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图像识别的轮轨冲角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决机车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冲角的连续测量问题,研究基于运动图像识别的轮轨冲角测量原理,提出轮轨冲角测量方法。运用该方法研制了由图像采集系统、同步采集控制系统、图像处理软件等组成的轮轨冲角测量系统,通过连续测量转向架侧架与轨道的夹角和轮对与侧架的夹角计算轮轨冲角。应用该测量方法对DF8B三轴径向转向架机车进行实车线路试验,测得该车径向机构锁定和不锁定两种状态下通过250 m半径曲线时的第一轴和第三轴轮轨冲角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分析与动力学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分析了传统机车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牵引与导向性能及直线运行稳定性。认为减小轮轨冲角是提高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最有效途径,径向转向架牵引与导向功能达到了良好的协调有利于冲角的减小。同时发现轮对纵向定位刚度只在一定范围内对轮轨冲角影响较大,牵引力作用下较无牵引力作用下轮轨冲角大。  相似文献   

3.
径向转向架是改善机车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有效途径。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径向转向架发展现状 ,阐述了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基本结构模式。根据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 ,在现有的几种自导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 2 0 0km/h提速客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方案 ,建立了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和计算 ,并与常规转向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提速客车采用径向转向架可有效地改善曲线通过性能和降低轮轨磨耗  相似文献   

4.
三轴径向转向架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公司的电气动力部承担了一项六轴机车径向转向架的综合研究与发展计划。这些转向架上装有使轮间冲角减小的导向机构以减小曲线上轮轨磨耗。该研究计划中包括了对常规北美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两者进行的广泛的数学建模,给出了这些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的比较。比较用的参数有净横向力,冲角,轮轨磨耗指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装用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摆式客车模型,介绍了模型建立的方法,与常规转向架对比分析300 m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动力学性能。分析表明,自导向转向架在轮对冲角、轮轨横向力、磨耗指数和脱轨系数上,无论是最大值还是变化幅度都比常规转向架要低很多,自导向转向架运用于摆式客车小半径曲线通过依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径向转向架技术在电力机车上的推广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电力机车在运用中普遍存在轮轨磨耗严重的问题,结合装有HTCR径向转向架的DF8B内燃机车动力学计算、综合试验和运用考核的结果,建议将在内燃机车成功运用的径向转向架技术推广运用到电力机车上,实现该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结合电力机车的结构特点,以SS3B机车为例对电力机车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布置、机车总体变化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径向转向架机理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是研究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一直追求的目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客货车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并阐述了迫导向、自导向径向转向导向机理及其基本结构。建立了迫导向转向架、自导向转向架和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的统一横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一系柔性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的直线稳定性,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径向转向架是降低曲线上轮轨磨耗和提高直线上稳定性的有效措施,适合运用在摆式列车及曲线较多的既有线提速客车上。  相似文献   

8.
4月21日,由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简称资阳厂)研制的采用HTCR径向转向架技术的DF8B型5507号、5508号机车顺利通过铁道部标准化审查。  相似文献   

9.
装用径向转向架内燃机车牵引计算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欣  唐松柏 《铁道机车车辆》2004,24(2):44-46,66
通过对装用径向转向架内燃机车曲线粘着性能试验结果的分析 ,并结合柳州铁路局DF4D、DF7D重联牵引运行试验和黔桂线金麻段具体的线路情况 ,通过理论分析与牵引计算 ,表明采用径向转向架机车将能改善机车的曲线粘着性能 ,提高该线路的牵引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DF8B型机车径向转向架径向调节结构的选型,基本设计结构,试制,装车和试验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径向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发展,阐述了不同转向架通过小半径曲线的导向机理。重点介绍了日本东京地铁最新研制、采用的半迫导型径向转向架及其模拟试验、现车对比试验、噪声监测试验与评估。其新型转向架在降低轮轨磨耗量、降低车内噪声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曲线几何参数对货车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副构架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比较曲线半径、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2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和欠超高对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影响比较接近;曲线半径在400-1200m范围内,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能有效提高通过性能,明显降低轮对冲角,减缓轮轨磨耗;欠超高对2种转向架轮对冲角的影响近似成线性关系,且其影响程度仅和转向架本身属性相关,与曲线半径无关。指出采用磨耗功率评价欠超高对曲线轮轨磨耗的影响更为合理,因为不仅能反映出磨耗与欠超高的关系,还能反映出曲线外轨超高设置不同时轮轨磨耗的变化特点,这与工程实际中减小外轨超高、设置欠超高有利于降低轮轨磨耗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大轴重货车径向转向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降低轮轨动作用力、轮轨磨耗是大轴重货车转向架的核心技术问题,径向转向架能够协调车辆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矛盾,大大降低轮对冲角和轮轨相互作用,是我国大轴重货车转向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楚永萍 《铁道车辆》2002,40(5):27-32
介绍了摆式客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及其性能,对如何选择这种设计做了较详细的分析说明,并对结构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了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参数优化及滚振动试验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既有线旅客列车提速必须解决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高速运行性能的矛盾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径向转向架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径向转向架的原理及其基本模式,结合2种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方案,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2种转向架方案均能在具有良好的高速直线动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曲线通过性能,降低轮轨磨耗。  相似文献   

16.
从中间轮对横动量、轮轨接触状态、转向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DF8B内燃机车轮缘非正常磨耗的原因,并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认为应用径向转向架技术在减少机车动轮轮缘磨耗、提高动力学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25 t轴重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
加装HTCR径向转向架的DF8B型机车在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中,垂向振动加速度未能达标。为此,经过多次计算分析和试验,最终确定了改变二系悬挂参数和制动单元的平衡支板间隙等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机车垂向振动加速度,使机车在动力学补充试验中垂向振动加速度达到良好指标。在消化、吸收和改进的同时将全部技术向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和SS3B型电力机车移植和创新,SS3B型电力机车方案设计通过铁道部审查。通过对所有进口件的分析、试验以及与相关单位的合作逐步实现国产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决地铁线路小半径曲线多和曲线超高递减率低,造成轮轨噪声、轮缘磨耗等问题,东京地铁在银座线1000系车辆上采用SC101型径向转向架,已经确认在标准轨距线路上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得到改善。本文以窄轨径向转向架开发为目的,评估其在实际车辆上的运行性能,介绍试制的窄轨径向转向架概要、使用该径向转向架的东西线15000系现车试验结果。基于上述成果,  相似文献   

20.
解决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和横向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车辆系统动力学长期研究的课题,采用常规转向架无法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径向转向架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既能保证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要求,又能改善横向稳定性。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货车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并阐述了迫导向、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其基本结构。对我国货车径向转向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