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李常宁 《上海铁道科技》2012,(1):117-118,82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铁车站钢结构无柱雨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雨棚钢结构的防腐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车站,其中作为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站台柱雨棚也是形式多样.图1、图2为北京南站和天津站站型图. 随着轻型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乘车环境要求的提高,我国铁路客站站台雨棚结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混凝土结构到钢结构,从单一的分离式结构到综合式覆盖结构,从重型结构到轻型结构,从小跨度结构到大跨度结构,从站台有柱结构到无柱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磁浮功能件是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中轨道梁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磁浮列车实现电磁力传递、支撑、导向和牵引功能的关键部件之一.如何使其达到设计使用寿命40年(按金属热喷涂工艺规定的使用寿命)和免维护的长效防腐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列车正常运营的影响,一直是高速磁浮交通建设中深受关注的内容之一.以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为例,介绍了电孤喷涂金属复合涂层防腐体系及其功能件涂装与特点,并对功能件防腐体系的设计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一个完整的长效防腐体系主要根据需保护构筑物的腐蚀环境、建设使用工况及重要程度而进行设计.对类似结构件的长效防腐体系设计与实施的主体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胡海天  刘伯奇  赵鑫 《铁道建筑》2023,(4):94-98+103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1 300余座现代化铁路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呈现出造型新颖、结构庞大、受力状态复杂、人员聚集、运营维护要求高等特点。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高速铁路客站逐渐出现了材料老化、构件损伤、性能劣化等现象。近年来,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陆续组织开展了以排查客站钢结构风险为主要目标的第三方检测工作。本文基于高速铁路客站建筑钢结构检测的工作实践,从检测项目开展情况、检测流程、参考标准等方面总结检测工作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以站房屋盖、雨棚为例,介绍了检测工作中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建铁路阜阳至六安线霍邱客站钢结构雨棚工程加工制作的过程。对站台雨棚铜管立柱的对接焊缝焊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选取三组焊接工艺技术参数进行对比施焊试验,分析产生焊缝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整治措施。通过无损检测得出质量优劣评定结果,从而确定了适宜的焊接工艺技术参数,确保雨棚铜管柱焊接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简述我国铁路站房站台雨棚的发展历程。随着西部铁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架站站房,桥式车站轻型站台雨棚便应运而生。针对桥式车站轻型站台雨棚特殊的边界条件,讨论雨棚风荷载、列车风及地震作用的合理计算方式,并给出合理取值建议;作为桥上结构,提出整体式雨棚柱柱脚构造,既方便雨棚柱后期的安装,又保证雨棚柱柱脚的嵌固刚度;通过优化屋面檩条体系、细化单层压型钢板屋面构造及大样,有效地提升了桥式车站轻型站台雨棚的美观和安全性,对推动铁路站台有柱雨棚标准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铁路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大跨空间钢结构在铁路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铁路公共建筑中(以候车楼、站台雨棚为代表).钢结构已成为建筑主体结构的主要形式。这些钢结构体系呈现出大体量、大跨度、结构形式新颖的特点,不仅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竣工交付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也是使用单位面对的新问题。本文就上海南站和南京站主站房及无柱雨棚钢结构及围护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梳理了我国高速铁路客站雨棚围护结构的建设历程。通过调查统计四十余座高速铁路客站雨棚围护结构形式,发现360°咬合连接(固定支架)、270°咬合连接(固定支架)是主要的连接方式,且镀铝锌彩钢板应用占比最高,达到81%。统计了房建设施主要病害类型和占比,发现围护结构部件松脱占比最高,在46.67%~67.86%。受风致振动、车致振动影响明显时,应对围护结构体系进行现场动力检测。通过对比各国振动响应标准,提出了建议参考标准,并在京广高速铁路一车站雨棚围护结构现场检测中进行了应用,为发现潜在松脱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客运站的大量投入使用,大量钢结构站台雨棚也应运而生,也带来了运营使用期如何对屋面进行维修保养的问题,结合合肥房建段负责的钢结构站台雨棚情况,在分析几种雨棚屋面连接形式的情况下,对雨棚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维修存在的问题和维修需建立完善的制度进行分析,以加强雨棚维修的效率,确保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的腐蚀病害是钢结构桥梁常见病害,防腐涂装技术是目前解决钢桥腐蚀的主要措施。钢桥的防腐涂装是高空作业,施工技术和工艺对涂装质量影响较大。东营胜利黄河大桥主桥桥塔呈H形,总高69.6 m,桥塔外侧为钢结构,内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塔柱为有索区,中下塔柱为无索区。因桥梁运营时间较长,且受自然环境影响,主塔表面原涂装脱落和锈蚀严重,影响桥塔结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需对桥塔重新进行防腐处理。本文依托东营胜利黄河大桥主塔防腐涂装工程,为保证桥塔防腐涂装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性,结合桥塔结构特征和所处地理环境,系统总结防腐涂装施工关键工艺,设计出一种封闭的涂装施工平台以减少恶劣天气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桥塔防腐涂装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可为同类高空防腐涂装作业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桥上无缝道岔轨下基础“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道床板、底座纵连式道岔板5种无砟轨道结构。建立桥上3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无缝道岔模型,提出计算参数,分析3种无砟轨道结构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影响,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无缝道岔与桥梁的纵向相互作用力较小,是一种受力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驼峰超速连挂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驼峰超速连挂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对事故有重要影响的线路、调速设备和车辆等因素,考虑到贝叶斯网络能较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可以双向推理的特点,建立驼峰超速连挂事故树,并将其转化成贝叶斯网络,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超速连挂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线路纵断面、调速设备制动能力以及新型重载车辆三方面。进一步考虑新型重载车辆的共因失效问题,建立贝叶斯共因失效混合网络,计算并分析新型重载车辆对超速连挂事故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既有驼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遮挡是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检测、跟踪和识别时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之间的遮挡,以车辆常用的矩形模板为先验知识,首先对存在车辆遮挡的连通区域提取边缘轮廓,然后获取轮廓上的4类特征拐点,最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轮廓特征拐点的车辆分离算法,将相互遮挡的车辆分离开来,便于后续对车辆的跟踪、匹配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存在的问题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系统仿真、负荷预测、能量管理、故障诊断、系统辨识控制等方面的优势,综述了ANN在暖通空调(HVAC)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阐述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研究领域引入ANN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高寒地区机车的运用状况,指出电力机车在低温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机车的低温试验、关键部件、相关材料以及防寒加热等方面,提出电力机车防寒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事故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新县中越地区于2004年10月23日发生里氏6.8级浅层直下型地震,地震引起线路剧烈横向晃动和上下起伏震动,导致列车脱轨。在新干线沿线加大地震早期检测预报系统布设密度,研究新的地震波检测方法以及地震预报技术和装置。研究和试验L型防脱轨护轮轨,并对鱼尾板进行加厚改造。在转向架上安装振动加速度检测仪,提高制动反应速度。在转向架轴箱下面安装反L型车辆导向装置,车辆脱轨后,导向装置会钩住钢轨,防止车辆过远偏离轨道溜逸。用厚钢板包覆桥墩、向桥裂缝灌注树脂和用碳纤维布等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通过对列车脱轨事故分析和采取的对策,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通过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信息,为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提供依据,为预防隧道塌方、突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等事故及时提供信息,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本文以作者在八盘岭隧道和长梁山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着重介绍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我国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的长大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的重大意义。研究结果:本文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地质超前预报目的及内容、预报的各种方法、预报成果的输出形式和方式、预报时间安排和过程、探讨和研究的结论等,侧重介绍了地质超前预报的各种方法。研究结论: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纳入施工工序,可以指导施工,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杜剑 《铁道货运》2009,(2):12-13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数字化铁路和理念,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铁路信息化的关系,最后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设施及资产的管理,物流与客流的监控,客货运营销以及运输安全与救援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家乡技术的列车移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移动列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为乘客提供高速无缝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的问题,本文对列车移动网络的自身特征以及所处无线网络环境进行分析,并建立一种基于多家乡技术的列车移动网络系统.构建具有多种无线外部接口和有线/无线内部接口的移动路由器,通过策略配置和网络状态实时监测,实现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外部无线接口上进行流量分配和负载均衡的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自主选举方式的最佳移动路由器推举方法,通过分布式的协议消息交互推举出最佳移动路由器,保证了多个移动路由器的有效协同工作.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列车移动网络的总体可用带宽,降低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数据传输速率抖动,增强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