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大连造船厂将建造3艘44000吨级油船1992年底,大连造船厂为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建造3艘44000吨级成品油船的合同签订。至此,该厂已手持国内外船舶建造订单11艘、48万载重吨,使“八五”期间工厂船舶建造订单基本订满。44000吨级成品油船是大连造船厂与大连船研所共同开发的新产品,曾先后为瑞典、挪威、丹麦共建造了3艘同类型船舶,全部交工投入营运后,用户对船舶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有很高的评价。在这个背景下,大连远洋运输公司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程》2011,(2):91-92
沈闻孙(1930-),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是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专家,50多年来在船舶设计工作中做出很多贡献。沈闻孙先生长期从事船舶设计工作,曾参与我国第一艘出口船2.7万吨级散货船、11.8万吨级穿梭油船等6种船型的设计与建造。90年代起在大连造船新厂负责设计工作。他为工厂开发设计9.8万吨级成品油轮,双壳体船型.为国内首创,共建造3艘;1991年主持设计15万吨级散货轮;共建造7艘,使我国造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主持设计5.2万吨级多用途集装箱货轮,共建造9艘,在造船技术上又迈上了新的水平;1994年又负责设计15万吨级油轮,共建造3艘;1995年设计了11万吨级成品油轮,打入希腊、丹麦市场。以上5种船型,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高,都是无人机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船舶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3.
《船艇》2007,(8B):36-36
8月2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第10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中远川崎52”号轮顺利下水。这是中远川崎在南通成立以来安全出坞的第46艘大型船舶,也是该公司今年建造下水的第3艘30万吨级油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胡传治六月二十六日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参加2700箱集装箱船下水仪式后,在该厂举行记者招待会,郑重宣布,从1979年至1988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建造各种船舶566万吨,其中170万吨为各类出口船舶。我国已经掌握英、美、法、德、挪、日等六大国际性船级社的验船规范。已经能够独立设计从一般运输船舶到多用途集装箱船、大型冷藏船、冷风集装箱船、三用工作船、成品油船和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及海上石油平台。通过专利技术引进,我国已经能独立制造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机型主机。  相似文献   

5.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新船重工),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国内首家建造10万吨级、30万吨级大型和超大型船舶的出口基地企业。建厂以来13年间先后为挪威、美国、比利时、希腊、丹麦、伊朗等二十余个国家和中国香港设计建造了5.2万吨至30万吨级和大型海洋工程、石油钻井平台等三十余种六十余艘船舶,特别是近两年来为伊朗设计建造的三十万吨油轮,为中海运设计建造的5668TEU集装箱船,为中海石油公司建造的两型三条  相似文献   

6.
简讯     
沪东造船厂一批30万吨船舶全部完工 42000吨级远洋货船“泰平海”号于今年7月份交船.至此,沪东造船厂为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建造的8艘4万吨级货船,共计30万吨船舶已经全部按期完工,这是该厂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批量的船舶.  相似文献   

7.
11万吨级大型油船通常在船坞建造,若在8万吨级斜船台建造,则存在搭载困难及下水时的安全隐患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模拟建造流程、剖析制约因素、受力计算分析、制作改进辅助工装、制定合理工艺措施,实现一艘11万吨级大型油船在8万吨级斜船台顺利搭载及安全下水,证明在8万吨级斜船台建造11万吨级船舶所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广州海运局订造的4艘60000吨级油船,由大连造船厂和大连造船新厂分别承担建造。最近,正式签订了建造合同。为适应国内外运输的需要,广州海运局“八五”期间更新船舶产品,选用了设计先进、航运安全可靠、能够防止海上污染的新船型。这次订造的4艘60000吨级油船分为单壳体和双壳体两种结构形式。该船主尺度是,总长228.50m、垂线间长219.00m、型宽32.20m、型深19.00m、吃水12.19m。载重量,单壳体设计吃水63030t、结构吃水62000t;双壳  相似文献   

9.
庞大的民营造船基地。灵江水域的16家造船厂均为民营,2009年造船能力将达到120万载重吨。据统计,2008年建造新船下水125艘,70%为万吨级以上船舶,船舶种类多达液化气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沥青船、工程船、多功能拖轮等十余种,现已建成下水最大船舶为3万吨级散货轮。高速发展的造船业,为当地政府解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创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临海市政府把造船业列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时,全球造船厂共建成1700艘船,1980万总吨,相应于1220万吨修正总吨。而预计在1994年到2005年之间,全世界造船业的民用运输船舶(包括油船、散货船、干货船和集装箱船等)的建造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3000艘左右。加上非运货船和部分装货船舶,如渔船、渡船、拖船,供应船和巡逻艇等,其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估计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全球每年将最少建造2000艘新船,  相似文献   

11.
《船艇》2005,(9):25-25
本公司是一家新建符合船检部门考核认可生产技术条件的船舶修造企业。本公司可建造修理3万吨级以下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工程船、金枪鱼钓船等。本公司生产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欢迎国内外朋友光临惠顾,共谋振兴。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产品     
正泰州口岸船舶公司新签4艘GD 3.8万t散货船2017年4月24日,该公司新签4艘GD3.8万t散货船建造合同。此前,口岸船舶与美国船东签约建造的15艘GD 3.8万t散货船已顺利交付9艘,剩余船舶也将在今后几个月内陆续交付。近年来,口岸船舶公司多种措施并举,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产品转型升级步伐,新签船舶订单22艘,包括化学品船、集装箱船、远洋渔船、油船、客滚船和客船等。  相似文献   

13.
《广东造船》2007,(1):58-58
广船国际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是国内最大的灵便型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制造公司,并已进入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高技术含量船舶市场。广船国际拥有一座4万吨级、两座6万吨级造船船台和一座5万吨级船坞,造船码头岸线1466m,可设计建造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的6万DWT以下的各种船舶。目前,年造船能力超过38万DWT,年产万吨级船舶超过10艘。  相似文献   

14.
丹尼 《集装箱化》1994,(7):13-14,25
全世界的全冷藏集装箱船总共不到20艘总载箱能力仅1万TEU左右。绝大部分冷藏集装箱由以下3种船舶运输:(1)其它集装箱船(其中一部分设置冷藏箱插座);(2)半冷藏集装箱船(有一个或几个冷藏货舱);(3)大型冷藏货船(舱内装托盘化的冷藏货.舱面装冷藏箱)。  相似文献   

15.
资讯篇     
综述一季度船舶出口16.43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船舶出口16.43亿美元,同比增长71.3%,其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三种主力船型分别出口37艘、18艘和19艘,金额分别为4.92亿美元、3.13亿美元和3.11亿美元,三种船型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67.8%。一季度出口船舶前五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通中远川崎公司、广州广船国际公司和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新型冷藏/集装箱船船型设计研究”日前在上海通过由船舶总公司组织的验收和评审。适用于运载香蕉、水果、冻肉、集装箱、小汽车及托盘货等多种货物的冷藏/集装箱船是一种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船型。它还是高附加值产品,其价格相当于相同载重量货船的2倍多,而其中设计和计算软件技术的成本约占整个造价的12%。上海船厂数年前曾为国外建造过8艘8000m‘(28.3万fis)的冷藏/集装箱船,而后采取厂所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船…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7日报道,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经日本三井物产介绍,最近与美国海运公司签约,接受两艘6.4万吨级散装货船的订货,总额约为3600万元,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造船出口,每艘建造期限为2年,由上海江南造船厂负责建造。外电认为,中国获得如此大规模船舶出口订单尚属首次,其背景是出口价格占优  相似文献   

18.
邵天骏 《航海》2008,(5):11-13
山市建设全球最大的船厂,聘用造船技术工人近11000名,繁荣时期可达年建造大型船舶近600万载重吨,每年新船完工量可达20艘,取得的营业销售额预计将超过20000亿韩元。船厂规划建设100万吨级巨型造船坞,造船坞长约710米,宽约11.5米,深约18米,相当于一幢五至六层高的大楼,长度近乎于两艘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或巨型油船,属于目前全球最大的造船坞,  相似文献   

19.
船舶技术     
《航海》2007,(3)
首艘中国造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交船4月30日,中国内地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并建造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云浮市船舶建造成绩斐然。船舶建造达到50多艘,较去年翻了一番,总建造运力达10万吨,目前辖区建造的最大船舶达5000吨级。集装箱船、一般干货船、散货船等多种船舶类型已成批量建造,云浮船舶制造业正在朝大型化及批量化方向快速发展。在水运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云浮海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支持、指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