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国ICE动力转向架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地介绍了ICE动力转向架的结构,并对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归纳了该转向架的特点,ICE动力转向架的成功结构,可对我国高速动力车的研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源制电力调车机车转向架悬挂系统可采用一系软二系硬方案或一系硬二系软方案。通过对这2种方案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调车机车的运营工况,确定双源制调车机车转向架宜采用一系软二系硬的方案;同时就二系弹簧横向和纵向2种布置方式对转向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由于二系簧横向布置对转向架性能有利,因此,确定双源制调车机车二系弹簧采用横向布置的方式;最后对各牵引装置在双源制调车机车转向架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端部斜牵引杆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介绍了270km/h动力车转向架驱动制动单元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悬挂方式,对转向架运行过程中单元的运动情况作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分析表明这种新型驱动方式在实现牵引电机半体悬的同时,能够满足高速动力车转向架运动关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株洲电力机车厂继开发研制出我国首批DJ型交流传动通用型客运电力机车后,又运用国内先进设计和国内首创技术,开发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适用城际间高速客运的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动力车——DJJ_1型动力车。这标志着我国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动力车制造技术已走向成熟。 该车在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适应每小时300公里的高速流线型车头、超轻量化车体结构、小轮径全悬挂高速转向架,以及集成化空  相似文献   

5.
龚积球 《机车电传动》1994,(3):29-32,42
本文针对我国铁路发展高速列车(Vmax=250km/h或以上)的关键部件──驱动转向架的研制,对德国ICE驱动向架的性能作一简要分析。文中提出了对高速驱动转向架的性能要求,阐述了ICE驱动转向转为满足高速运行所采取的结构措施,其中着重对驱动制动单元的向质量转换作了说明,供同行们地国外高速铁公路技术的吸收消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速万向轴传动式动力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ILSA程序,对万向轴传动式高速动力车进行了运动稳定性分析。采用美国AAR的NUCARS程序和德国的MEDYNA程序,分析了动力车的非线性动态曲线通过,非线性时域垂向和横向响应,以及频域垂向横向响应等动力学性能。确定了万向轴传动式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悬挂参数,并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方便了制造,有效地配合了转向架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转向架固定轴距数值,中央悬挂装置结构与悬挂形式和转向架牵引装置结构方案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我国高速客车转向架设计问题。参照国内外高速客车转向架的结构参数及实践经验,建议我国的高速客车采用固定轴距为2500mm,带侧滚减振装置的空气弹,节点的中央单拉杆式牵引装置的转向架。文中列举了日本等六国高速客车转向架的主要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我国重载牵引机车转向架的设计水平,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2B0轴式HXDl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动力学模型.通过比较二系悬挂纵向和横向布置方式、二系横向减振器布置位置、车体质心垂向距离和转动惯量的机车动力学性能以及牵引点高度对粘着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说明HXDI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转向架设计采用二系悬挂横向布置的方式,可以减小二系簧最大横向变形量;二系横向减振器布置在端梁处,可以降低轮轴横向力;牵引杆倾斜布置可以获得较高的粘着利用率;降低车体质心高度对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略有利;增加车体长度和转动惯量,可以显著改善机车平稳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高速动力车转向架采用空气弹簧悬挂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高速车空气弹簧装置的结构特征和有关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Monse.  D 《国外铁道车辆》2000,37(5):1-7
9 一系悬挂转向架 一系悬挂转向架也叫做轴箱弹簧转向架,通常是作为提供给特种运用服务的优质转向架。在这种型式转向架上,其主弹簧和阻尼是装在轮轴系统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因而垂向和横向弹簧挠度和阻尼与最小的簧下重量一起就直接作用于转向架轮对运动。随之带来优良的垂向和横向运行品质,以及高速蛇行稳定性和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提供的这种基本结构是在运用于欧洲的转向架系列结构基础上设计的,在最新专门设计中,还结合了摆吊式横动和迫导向功能。图18为一种迫导向径向转向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动力车转向架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并从驱动制动单元、轴箱、牵引装置、轮对、构架及一、二系悬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试验情况,指出,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传动装置的润滑、密封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精确计算串联橡胶垫的高圆钢弹簧各向刚度参数,现以出口斯里兰卡内燃动车组动力车转向架二系悬挂元件为例,运用有限元法对橡胶垫与高圆弹簧串联系统的各向刚度进行分析,将该分析结果与公式法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并且对串联系统的横向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串联系统的倾覆稳定性的工作值小于临界值,且通过横向大位移稳定性试验和列车线路运行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现有复合弹簧悬挂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刚度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对高圆簧一端串联回式橡胶弹簧悬挂系统的计算精度较高;对高圆簧一端或两端串联圆柱形橡胶弹簧的计算精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复弹簧系统临界载荷计算公式中修正系数1.25选得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ABB—HENSCHEL通用高速径向调节转向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高速内燃和电力机车、动车发展的要求,开发了ABB-HENSCHEL通用高速径向调节转向架,文中介绍了对种转向架提出的要求、技术性能、结果原理、制动装置、新颖的集成式总体牵引驱动装置和悬挂装置的结构、径向调节装置的设计以及对转向架测试的结果。这种转向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更高速度等级动车组转向架的簧间大质量部件(牵引电机)振动解耦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牵引电机的横向悬挂刚度和阻尼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让牵引电机和构架在横向方向解耦到一定程度,即适当降低牵引电机的横向悬挂刚度和阻尼,可提高转向架的蛇行临界速度。为达到较高蛇行临界速度所需的横向悬挂刚度和阻尼,提出了一种高速转向架牵引电机横向解耦弹性架悬机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将电机的横向悬挂刚度降低至0.34 MN/m,可实现电机与构架的横向低刚度解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高速动力车原型转向架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列出了原型转向架的特性参数。分析了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转向架技术的途径,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以及发展我国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三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文中指出,研制原型转向架是为了消化、吸收、借鉴国外成熟技术,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和培养人才。随后的任务是进一步研究国外各型机车转向架的适用技术、参数和结构,研制、开发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技术基础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适用于高速转向架悬挂系统故障检测的国内某型高速动车组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在不同速度条件下一系垂向减振器、二系空气弹簧、二系抗蛇行减振器失效时整车不同部位表现出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对车体不同部位及前后转向架动态响应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转向架悬挂部件故障与整车系统响应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分别针对一系垂向减振器、二系空气弹簧、抗蛇行减振器失效敏感的故障特征因子,从而对悬挂部件故障进行检测与定位。  相似文献   

18.
为研发我国8轴机车作准备,本文建立了均衡梁式2Bo--2Bo轴式机车轴重转移分析模型,研究了牵引高度、轴距和一、二系刚度及二系圆簧纵向布置对黏着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牵引高度对黏着利用率的影响很大,如何降低牵引高度是8轴机车提高黏着利用率的重要任务。转向架中心距与轴距对黏着利用率的影响很小,轴距的确定主要应考虑机车的动力学性能。二系圆簧的纵向布置对黏着利用率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随刚度增减的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9.
高速动力车转向架构架、车轴、车轮、轴箱、电机、万向轴、齿轮箱等是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主要关键部件。为了完成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设计任务,使高速动车车转向架设计得既轻巧又结实,必须对这些主要关键部件进行较精确的强度计算。本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对高速万向轴式动力车转向架的这些部件做了较详细的强度计算,得到了这些部件的应力场分布和安全系数。根据计算所做的强度校核,为高速万向轴式动力车转向架的  相似文献   

20.
并联高挠圆簧两端串联橡胶弹簧系统水平方向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高挠圆簧的工作应力和组合弹簧系统的水平方向刚度值,铁道机车车辆转向架二系弹簧悬挂系统采用并联高挠圆簧两端串联橡胶弹簧结构。基于经典弹簧水平方向刚度分析理论,建立了高挠圆簧和橡胶弹簧的力和力矩与线位移和角位移关系式,导出了并联高挠圆簧两端串联橡胶弹簧的水平方向刚度分析的直接计算方法,为此类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