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准双曲面齿轮的优化切齿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宗德  杨宏斌 《汽车工程》1998,20(5):302-307,278
本文应用Litvin的局部综合方法进行了准双曲面齿轮切齿设计的推导。通过一次计算便能获得HGM和HGT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的全部切齿参数。并且在啮合区位置,接触椭圆尺寸,接触轨迹方向和传动误差的形状,幅值等啮合质量方面严格符合预先给定的要求,为简化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试切及保证传动质量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方宗德  杨宏斌 《汽车工程》1998,20(6):350-355
本文推导了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包括齿面接触分析和边缘接触分析,代表了齿轮啮合的完整过程。该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可准确地显示不同参数,不同误差的齿轮啮合过程和性能,能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第三部分齿轮啮合接触分析 (一)前言在传动齿轮的齿曲面设计及其加工时,通常是以理论共轭齿曲面为基础的。以理论共轭曲面为齿曲面的齿轮,其啮合传动是线接触啮合传动。一对线接触啮合传动的齿轮,在其啮合传动的任意时刻都是线接触,齿曲面上都有接触线存在。这样的齿轮,从其进入啮合到退出啮合所有各个瞬时接触线描出共轭齿曲面的整体。因此,共轭齿曲面的接触是全齿面接触。共轭齿曲面全齿面接触是齿轮齿曲面加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螺旋锥齿轮副是车桥传动系统中最重要的传动元件,尤其是准双曲面齿轮副,由于其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结构紧凑易于布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以准双曲面齿轮为例,以齿根弯曲应力和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公式为基础,分析了提升螺旋锥齿轮承载能力的方法。详细分析了齿高系数、刀具参数对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效果。试验证明:通过优化工作齿高系数、齿顶高系数、大小轮齿厚、刀具圆角半径以及刀具修形参数,能够有效提高螺旋锥齿轮副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准双曲面齿轮有摩擦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方宗德  田行斌 《汽车工程》1999,21(3):184-187,F003
本文推导了准双曲面齿轮有摩擦承载接触问题的数学规划解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工作齿面网格结点的柔度张量,并通过插值和叠加获得一对啮合齿在各接触位置上接触椭圆长轴离散点的综合柔度,然后结合齿面几何因素(包括齿面间隙,滑动系数,法矢和切矢对于转轴的矢径等)建立了接触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采用载荷增量法求解了摩擦的接触变形过程,本文还以一对准双曲面齿轮为例,进行了整个啮合过程的承载接触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驱动桥传动系统中,主减速器的性能是决定该传动系统性能的关键.在带有驱动桥的汽车上,通常主减速器的齿轮副为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副.因为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副有许多其他齿轮无法比拟的优点: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噪声低等.  相似文献   

7.
准双曲面齿轮非线性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一个准双曲面齿轮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方程,方程中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和间隙,用打靶法和参数化法得到了周期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在转向器某些参数给定的条件下,利用齿轮法线法,由齿轮齿面数学方程导出了满足给定变速比特性与普通螺旋圆柱齿轮相关轭的齿条齿面数学模型。此模型不仅是齿条齿面几何参数,而且还是变速比齿轮齿条传动副的齿面压力角、重合度、齿面滑移率、齿面曲率、齿条螺旋角等重要参数的计算依据。它为该型转向器齿轮齿条传动副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该型转向器的齿条齿面专用加工机床、刀具、模具及检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模型曾用于变速比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轮齿条传动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其结果,齿条齿面主要几何参数均与变速比齿条样品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圆拉法加工出来的直齿锥齿轮与采用展成法(如刨齿法或双刀盘铣齿法等)加工出来的直齿锥齿轮相比,无论在齿面构型或者在齿轮基本参数方面都是不同的。对于齿面构型,展成法加工出来的直齿锥齿轮是属于锥形渐开齿面;而圆拉法加工出来的直齿锥齿轮是圆锥齿面。本文第一部分,以保证齿轮平均锥距背锥展开面工作齿高中点处于啮合时,其速比对时间的一阶、二阶微商为零的条件出发,推导出齿轮平均锥距背锥展开面上圆弧齿形啮合齿形曲率半径的合理确定方法,其结果与 GLEASON七十年代圆拉法齿胚计算卡中的相应计算公式完全一致。由圆拉法加工的特点决定,它与展成法加工出来的直齿锥齿轮的齿根角、齿线方向角及加工刀具的基锥底角等基本参量是不相同的。本文第二部分,根据圆拉法加工的特点给出上述基本参量的确定方法。这是确定圆拉齿胚、圆拉刀具和圆拉机床调整必不可少的基本参量. 评价齿轮啮合传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齿面接触区。本文第三部分,从控制齿面接触区的位置、大小、方向等前提出发.推导出控制齿面接触区的条件和方法.为齿面的最后构型,创造了条件。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条件和方法适用于任意配置状态、任意运动形式的齿轮啮合。这是齿轮啮合理论的重要突破。本文第四部分,给出了圆拉法加工出来的直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有关公式,为拉齿参量的确定创造了条件。根据本文的第四和第二部分.还可最后确定出齿面的构型和拉齿的基本参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降低轻型乘用车主被动准双曲面齿轮副的啮合噪音问题,对齿形设计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丰田海狮(HLACE)汽车后桥主被动准双曲面齿轮副的齿形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了CA6440低噪音准双曲面齿轮副。  相似文献   

11.
齿面微观修形在汽车变速器降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车变速器啸叫噪声,借助软件RomaxDesigner对齿轮啮合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齿轮静传递误差模型;结合接触斑点试验并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得出最佳的齿面微观修形参数.据此进行了齿面微观修形,并对修形前后峰值传递误差和驾驶员位置的声压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合理的齿面修形,静传递误差减小了,齿轮发出的啸叫噪声降低约10dB.  相似文献   

12.
变性半展成法是加工螺旋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有效方法。螺旋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数控磨齿机是一种新机床,将齿轮加工所需全部运动用六坐标数控来实现。本文研究了如何在这种高科技机床上再现并改进传统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科星 《天津汽车》2011,(2):21-24,28
为了减少在圆柱齿轮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参数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的跨平台数据传递,基于CATIAV5以参数绘制齿廓渐开线,通过多截面曲面绘制出齿型曲面并运用曲面缝合功能实现齿型闭合,实现斜齿轮的精确建模。利用CAE和运动仿真模块并结合斜齿轮传动原理和齿面受力,对斜齿轮齿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啮合状态运动仿真,检验设计结果符合要求,从而为设计和精密制造以及工程失效分析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变速器某挡位齿轮运转时工作温度测量,避免变速器齿轮高温、台架耐久性试验过程中边界条件不当风险,降低研发及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目标用户使用需求的目的。通过增加齿轮齿面啮合过程中测温试验,将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齿面温度超出油品设计要求。可见,在变速器开发及台架耐久试验工况设计过程中,引入齿轮表面温度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两级平行轴加一级行星结构的增速齿轮箱为研究对象,通过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对两级定轴斜齿轮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圆周力和齿面法力,以及最恶加载面的载荷,最后通过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对高速小齿轮2和4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齿轮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齿顶整圆弧滚刀的应用和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齿顶整圆弧滚刀是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前,齿顶整圆弧滚刀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变速器齿轮的生产中。介绍了齿顶整圆弧滚刀的应用和设计。  相似文献   

17.
T-Hypoid gears are commonly used in rear-drive and 4WD (4 Wheel Drive) vehicle axles. Investigating their sensitivity to deflec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i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procedures. Therefore, a deflection test was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in the actual gear mounting using completely processed gear. This test covered the full operating range of gear loads from “no load” to “peak load”. Under peak load, the contact pattern extended to the tooth boundaries without showing a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tact pattern at any point on the tooth surface. The transmission error was tested under an axle assembly triaxial-real-car-loa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8.
A dynamic lumped-parameter gear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a time-varying and asymmetric mesh stiffness and a backlash nonlinearity is formulated to analyze the spur gear rattle response under the idling condition. The proposed theory assumes a rectangular time-varying mesh stiffness function. The phase shift between the mesh stiffness for forward and backward contacts is examined. Numerical studies a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ngine torque fluctuations and tooth surface friction on the gear rattle respon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ooth impact behavior.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the time-invariant mesh stiffness model and the proposed time-varying mesh stiffness model reveal differences in the gear responses, especially when the mean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fluctuating gear pair is non-zero. The analysis reveal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high frequency response components. However, the idling gear dynamics are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tooth surface friction.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变速器齿轮参数选择复杂,校核计算过程繁琐的问题,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NET开发环境下,运用ASP.NET技术与C#语言相结合,研究并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汽车变速器齿轮设计及校核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齿轮参数优选、齿廓、变位参数、传动比的分配、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校核等各项计算模块和常用设计参数数据库,通过对初始条件的设定,可方便地选取设计参数,进行结构参数计算,并完成对所设计齿轮的强度校核和评价。经对多款国外成熟样机比对,计算结果达到了较高的重合度。为汽车变速器的自主、快速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