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精准数据的传递足以支撑汽车后市场各层级的交易及流通。正时汽车适时出现,以具备钻研精神的团队专注后市场通配数据引擎,以此为后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汽车后市场各层级交易环节都渴望高度整合精准数据,未来,不能再让模糊的数据成为业务门槛。"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一些专业网络零售商的市场持有股份在收缩,但电子零售在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依然会继续呈增长趋势。据来自FrostSullivan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北美,虽然一些专业网络零售商的市场持有股份在收缩,但电子零售在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依然会继续呈增长趋势。虽然电子商务在零部件销售链成员之间已经非常成熟,但事实上,B2C(business-to-consumer)的电子零售渠道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展。随着零部件销售在亚马逊和e Bay上的成功运营,在线分销正在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正>大鳄来袭Uber技师模式进军中国汽车后市场据《纽约日报》报道,Uber预计在2015年10月国庆节前后在中国市场推出新的业务板块——Uber技师。日前,在为美国创业家协会作演讲报告时,Uber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确认了这一消息。Kalanick称:"汽车后市场是一个被全球高度关注的行业,未来在全球将会有无数优秀技师加入此行列,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巨型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汽车后产业将会迎来更透明、更高性价比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产业政策的放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中国汽车市场的交易并购活动日趋活跃。而新冠疫情的出现,更将加速推动汽车行业进入洗牌期。可以预见,自2020年起的2-3年内,行业内的兼并购案例将更多浮现。普华永道汽车团队日前发布报告《汽车行业交易并购回顾及未来趋势展望》,本文摘录该报告的核心内容,供行业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019年下半年,全球汽车市场环境仍未从2018年的低迷中解脱出来,车市未来走向如何?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在7月3日发布了《2019全球汽车市场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了汽车行业销量展望、财务业绩、并购交易、产品开发战略、电动汽车电池开发、自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全国一线城市的二手车交易量普遍超过新车交易量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2016年二手车交易会超越新车,围绕二手车的金融和汽车后服务业将有再造机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最近行业巨头纷纷在二手车领域布局。了解汽车行业产业规律的人都很清楚,未来10年必然是二手车供需大爆发的十年,这种爆发堪比2001年到2011年的新车市场黄金十年。可以预见到的是,未来几年,数万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推动了整个后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有数据显示,到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1.3亿辆,未来汽配后市场还将继续保持16%的年复合增长率。当然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汽车后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汽车后市场已经非常成熟,2007年美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在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竞争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将置身于一个全面开放式的发展环境中,其竞争级别将大大提高,并将引新的竞争规则。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必须重新进行整合和结构调整。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5年至10年或更长的一般时间内将面临一个二元化的市场。国际汽车工业资本的大规模兼并重组,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正普华永道汽车研究院日前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根据其预测报告,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预计到2025年,整个市场将受到城市化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多种产业政策的影响,而市场参与者也将更趋多样化,行业发展将更加开放和包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也将快速发展,新的移动服务方式已出现,共享经济将成未来趋势。告别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也将趋于理性,未来几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7月10日,在长沙联合利国交易大厅举行了2015长沙首届乘用车售后服务"十佳4S店"评选活动的开启仪式。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办公室、长沙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承办。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不同品牌的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8日,途虎携手腾讯社交广告,强势发布《2018中国汽车用户线上养护行为报告》,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与激烈讨论。途虎与腾讯社交广告以大数据为依托,在对我国汽车后市场实况、线上养护消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布了该市场报告,该报告对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国汽车线上养护服务增速惊人,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首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认为,再过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里程碑,新车产销量将达到美欧之和,汽车保有量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将真正成为汽车大国。  相似文献   

13.
<正>有关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很多数据,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截至2013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其中乘用车超过7200万辆。而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可见,未来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非常庞大。透过这个前景庞大的汽车后市场,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差距。众所周知,海外成熟  相似文献   

14.
<正>虽然离2014年结束还有不到1个月时间,但从前10个月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的数据来看,豪华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都将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高幅增长,未来几年的中国市场将对豪华品牌愈发重要。毋庸多言,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市场的变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重心逐渐投向后市场,这为我们传递出一个信息——聚焦后市场才能在中国市场打好持久战。  相似文献   

15.
<正>展望未来,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的不断高度自主化将会为独立零部件销售商和服务商提供大好的成长机会。在法国,一家龙头分销组织在收集各种数据以支持法国企业在波兰及周边国家的扩张计划。在比利时,一家已经站稳脚跟的机械发动机配件一级供应商正在挖掘电器元件在南欧市场的销售潜力。这几个例子恰好说明了为何欧洲汽车售后市场在2013年创造的利润比近几年高出很多,这些都是基于FrostSullivan的调研结果。根据FrostSulIivan的一项最新调查,对爱尔兰和俄罗斯的零部件供应商而肓,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的行业价值达100亿美元,而且该市场利润正在以2.4%的年  相似文献   

16.
<正>4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动向4.1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汽车消费仍然以中高速增长,未来汽车后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对汽车维修、美容、二手车金融等需求将增多,汽车后市场服务提供商也将增多,为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金融服务,包括二手车金融、融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正>2019 Automechanika Shanghai助力业内人士角逐汽车后市场新格局近年来,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利润的来源。据报告显示,全球汽车后市场目前的市值达8000亿欧元。预计将以3%的年利率增长,到2030年达1.2万亿欧元。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是发达市场和发展中市场,无需质疑,放眼于未来,80后必然是未来新车市场中最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需求对汽车市场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在过去5~10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范围内,在几个主要的汽车发达市场新车销售接近甚至超过自2007~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曾达到的最高水平。研究表明,在欧美发达汽车市场主要增长来源于40岁以上群体的贡献。为进一步巩固目前良好的发展趋势,汽车制造商应该考虑去刺激和鼓励更年轻的群体购置新车。调研结果2014年GfK在全球主要6个主要汽车市场(中国、美国、德国、巴西、俄罗斯、英国)针对6000名18岁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我们在汽车后市场的投资逻辑是:第一,易损件投有交易属性的平台,全车件投有服务属性的平台;第二,先投汽配连锁再投服务连锁;第三,投资经营人的平台;第四,在京东、阿里、腾讯纷纷进入汽车后市场的新格局下,依然有新的机会。几年前在论坛上发言的基本都是后市场的品牌企业,2018年论坛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台上讲的还有做互联网服务的,包括阿里、京东。我们投资过汽车后市场的一些项目,例如2013年有幸投资了康众汽配,银河系创投是康众汽配的第一位投资人。  相似文献   

20.
<正>当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内容也将随之改变,在未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必然是智能化的服务。更智能、更精准的准则将打造出不同于以往的后市场服务,且逐渐构成新的服务生态圈。日前,2015中国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现场汇聚了中国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企业与先锋人物,并从多重角度对当今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