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是国际上先进的一种试验研究手段.面对中国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并重的发展形势,为了适应大交通量和重载交通时代的来临,采用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方法是提高对沥青路面变化规律的认识,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的适用性验证和评价,提高中国公路路面耐久性的一个关键技术手段.足尺环道建设在中国公路技术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环道建设必须具备实用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充分征求全国各省区市意见的基础上,借鉴全球已建成环道的建设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RLWT车辙仪评价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RLWT车辙仪在美国NCAT环道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某高速公路车辙进行试验分析,评价不同车辙深度路段路面各层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以及沥青路面综合抗车辙性能、车辙进一步发展趋势。根据实验结果对比情况,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LWT车辙仪可以有效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进行评价及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应用分析也可为RLWT车辙仪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之窗     
《上海公路》2012,(3):6-9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路面试验环道"工可获批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申请的"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建设工程"项目工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有望填补我国对不同路面结构使用性能长期对比验证手段不足的空白。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不仅可以模拟同等条件下不同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准确把握路面在交通荷载与自然环境气候综合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完善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等规范,同时也可以实现实验数据共享,指导全国的公路建设与养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切实提升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通过总结江苏省过往20余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和使用经验,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围绕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20 a寿命的建设目标,对江苏省廿年沥青路面技术框架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历年路况、交通等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沥青路面建设存在使用性能、设计理论、材料以及信息化管控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建设需求;基于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指南及手册,调研了国内外沥青路面"寿命"定义和道路寿命终止判据,进而从适用交通水平、服役状态以及养护维修等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廿年路面的基本内涵,并明确了廿年路面设计宗旨为"沥青路面各项结构性能、路表功能的均衡设计以及各层位的按需分层寿命设计",提出了一种路面结构"性能均衡、寿命协调"的设计理念;基于理论分析、现场检测、室内试验、模型搭建、工程应用、跟踪反馈等综合性技术手段,从关键控制指标、路面结构优化、材料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以及标准编制等方面,建立了江苏省廿年沥青路面技术框架,明确了廿年路面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魏强  丛林  于露 《上海公路》2013,(4):11-14
我国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飞速,早期建成的隧道路面建设以水泥路面为主,近些年来,隧道路面形式采用沥青隧道路面居多.为了对新建沥青路面进行深入了解,本次对西部山区隧道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了几条高速公路的事故情况与隧道路面的使用性能情况,并对其进行后评估,发现了沥青路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引进和吸收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ASHTO和永久性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几种设计方法的比较,提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解决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不足,全面提升公路建设质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雨天行车的安全问题及隧道内的噪音问题,六武高速公路在隧道的进出口及隧道内部采用排水性沥青路面。本文从原材料的选择和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试验段检测和路面运营后的观察,系统地对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六武高速公路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属于高速公路整体建设的一部份,其路面施工时间往往只能在主线施工完成后的很短时间内完成,而连接线路面长期的行车性能、维护方式、维护成本更是影响着高速公路主线的运营。针对于此,本文尝试使用新型薄型沥青路面为高速公路连接线路面,简述新型薄型沥青路面的特点及优势,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了新型薄型沥青路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型薄型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以后公路工程建设,有利于节约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上海公路》2006,(3):44-46
从1989年京石高速公路半幅48km建成通车,到2003年底,河北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81km,其中98%以上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大体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不断完善,路面的结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仍旧存在行车道车辙,路面开裂等早期破损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从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实践经验出发,结合省外路面技术的最新发展,对进一步提高全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绝大多数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采用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存在许多不足,不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了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国际上多种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上的使用现状,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包括柔性基层、组合式基层在内的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情况。最后建议对沥青路面的设计进行完善,明确其适用范围,应推广采用组合式基层、柔性基层等其它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的车辙是当前主要的路面结构破坏形式之一。通过对广肇(广州—肇庆)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调查,结合现场检测及室内试验,从路面基层强度、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变异性、沥青面层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广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成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中存在的线弹性层状体系假设无法描述材料非线性特性以及结构层模量取值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寻找更加符合路面结构非线性服役行为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将材料非线性与层状体系相结合,研究3种典型路面材料模量依赖模型,建立材料模量与结构模量跨越的联系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非线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当量计算方法,并通过足尺环道实测应变结果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材料非线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当量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足尺环道实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方法可靠、合理,可以作为沥青路面非线性分析的一种计算手段;基于材料非线性原理构建的沥青混合料、半刚性材料和路基土的模量依赖模型,可以用于表征路面结构计算中的材料非线性特性;采用Mises等效应力可作为室内单一应力状态和现场复杂应力状态的联系机制,以协调室内试验模式和现场实际受力状态;当路面结构形式、荷载与环境条件确定时,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具有唯一性。所提出的当量计算方法一方面获得了一种确定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取值的有效技术途径,另一方面改进了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非线性沥青路面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结构利用技术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量将越来越大,而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中,旧路面结构是否利用及如何利用往往关系到路面改造的效果。开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中老路面结构评价及取舍体系研究,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利用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中老路面结构取舍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以半刚性基层为主,结构类型比较单一,为使路面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寻找更加适合于江苏省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评价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主要根据近年来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所铺筑的组合式基层路面,对其弯沉、破损率、车辙等路面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各路段组合式基层弯沉、破损状况、路面整体车辙状况都相对较小。整体而言,能够满足现阶段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量对路面承载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宁夏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都不断提升,2011年底,宁夏高速公路突破1300公里,数量和规模在提升的同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成为路面施工的重要问题。加强宁夏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延长沥青路面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宁夏公路技术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不同路面状况、不同季节条件下沥青路面的渗水情况,在京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做了大量渗水试验。文章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路面状况下,沥青路面渗水系数在一个季节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并验证了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有效减小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从而降低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201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km,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3.65万km,未来5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5万km[1]。高速公路大部分为沥青路面,随着人们对路面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未来新建以及大规模的改扩建公路路面结构类型的首选也都将是沥青路面。沥青含量是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路面结构、路面压实、施工组织、试验方法和路面材料几方面,分析了2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通过近几年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何控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关键指标的临界范围是确定路面所处状态、选择路面养护时机的关键参数。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沥青路面实践,探讨并明确路面使用性能关键指标如路面状况指数(PCI)、平整度指数(IRI)、路面车辙(RD)、横向力系数(SFC)等的临界值范围,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选择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