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综合调查船在武昌造船厂命名下水。 这艘被命名为“海洋六号”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是武船为广州海洋地质凋查局建造的集多学科、多技术手段于一体的远洋调查船,将主要承担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质源调查任务,兼顾海洋地质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2.
江凯改型护卫舰及其后续舰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子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剧变。在台湾地区,台独势力在国际敌对势力的纵容与默许下日趋嚣张;在东海与南海,围绕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相邻各国加紧蚕食我蓝色国土及资源的步伐,使我国周边特别是海洋周边安全环境日趋恶劣。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强大,“中国制造”风靡世界,对石油、铁沙等矿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大,而这些能源和矿产品大都需要经过海洋运回国内。要想维护国家主权,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则关于"可燃冰"的新闻红遍各种媒体。同时,再加上有媒体爆出的一辆汽车加100升可燃冰能跑5万公里的"乌龙事件",更使得可燃冰备受关注。那么,未来可燃冰到底给能源界带来怎样的变化?中国造船人如何看待这一新能源,以及如何助推早日实现可燃冰商业开采?造船界需关注海洋能源新动向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部近日透露,我国今年首次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高纯度新类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分布面积55平方公里,控制储量相当于1000-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深藏于大洋底部,目前尚无技术对其进行商业开采,大规模开发可能要在2030年以后才可实现。
  国土资源部下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经过近四个月的勘探,通过实施23口钻探井,钻取了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本。  相似文献   

5.
船舶替代能源的发展与展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 《上海造船》2010,(4):39-41
从宏观角度对能源形式进行溯源,指出了船舶和海洋结构物对能源应用的特点,并对各种可能用于船舶和海洋结构物上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海流能、可燃冰、氢气能、核能、生物柴油等新能源的进展和利弊进行分析和展望。最后对传统能源的集约化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机电设备》2014,(6):8-9
10月21日,为适应船舶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举办了“海洋与船舶科学技术论坛”。论坛围绕“以船舶产业为桥梁,认知海洋、开发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主题,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及学科领军人物进行了专业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全面完成海上综合试航,在对试航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后,该船将交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研究所负责设计,武昌造船厂负责建造。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设计排  相似文献   

8.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钻井平台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联网技术作为第三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为海洋钻井平台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钻井平台系统结构,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优化了平台信息流和能量流;在原有电力控制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互联网+”远程故障诊断网络,以提高平台故障的排除速度;增加了“互联网+”海洋气象信息网络和海洋地质勘探网络,以提高平台的环境预测能力和地质勘探实时性;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可实现框架,将互联网和海洋钻井平台融合起来;还展望了基于“互联网+”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洋航务》2006,(12):39-39
二十世纪初,美国国务卿John Hay就曾预言:“地中海是过去的海洋,大西洋是今日的海洋,太平洋是未来的海洋。”如今他的预言正在得到验证。国际航运中心演绎了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扳块”的变化,同时出现此强被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虽为“海洋大国”,但非“海洋强国”。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体战略部署中专门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具体要求。中国国家海洋局作为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任重而道远。他们如何看待当前的海洋工作?在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道路上,他们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局长助理、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飞先生。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09,32(4):5-5
美国国务卿John Hay曾预言:“地中海是过去的海洋,大西洋是今日的海洋,太平洋是未来的海洋。”如今,这个预言得到了验证。国际航运中心演绎了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板块”的变化,同时呈现此强彼弱的局面。受洋山港的推动,中国港口的竞争与合作进入“最微妙的时段”,各港口为了确定自己的未来地位,远交近守。  相似文献   

12.
周三省 《游艇业》2009,(6):44-45
坐拥伊拉克富甲天下的石油资源,萨达姆曾经斥巨资为自己在丹麦定制了一艘超级游艇:“海洋微风号”。但直到自己被判处绞刑,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海洋微风号”一直辗转停靠在欧洲的各个海港,萨达姆本人从未登临过“海洋微风号”哪怕一分钟。  相似文献   

13.
《广东造船》2009,(4):23-23
“海洋装备制造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珠海的地理位置和资源都非常适合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要加快推进,尽快达产”。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舰船专家张炳炎在视察了高栏港的地理环境和深水海洋装备基地选址之后表示,珠海面向资源丰富的南海,发展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业“条件良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2013年3月12,日本资源能源厅宣布,"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当天上午从爱知县附近渥美半岛近海开采出"可燃冰",这是全球首次成功在海底开采出"可燃冰",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消息一出,"可燃冰"开采再次成了热门话题,这不仅显示出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而且必将刺激其他各国加速对"可燃冰"开采的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珠江水运》2011,(5):34-35
海洋生态的好坏绝对依赖于陆地对它的排海污染物的控制。由于工业化和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石化企业、化工企业等不断向沿海地区转移,给我国海洋海、岸环境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海洋生态的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也有充分体现,其中第十四章专门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做了具体部署,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6.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2,(18):26-28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被正式写入“十二五”规划,中国海洋经济加速前行。 自2010年4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开展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11年初,囤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相似文献   

17.
吕航 《中国船检》2003,(4):22-25
关注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不绝之声,新当选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在刚结束的两会上奋力呼呈,我国亟需制定并实施“东部大海洋战略”。他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本世纪的整体发展战略,应该是“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大海洋”并举。  相似文献   

18.
冰清 《航海》2005,(3):28-32
一对“海洋小姐”与“海洋王子”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终成眷属。新婚燕尔,心上人却在海洋风暴引起的雪崩中失踪。妻子痛不欲生,悲恸海岛雪山。22年后,丈夫的冰尸意外找到。然而,妻子却作出匪夷所思的决定:割下丈夫的阴囊。由此拉开了一场新奇独特的科学探索之序幕,也引出了一场奇异的“冰尸精液归谁所有”的官司。然而,获得胜诉的她,生下的竟是“酒精中的小宝宝”。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向败诉方,赠送了丈夫精液……这一罕见的“海洋人士”生育奇闻,成为人类生育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探索,跌宕起伏,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9.
占海洋3/4的深海(国际上定义为水深超过1000m)是一座广袤无垠、蕴藏丰富的宝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铁、钨、铜、金、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能源资源,海底裸露着铁锰结核、热液硫化物和生物基因资源。开发深海资源是解决陆上资源枯竭的主要途径之一。二十一世纪,随着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认为,21世纪,波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将成为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再生能源。据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千瓦。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发电厂已运转8年。美、英、印度等国家已建成几十座波能发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