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路基参数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路基上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并从应力极值的角度研究路基关键参数对板式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参数对板式和双块式轨道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基床表层厚度和基床表层弹性模量变化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很小;基床底层弹性模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分布,板式轨道轨道板和底座各向应力均有小幅下降,双块式轨道道床板和混凝土支承层纵向最大拉压应力均有较大幅度减小,基床最大压应力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运营初期容易出现支承块边角开裂、掉块等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弹性支承块局部受力模型,分析了道床顶面混凝土高于橡胶套靴帽时,支承块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与道床板顶面碰撞的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当道床顶面与支承块靴帽边缘空隙不足时,支承块所受拉应力为2.55 MPa,容易出现受剪开裂等破损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在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中,用于支承混凝土道床板或轨道板的结构层称为支承层,它具备一定的承力、扩散应力和抗弯能力。在日本,桥梁和路基上的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设计均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德国,路基和短桥(涵)上的无砟轨道支承层设计上采用具有特殊要求的水硬性材料结构,长桥上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合成轨枕式无砟轨道轨枕支承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轨枕受力情况与支承方式有密切关系,为分析合成轨枕最有利的支承方式,结合支承式合成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五种不同轨枕支承方式的钢轨-扣件-合成轨枕-树脂砂浆层-道床板有限元模型,计算出各种支承方式下无砟轨道结构各部件的静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轨枕一侧支承长度为1092mm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支承方式。  相似文献   

5.
罗章波 《隧道建设》2022,42(4):688-694
为解决现有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动态轨距变化量大、轨道几何形位的保持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斜坡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采用静力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钢轨和支承块变形、支承块相对支承块槽的位移以及支承块和道床板的受力状态,研究弹性支承块短侧面的合理坡度; 基于模拟落轴试验,研究斜坡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部件刚度匹配问题。研究表明: 斜坡型弹性支承块对于控制轨道结构变形,改善支承块、橡胶套靴及道床板等轨道结构受力状态更加有利。建议在30 t轴重条件下,弹性支承块短侧面坡度取1∶5~1∶6,套靴刚度取200 kN/mm左右,块下垫板刚度取80 kN/mm左右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路基动应力沿线路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轴重和基床表层模量对路基动应力的影响,为以后重载铁路基床的设计和养护维修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路基面竖向动应力沿线路横向和纵向的分布都不均匀,横向大致呈“M”形。基床表层动应力的衰减最为急剧,约为40%。随着轴重的增加,路基各层竖向动应力都在增加。基床表层弹性模量为150 MPa时,轴重每增加5 t,基床表面竖向动应力最大增加26.1%。40 t轴载下,基床表层弹性模量每增加50 MPa,基床表面竖向动应力最大增加2.68%。  相似文献   

7.
张翔 《路基工程》2009,(1):120-121
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基床的弹性变形,检验其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此来确定高速铁路基床的厚度和基床表层厚度.以及合理的基床表层和底层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8.
陈孟强 《路基工程》2014,(2):142-147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道床板混凝土开裂现象普遍的缺点,分析了双块式道床板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形式、形成机理及形成原因,并结合兰新铁路戈壁环境严寒、大温差、强风沙、高温和强日照的实际,研究了具有良好保水性、施工性和抗裂性特点的“三低一高”(低胶材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高含气量)的道床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轨排框架组装轨排和“适温施工、多点布料、一次完成、二次振捣、五步抹面”的混凝土浇注工艺,以及喷涂高效乳液或水溶液养护剂和覆盖养护棉被的道床板混凝土养护新技术等预防双块式道床板裂缝的施工关键技术。该技术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典型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车辆轴重、结构层间接触条件、轨道结构整体模量、支承层模量和基床表层模量等对路基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路基动力响应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单轴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表现为横向均匀、纵向三角形的基本形式;对路基面动应力沿线路纵向分布长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刚度、车辆轴重、支承层模量等;结构面间接触状态劣化导致无砟轨道结构刚度的降低和路基面的动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有轨电车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变化规律,分析有轨电车动应力随着不同行车速度、路基横断面位置、路基深度的传递规律,同时分析不同基床结构与地基土下动力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动应力在路基中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特点,总体上呈马鞍形分布;有轨电车轮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快速衰减,在深度达到0.7 m左右时,动应力衰减一半;路基结构中的动应力随基床结构弹性模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受基床底层弹性模量影响更大;随着地基土弹性模量增大,路基结构内动应力会略微增大,但路基结构的竖向位移会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交通拥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系统的日益复杂化,采取先进的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已迫在眉睫。介绍ITS中可变信息标志VMS在动态交通流分配的应用,提出VMS的有效设置地点、信息显示内容、信息显示时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拓理论的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边坡调查的统计分析,得到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基于可拓学理论,分别构建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可拓模型,并用定量的数值表示评价结果。应用实例分析对比表明,该评价法能较准确地反映边坡的稳定性状况,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试车路上     
《汽车杂志》2005,(10):158-158
“严生你好 一号下午一点半左右,名车城门口,一部索兰托,一部嘉华,OK!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含水量对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含水量对路基土的影响机理入手,介绍了路基压实过程中含水量的影响机理,以及不同土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结合实验室试验,得到乌鲁木齐地区土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稠度)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评价边坡坡面冲刷影响因素的敏感度。首先总结出了影响坡面冲刷的15个评价指标,然后参考其它文献中的数据,重点分析了总降雨量、降雨强度、坡长三个指标。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具有小样本容量、不强行套用某一典型概率分布、计算简单等优点,比较符合边坡冲刷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斌俊  刘杰  沈波 《路基工程》2009,(6):206-208
进行襄十高速公路运营5年后的边坡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的调查结果,得出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发生强度特征等。可供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预警及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论轮胎的磨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胎磨损除会直接增加汽车的使用成本外,还会影响汽车的功率消耗、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性能等。对轮胎磨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着重讨论了影响轮胎磨损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通过分析得出的一些结论对正确设计和使用汽车轮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1空气悬架发展的简史 空气弹簧发明于100年前,它的雏形是马车上使用的皮囊。直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纤维叠层橡胶制作技术才使制造实用的空气弹簧成为可能。人们首先考虑在客车上应用空气弹簧。  相似文献   

20.
荷载处理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时,对车辆荷载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将车辆荷载等效为当量土柱,但在分析多层荷载作用下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时,若把车辆荷载等效为当量土柱会改变上下边坡的高度,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找出更加合理的荷载处理方式,文中通过算例分析了在不同荷载处理方式下边坡的稳定系数。算例表明,把车辆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时计算出的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