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油船机器处所舱底水辅助排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国际防止造成污染公约(73/78 MARPOL公约)的要求,很多船舶管理公司拟通过设置一个可拆卸管的管系,把机器处所的舱底水或油污水(以下统称舱底水)驳运到货油区域的污油水舱,并希望CCS能批准这样的布置,在防污证书(IOPP)格式FORMB中补充相关内容。在MARPOL公约附则Ⅰ的统一解释第22条,有关于将机器处所油污水驳运到货油区域污油水舱的描述,是否许可这种布置?  相似文献   

2.
李云龙 《水运管理》2007,29(7):3-35
针对长期航行于渤海区域和特殊区域的油船,机舱舱底水不能够排放入海,而机舱舱底水舱容积有限,无法留存过多的舱底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将机舱舱底水驳运至污油水舱的布置及注意事项,以解决舱底水污染海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日,某油船在接受检查时,发现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第3.2.3条"其他可以接受的措施"中有"将机舱残油排放到货油区域污油水舱"(见图1)的措施;同时油类记录簿(ORB)的历史记录显示,机舱内残油的实际日常处理方式中包含排至货油区域污油水舱(Slop Tank)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机舱含油舱底水在排放之前必须经过检测和处理,使油含量降低到限值之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油水分离器,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是一项繁重负荷。如果机舱污水井中进入大量浓稠油份,并放任其进入舱底水舱,就会明显加重油水分离器负荷,进一步增大维护负担,干扰舱底水正常排放。为降低船舶运营成本和风险、防范污染,需要能够选择性的将污水井中高浓度的油污从舱底集水系统驳入集油系统,以保护油水分离器。而基于管路的操作具有规范、安全、快速的特点,是比较理想的实现方案。为此本文提出相应的管路设计,为该应急操作的实施提供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我国对新生效国际海事公约的履约能力,提高海事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通过对新生效MPEC.187(59)决议修改内容及适用范围的细致研究,指出船舶在执行该决议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一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及现实中执行该决议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从《油类记录簿》、IOPP证书附件、机舱残油泵和残油舱设置等方面,提出对船舶开展有关MPEC.187(59)决议履约检查的要点及相应缺陷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18日,3名珠海港口国监督(PSC)检查官对一艘2010年12月13日安放龙骨、总吨为56326的油船进行了检查。检查油水分离器时,发现型号为FOCAS-1800的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取样管路上装设有两个阀,其中一个阀为截止阀,安装在油水分离器出口垂直管路上;另一个阀为三通阀(一路从取样管路进入舱底水报警装置,另一路从舱底水报警装置通往放残管路),安装在15ppm舱底水报警装置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蔚蓝的海洋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各个国家、地区、船级社和海事组织对船舶含油污水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多数船舶采用油水分离装置来处理舱底水,使其达到国际海事组织MEPC.107(49)规定的要求.探讨了通过舱底水澄清舱结构和管路布置的优化设计,利用油轻于水的物理特性对含油舱底水进行预处理,减轻油水分离装置的工作负荷,减少能耗,优化处理效率,降低排放水中的含油量.  相似文献   

8.
连中 《航海技术》2006,(3):68-69
随着海洋运输的发展,由于设备管理不善和操作不当导致超标排放,海洋油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资料都表明,海洋油污染中船舶污染占90%以上,因此必须加强检验船上防污设备的技术状况。检验机舱油水分离设备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船舶机舱舱底水,主要来自船舶机舱处所内燃料油和润滑油和水,包括机器、管路和阀的泄漏,检修时  相似文献   

9.
1.前言机舱舱底水混有各种漏油,在无条件地向船外排放时,就成为海面的污染源。为了防止它,根据船舶的有关法令,必须设置油水分离器。此外,为极力减少油轮的洗舱水或压舱水排放时流出的油分,可采取各种手段,其中之一应考虑设置大型的油水分离器。最近,已在这方面作正式的研究。上述船用油水分离器可分为舱底水油分离器和油轮用的大容量油水分离器。人们之所以把油水分离器看作为个问题,是由近十年来众述纷云的油污公害问题引起的。而且,对油水分离器的要求条件也是在每年变化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油水分离器业已有许多产品在市场上出  相似文献   

10.
文中阐述了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的运行、管理现状,为防止船舶舱底水随意排放造成海洋污染,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的船用油水分离器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油水分离器的运行情况,并将记录数据送入上位机存储,便于PSC检查,从而有效地控制舱底水的蓄意排放。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0,33(6):13-13
<正>1.对水环境的污染(1)油类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废船拆船生产过程中,油舱、机舱、油箱、油柜、油管、液压系统中剩余和残存的原油、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其他油料,以及含油压载水、舱底水、洗  相似文献   

12.
机舱含油污水,多年依靠常规的两级油水分离器使排出水含油低于15 ppm。近年来,船舶燃、润油广泛使用多种添加剂,机舱含油污水中含有更多性能相对稳定的化学乳化油,因而靠常规的二级油水分离器分离难度增大,分离效果变差。国际海事组织意识到超标排放的可能性、普遍性和严重性,第49次环保会通过了MEPC.107(49)决议《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3.
王保红 《珠江水运》2011,(14):42-45
机舱含油舱底污水是机舱中机器(主机和辅机)和设备及管路在船舶营运中泄漏的燃料油、润滑油、淡水、海水等混合在一起的油污水。据统计,一艘船舶每年排放的机舱舱底污水量约是其总吨位的10%,全世界每年随机舱舱底水排入海洋的油类,多达几十万吨。更为严峻的是部分船公司和船员素质不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差,在船舶营运期间将机舱舱底水通过各种非法途径直接排放入海。在2010年南京海事局开展的船舶防污染专项检查当中,一共立案查处了16艘船舶,尤其是国内沿海航行船舶航行途中非法排污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中主要集中在维护保养较差的船舶和老龄船舶。本文对船舶机舱一些常见的非法排污形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徐红儿 《世界海运》2008,31(3):38-40
介绍船舶防污设备检查的要领并结合防污检查中发现的实际违章排污行为,分析船舶违章排放油污水的几种可能情况,提出检查机舱舱底水管系的方法和改善海洋环境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业界广泛使用的多种形式船舶机舱舱底水分离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结合典型实例从设计原理和效用试验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采取该种方式设计的分离器不符合MARPOL本质要求,综合考虑近年来在港口国监督和船舶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分离器典型缺陷,针对此缺陷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船舶防污设备检查的要领并结合防污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排污行为分析了船舶违章排放油污水的几种可能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机舱舱底水管系检查的方法和改善海洋环境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连柏 《中国船检》2012,(12):98-100
某轮第19航次,从美国的费城空放俄罗斯圣彼得堡受载,2001年12月30日航经丹麦海峡。12:30时,船舶出现瞬间抖动,船长下令立即停车并马上组织船员检查机舱、甲板有关部位及测量油水舱,未发现异常故继续航行。次日2:30时,机舱发现含油水舱高位报警及管子弄内有重油,立即进行清理并查找漏油原因,发现管子弄有多处不同程度的变形,第2左重油舱有油漏出,随即报告船公司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8.
船舶舱底水系统是船舶的主要系统之一,能够:在应急破舱情况时排水抗沉[1],被称为主舱底系统;在船舶平时营运工况下收集船舶机械处所各种机器泄漏或管路破损产生的含油污水,并经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舷外,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被称为常规日用舱底水系统(以下简称"日常舱底系统")。  相似文献   

19.
内河船舶轮机常见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觉明 《江苏船舶》2006,23(5):23-24
介绍了船舶检验中轮机方面存在机舱防火分隔、机舱出入口、贮油舱柜、日用燃油柜、水密舱的透气管、动力管系的连接等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某轮焚烧炉废油柜油渣泄放管路系统由于施工质量、船员非规范操作和原设计缺陷等方面原因,导致焚烧炉废油柜泄放的污油水经滑油舱透气集管,倒流入艉管滑油循环舱、滑油储存舱和滑油沉淀柜,造成滑油乳化的事故,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