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路堑边坡的坍滑变形,是对铁路施工及运营安全的严重威胁。以某铁路路堑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滑坡工程特征及成因分析,并结合稳定性检算,采用支挡结合地表、地下排水的综合整治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株六铁路复线DK 534 040~ 140新酒店塘滑坡的形成和工程整治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由此得出此类工程地质问题勘测设计和施工处理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以滴水岩滑坡为例,对其环境地质条件、类型、性质,滑坡形成机制,以及在汶川大地震作用下滴水岩滑坡复活变形的机理进行分析。地震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使滑坡体内部发生局部的不利重新组合。为整治滑坡提出了综合措施,保证了工程安全。基于地震与滑坡关系的复杂性,建议针对铁路等国家基础设施酌情提高抗震设防等级。  相似文献   

4.
邱磊  张国虎 《路基工程》2022,(3):200-204
以某铁路区间膨胀土路堑滑坡整治工程为依托,在综合勘探的基础上,对滑坡产生的原因、发展、形成机理及整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当的施工工序、坡体长时间暴露、强降雨是诱发该膨胀性岩土路堑滑坡的主要原因;滑面参数试验值不一定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建议滑坡推力检算采用反算值或经验值;抗滑支挡设计应结合现场滑坡实际情况选用,机械成桩,可有效降低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准格尔露天矿铁路站场滑坡曾于1992年发生,1993年对滑坡进行了整治,到1995年滑块再次复活,直接威胁站场,特别是对滑坡后部的高大建筑物(成品煤仓)造成直接威胁。经专家论证,说勘与方案比选,以抢险工程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水平孔排水,截水盲沟、坡脚反压,地基加固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后,一年多的监测证明滑坡目前已基本趋于稳定,从而避免了滑声二次灾害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李传宝 《路基工程》2013,(2):165-167
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DK438+755~+880段,以桥梁跨越兹坞坑滑坡前缘。为确保工程安全,对滑坡采用抗滑桩进行整治。采用传递系数法获得滑坡推力,通过受力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桩长。目前,抗滑桩已施工完毕。监测结果表明抗滑桩桩顶位移满足规范要求;而滑坡体在雨季保持稳定。事实证明,抗滑桩在合福客专兹坞坑滑坡的治理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六盘水铁路枢纽工程建设中,笔者结合工程勘察与滑坡整治设计实践,论述斜坡软土成因、特征及其工程特性,分析探讨滑坡形成机理及整治措施。并列举典型滑坡实例,总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经验体会,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8.
邹陈 《路基工程》2017,(4):233-237
针对巨型堆积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的现场调查分析,认为其形成机制是岩体发生弯曲拉裂变形,进而以崩塌破坏形式堆积而成,变形影响因素主要是岩土体组成及结构、大气降雨和地下水以及坡体后缘物质的补给。通过堆积体稳定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综合分析其稳定性状态。结合环境地质特征,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治理措施,避免人为扰动引发工程滑坡,保障铁路施工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保高速公路徐村滑坡整治工程介绍,提出滑坡整治应准确查清滑坡成因,充分调查、分析地形地质资料,结合工程特点采用相应工程措施,才能使治理工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线高路堤演变为工程滑坡及整治过程概况的介绍,探讨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从切实加强铁路路基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的角度,对该类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及改进勘察设计、方案取舒的思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涪陵五中后山滑坡成因分析及工程治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涪陵五中后山滑坡为一顺层岩石滑坡,滑坡滑动堵塞了319国道,严重影响到涪陵等地的对外交通,社会影响巨大。设计采用上部清方,下部设置抗滑桩、锚索框架等支挡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很好效果。其成功经验对于城区滑坡的治理,尤其是大型顺层岩石滑坡的治理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隧道洞口山体滑坡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三国 《隧道建设》2006,26(3):73-75
赣龙铁路马蹄经隧道在施工中遇到洞口30m上半断面全部变形垮塌的难题,而且初步方案屡遭失败。经过彻底探明地质情况,确定了滑坡体的存在。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整治方案。介绍了滑坡整治方法。进一步强调隧道工程详细地质勘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23日,成(都)—雅(安)高速公路K1920+416处发生大型滑坡灾害,导致成雅高速公路断道约15天,该滑坡为“软弱基座式”压致拉裂型滑坡。为加快抢险施工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大直径旋挖钢管混凝土桩进行滑坡应急处治。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优化钢管混凝土桩滑坡加固处治方案,并结合工后滑坡地表位移监测,验证了滑坡应急处治工程的有效性,为滑坡应急整治提供一种高效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武水高速公路K41滑坡为一大型切层岩石滑坡,自2009年8月以来,坡体下沉、滑移及坡面开裂等现象日趋加大,呈持续性滑动变形。该滑坡的形成、发展与坡体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系: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是古错落体形成的基础,高边坡开挖产生了较大的临空面,加之连续降雨的影响,使古错落体切断软弱岩层转化为切层岩石滑坡。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及监测资料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滑坡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并对治理工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对公路路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因素和公路建设的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选择滑坡发育阶段、滑坡规模、降雨、河流冲刷、地下水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作为滑坡危险性的主要评价因子,提出了评价因子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并以G316线陕西安康段三处公路滑坡为依托工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6.
西—攀高速公路米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高速公路以路基和桥梁方式从米易古滑坡中前部通过,文章介绍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和特性,通过宏观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力学计算法对稳定性较差的前级次生滑坡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滑坡对在建高速公路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通过对此滑坡治理的成功经验为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宝鸡某古滑坡的现场调查,并结合不同时期的勘察情况,分析了古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和复活机理。运用理正和FLAC3D软件,以3种不同工况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判断古滑坡稳定情况。同时,运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拟模型,预测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和对危险性做出评价,其结果是古滑坡复活体在3种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采取治理措施,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王欢 《路基工程》2015,(2):226-231
拟建杭黄客运专线深奥隧道出口滑坡为典型的崩塌堆积体滑坡。针对此类滑坡,详细论述了滑坡区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基本特征;计算模型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滑坡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崩塌堆积体滑坡基本稳定。为了施工和工程安全,应对滑坡进行加固,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刘继忠  熊晋 《路基工程》2020,(4):193-199
通过现场踏勘与地质勘察,分析了某市政道路滑坡的物质结构特征及变形原因。运用Geo-Slope之Slope/W软件建立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该滑坡欠稳定,在暴雨工况下该滑坡不稳定,亟需工程治理。根据滑坡特征,设计并验算了桩板墙支挡方案,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经过工后监测,该滑坡变形小于设计要求,表明该滑坡体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