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据按照最新公布的《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1.9万km高等级航道,内河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4万km;内河货运量达到30亿t以上。一些关键的"瓶颈"河段将得到有效治理。据统计",十二五"前两年内河水运建设中央投资达180亿元。纳入《"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88个项目中有50个已经开工,长江沿江亿t大港达到8个。  相似文献   

2.
<正>据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十二五"期,内河航道被列为建设重点,将建成1.3万km国家高等级航道(到2020年将达到1.9万km),西江航运干  相似文献   

3.
王亚武 《中国港口》2011,(10):14-15,21
<正>2010年中国内河货运量完成17亿t,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内河水运发展目标,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将达到30亿t以上,建成1.9万km国家高等级航道,长江干线航道得到系统治理,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外开放的通道和优势产业集聚的依托。因此,随着国家对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力度的增加和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内河港口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内河港口建设能否适应这一发展需求,能否促进综合运输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从不久前贵州省发布的"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中获悉,贵州将从明年起开展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打通"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水路"大动脉"。到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00 km以上,水运能力达2 000万t以上,港口码头吞吐能力突破3 000万t。未来几年,将推进乌江、红水河航道规划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打通贵州"北入长江、南下珠江",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两条出省水运主通道。同时将  相似文献   

5.
林应雄 《港口科技》2009,(10):43-44
中国港口被誉为“中国之窗”,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都是通过港口完成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沿海港口基本建成煤、矿、油、箱、粮五大运输系统。具备靠泊载卸30万t级散货船、35万t级油船、1万TEU集装箱船的能力,内河航道基本形成“两横一纵两网”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水运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海事》2011,(4):76-76
根据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十二五”期间,内河航道被列为建设重点,将建成1.3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到2020年将达1.9万公里。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水运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到2010年,沿海港口新增深水泊位639个,新增年吞吐能力21亿吨,港口适应度接近1∶1;全国内河将增加三级及以上航道2000公里,增加四级航道1800公里,新增港口泊位340个,新增年吞吐能力6400万吨,内河高等级航道总里程力争  相似文献   

8.
任忠 《中国水运》2003,(6):30-31
浙江省拥有内河航道1 049条,总长10 400km,是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8%左右,位居江苏、广东之后,列全国第三位.根据今年全省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上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浙江省将建成四级以上航道1 000 km,航道布局将更为合理、完善,"水运强省"的梦想正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数据     
《中国海事》2014,(3):3-3
12.58万公里 2013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2.5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21万公里;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到1914个;全国民航机场达到193个;全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2333公里.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水域的基本概况1.我国水域是由内河水域和沿海海域构成,内河水域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沿海海域包括内水和领海海域。我国内河水域面积约17.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不含海域)的1.8%。其中主要江、河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39%;湖泊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42.2%;全国建成的水库8.5万多座,总面积约2万km2。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2011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万km,位居世界第一。共有生产运营码头泊位2643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40个。内河运输船舶数量达16.58万艘,完成货物吞吐量36.81亿t。我国海岸线总长度3.2万余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余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国家将投入43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并把建设畅通的高等级航道、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放在了各项任务的首要位置。3月,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工程在长江、西江、京杭运河同时启动,全面拉开我国系统治理长江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嘉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部,境内河流密布,全市内河航道总里程达2000公里,占浙江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0%;拥有定级航道224条,其中达到五级以上标准的航道有300多公里。从1992年的大堵航到目前高等级航道网初步形成,嘉兴市航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过去管理基  相似文献   

13.
内河资源经过治理才能真正为内河运输服务。我国内河航道由80年代的局部治理,发展到90年代的全面和有计划的建设,2002年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其中300吨级以上航道达到23510公里,1000吨级以上8222公里;长江、黑龙江和松花江干线航道可全线通航1000吨级驳船;京杭运河苏南段建成全国样板航道,恢复了南北水运大动脉的作用,运量超过2亿吨;2002年年底内河船队规模15.6万艘、1720万载重吨,船舶继续保持大型化、标准化发展趋势;西江、湘江、嘉陵江航电结合的尝试,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内河水运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内河航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6,(1):29-29
洋山港的集装箱如何进出内陆?除了东海大桥连接的陆上公路,今后还可取道申城四通八达的内河水道。到2010年,一个高等级的“水上高速公路”——集装箱航道网络将在申城初步建成,条条申城内河航道将对接洋山港。  相似文献   

15.
一、交通基础设施1.公路2.内河航道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继续增加,等级航道所占比重提高。2007年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495km,比上年末增加107km。其中,等级航道61197km,占总里程的49.6%,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上航道8822km,占总里程的7.1%,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五级及以上航  相似文献   

16.
<正>一、交通基础设施1.公路2.内河航道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继续增加,等级航道所占比重提高。2007年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495km,比上年末增加107km。其中,等级航道61197km,占总里程的49.6%,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上航道8822km,占总里程的7.1%,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五级及以上航  相似文献   

17.
《水运工程》2006,(6):40-40
近日,江苏连云港市内河航道网规划中间成果通过审查。这一规划方案充分依据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和物流等规划,目标是建成以三、四级高等级航道为主,以五、六级航道为辅,与连云港港口“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相匹配、与连云港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综合运输网横向相协调的航道网络。到2010年,连云港将形成以盐河为主轴线,保证纵向横向都有高等级航道贯通的航道体系:到2015年,进一步增强纵向横向高等级航道贯通能力,建成与“一体两翼”综合节点(六大港池)相配套的疏港航道,改善连云港港区水运疏运能力;到2020年,进一步优化航道线路,全面建成现代化的航道网络。  相似文献   

18.
广西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概况广西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非常适合水运的发展。全区河流总长约4.3万公里,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10条,拥有内河通航航道里程6074公里,其中规划Ⅳ级和Ⅳ级以上的国家高等级航道2399公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航运按照国家"两横一纵两网"航运干线规划,开展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由西江水运干线和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水运通道构成的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已初具规模。一是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2万km,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万km,跃居世界首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1万km,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 317个,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但中国却不是交通强国,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  相似文献   

20.
信息     
朱杰 《珠江水运》2010,(12):90-91
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 本刊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珠江片区内河水运专题座谈会上获悉,“十一五”末,包括16条航道的“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珠三角形成海轮进江、江海联运的运输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