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0,(3):17-20,119
作为长期致力于船舶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国家能够早日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通过对他的采访,再次感受到了他对中国建设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殷切希望和深邃见解。  相似文献   

2.
暮春之初,惠风和畅。在这生机勃发的季节里,我们兴奋地看到,今年"两会"上,海洋强国战略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所关注的热点。在畅所欲言议国是、群策群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中,代表委员们从不同层面为建设海洋强国献计献策。毋庸讳言,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与蓝色海洋紧紧相连!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今,以"两会"闭幕为标志,中国已经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两会航情     
年年开两会,岁岁有不同。今年政府报告中“水”分非常充足。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水运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年水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运是涉海行业,不仅国家重视“海洋强国”建设,代表和委员也关注海洋经济发展,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暮春之初,惠风和畅。在这生机勃发的季节里,我们兴奋地看到,今年“两会”上,海洋强国战略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所关注的热点。在畅所欲言议同是、群策群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同中,代表委员们从不同层面为建没海洋强冈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每年3月,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今年的两会上,“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而如何从供给侧推进航运领域的改革,也成为航运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话题频频被重点关注,如何建设交通强国,听听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怎么说。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全国人民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全体交通人为之奋斗的新使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交通话题热度不减,交通强国建设也成为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的焦点。由大到强找好坐标系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现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  相似文献   

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特殊之年的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港航界全国代表委员带来了哪些议案、建议和提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很早就开始关注邮轮建造邮轮,并于2008年在《关于推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报告》中要求大力推行技术引进,合作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积极开展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形成邮轮设计与建造能力。这次两会报告虽没直接谈及邮轮,但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建设海洋强国和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等战略部署,加之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对一张邮轮照片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对邮轮产业的热议。其实,透过热议背后,主要原因还是我国近年来邮轮游不断升级,出现了巨大的邮轮旅游市场。对此,建造中国自己的邮轮也再次被提起,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说:"目前,我国的邮轮游艇业总体而言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尤其是海洋邮轮及长江游轮。我国应当尽快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邮轮。"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全国人民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殷切期望,是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历史使命。2018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水运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水运业的高效、协调、健康、绿色发展,也成为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焦点,本刊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建议和提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在这个特殊年份,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今年,来自交通运输行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行业改革发展大势,带来了哪些建议,发出了哪些行业声音呢?本刊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建议和提案,带您一起聆听2021年的航运最“强”音。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这次两会期间,环境保护成为两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十大最繁忙的港口有七个在中国,占全球货物吞吐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如何发展绿色水运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一整段来强调海洋建设: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这在历年来两会报告中,是最系统、最完整、最有力度阐述海洋战略的一次。对此,造船界备受鼓舞,认为造船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其实,报告里还有更多战略部署助力造船业,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都将极大刺激我国造船业迈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两会"期间,港口界热议的话题有很多,但是取消港口建设费的话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3月6日在"两会"上提出,总理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取消一批政府性的基金,希望这一点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他建议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外贸出口企业的成本。全国人大代表、原宁波港集团总裁李令红也在"两会"中建议取消港口建设费。李令红表示,我国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发出号召:"努力实现内河航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2010年3月4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发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建设水运强国作出新贡献》的署名文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呼吁重视内河航运发展,并纷纷建言、献策。这一系列的利好,将内河航运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在此背景下,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也迎来了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两会刚刚闭幕的中国,备受全球瞩目。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期的"十三五"规划,长期的转型升级前景,加上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坚定意愿,新一波的中国引力、新一年的中国港口正在产生巨大能量,世界对此寄予新的期望3月5日和3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在北京开幕。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全国两会中的港航话题我们应备加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2013年中国海员大会借着海员日契机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维护海员权益,发展海员队伍;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近日在"致全国海员的慰问信"中表示,建设海运强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攻坚之年步入深化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我们要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础上,在目标、任务、方式、政策、路径、举措等方面深化落实,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交通运输系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该怎么做,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积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作出重要论述,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有多么不容易,今年的两会就有多么不平凡。作为港航界的"两会"代表纷纷带来自己的议案和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会理事长何建中建议:加强船员队伍建设,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建议修改完善船员管理法规制度,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中长期(2020—2035)船员发展纲要,系统促进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建议推动落实监管和船员培养主体责任,引导航运公司建立自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全国"两会"已经落下了帷幕。长三角一体化、海员个税、港口整合、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议题,受到了行业的普遍关注,也是今年乃至今后交通水运发展的重点方向,再次吹响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激荡起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春潮。从"两会"中来,到"两会"中去……回顾今年的全国两会,这些热点你一定不能错过——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两会"上,交通港航业代表委员聚集一堂,共商国是。他们为水运行业改革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2015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民生保障,切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