊接接头最大残余应力可达146.3 MPa;X射线衍射法与等强杆标定方法、盲孔法、有限元计算模拟方法的残余应力结果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焊接,冲夺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过程,测试了金属焊接毛坯冲压成形的残余应力,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法,从具有内应力的单元物理方程出发,推导出内应力对刚度产生影响,进而建立了内应力对结构模态影响程度的表达式。以二节点杆件为例,通过对比有无内应力情况下刚度矩阵,证实内应力不仅影响结构刚度,进而使结构振动固有频率发生偏离。而且,还会滋生出新的振动模态,验证了内应力影响模态理论的准确性;以焊缝的残余应力作为内应力实例,船体舱段为结构实例,比较不同焊接残余应力水平下结构二阶垂向振动的频率,数值验证了内应力对结构模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一座130m单塔单索面无背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了静动载试验,并结合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各试验工况下该桥的位移、应力和索力的变化以及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冲击系数等性能。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动静力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桥梁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动载试验频率、模态与计算频率、模态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