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交通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在隧道工程中,盾构法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施工技术,目前应用于盾构法隧道工程中的盾构机也种类繁多。本文主要是对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施工特点,结合工程实际对泡沫注入工法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地铁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趋于常态化,但传统荷载体系在复合岩土层中盾构隧道上跨既有隧道管片的受力计算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修正惯用法与梁-弹簧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关于盾构上跨复合岩土层既有隧道管片的荷载体系与计算方法,并依托长沙地铁4号线圭塘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梁-弹簧模型与本方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穿越盾构后,既有隧道竖向位移趋势明显,盾构隧道管片位移引起拱顶与拱底的地层被动抗力不可忽略。梁-弹簧模型夸大了盾构隧道拱底处的主动土压力,未考虑到下部岩层对盾构隧道管片切向变形抑制较弱,且其对切向弹簧的设置不合理。本方法更符合复合岩土层中盾构隧道上跨既有隧道管片的受力情况,该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中借助于某市地铁线路一区间隧道下穿该市火车站国铁站场的工程实例,剖析了盾构法施工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以及盾构隧道下穿国铁线路股道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及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工程实例提出了隧道下穿铁路股道的控制标准,并证明了盾构法施工对于控制地面沉降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盾构法施工隧道围岩扰动特性一直是工程界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依托某市地铁2号线某区间盾构法施工隧道工程为背景,然后建立每个分析步下的各向同性均值数值模型。模型结合"等代层"模型来反映隧道开挖质量,采用"生死单元"法来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结合围岩变形规律、应力变化特征、塑性区发展趋势及孔隙水压力变化等计算结果,分析盾构法施工隧道围岩扰动特性。同时,借助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某市地铁某标段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标段不良地质条件下盾构法施工隧道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法施工隧道因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小,变形区域基本呈槽型;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基本吻合,最大沉降为4.5mm左右,且发生在隧道正上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高速公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岩溶地区高速公路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施工前能否科学的对岩土进行勘察,将直接影响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本文将以贵阳东北绕城高速公路的施工情况为例,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岩土勘察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沈阳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二号线工程中,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里程占总里程的60%以上,其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在沈阳地铁建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总结了沈阳地铁盾构隧道设计的成功经验,针对盾构法隧道管片设计、管片拼装、曲线段管片排版与线路拟合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法与理念,对今后沈阳地铁的类似工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软下硬地层中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勘察项目为例,分析地铁隧道穿越花岗岩残积土形成上软下硬土层的机理和工程物理力学特性,详细介绍盾构法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掘进参数和渣土改良的关键技术,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其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目前国内在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方面的规范种类很多,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就某些问题的表达不一致.给使用规范的技术人员带来了困惑,不知如何应对.因此作者根据自己对规范的理解和工作经验,就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盾构法在隧道工程中被采用的越来越多,这一科学的方法能够使工作时间减少,而且还可以使过江隧道的品质得到提升。基于此,对过江隧道盾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