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隧道漏水的危害,以及水害整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从隧道结构变异因素、结构运营状态检测、评估与病害整治措施等方面论述和分析;针对铁路隧道水害问题,提出采用“排、截、堵”结合措施,形成完整的隧道治水体系;针对隧道基底病害,提出采用“轨道架空+基底换填”、“树根桩+注浆”和“降水+注浆”整治措施;针对衬砌背后空洞病害具体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从隧道检测、评估及病害整治角度,提出开展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既有铁路隧道尤其是重载铁路隧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基底病害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和分析病害检测、评估与整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铁路隧道中以地下水为诱因的基底病害,介绍了"井点降水+注浆"这种适合既有铁路隧道基底水害"疏堵结合"的复合式整治措施,并在大秦铁路九山隧道基底病害整治工程中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田万东 《铁道建筑技术》2012,(7):101-102,114
公路隧道运营过程中极易发生水害,针对宝牛高速公路某隧道的水害现象进行实地勘察和取样分析,综合提出了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甄秉国 《科技交流》2006,36(4):44-47
本文在收集既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洋碰隧道岩溶涌水连通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岩溶突涌水问题是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为解决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洋碰隧道区的岩溶涌水问题,以荧光素Na及罗丹明为示踪剂,采用微量化学示踪方法,在隧道区进行示踪试验,同时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求隧道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并提出合理建议,为隧道运营期岩溶水害的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甄秉国 《铁道勘察》2007,33(3):67-69
在收集既有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瑶山隧道运营的实际情况,针对水害,防火等问题,提出”以防为主、以监控为中心”的方针,旨在防止事故 ,提高隧道列车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秦线李家嘴隧道衬砌病害的现状、成因及整治方案的实施,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由于大秦线运量增长造成施工时间缩短等一系列困难.提出了整治隧道既有衬砌病害方案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侯月线桃坪隧道的地质构造和病害情况作了介绍,在详细分析病害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整治该隧道病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隆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岩溶水量大、隧道通过岩溶段长,岩溶及岩溶水对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结合其岩溶整治方案研究,从施工安全防护、岩溶水处理、岩溶地段隧道结构、基础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岩溶地段隧道设计构思和经验教训,阐述了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并对隧道内岩溶暗河的整治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山岭隧道治水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梁山隧道5号斜井治水实践的分析,提出了“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论点,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案时解决类似山岭隧道的水害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华蓥山隧道涌突水、涌泥、涌砂原因分析及综合整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华蓥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突水、涌泥、涌砂情况,分析了其成因,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整治措施,并对隧道涌突水、涌泥砂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巴山隧道病害的现场勘察,查明了隧道地下水的特征,为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分析和论述了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泉湾隧道道床病害整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朔黄铁路水泉湾隧道在运营期间部分地段道床出现翻浆冒泥、线路下沉等现象,在对隧道道床病害进行检测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富水地段道床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道床病害整治的方法、技术措施,道床整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些技术对今后富水隧道道床病害的整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冻融循环时间长、温差变化大的地区应用阳离子乳化沥青,SH外加剂对隧道渗、漏水病害进行了整治,效果理想,为北方地区整治运营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创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李永 《西铁科技》2009,(4):30-31
既有线隧道病害的形成原因较多,对铁路运营危害较大,整治时,施工组织不易,费时费力且费用较高。本文通过对既有线隧道衬砌裂缝原因分析,提出解决预防隧道衬砌裂缝的建议及整治原则,为处理隧道病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病害主要包括水害、混凝土结构裂损、结构变形超限以及衍生病害;渗漏点的分布与隧道结构的复杂程度有一定关联。隧道病害受周边环境和结构自身共同影响,不同病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特定情况下互为因果。高清数字图像、激光点云、探地雷达图像均可作为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集,病害识别的效果与计算机性能、GPU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有直接关系,工程中通常借助快速移动平台提高病害的识别效率;依托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手段将是隧道病害感知发展的方向。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是掌握隧道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其故障率高、成本高、条件要求高的缺点,业内已开展了关于轻量化监测的有关探索。规范中推荐的隧道安全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安全评价理论有数十种之多,未来应将相关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注浆是隧道病害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隧道病害整治行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施工天窗时间短、隧道长度长、病害距隧道进口远,给隧道病害整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了既有宝中线西山隧道线隧道拱部裂缝病害整治的施工经验,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步骤等方面的内容,为今后整治同类病害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赣龙线古田隧道进口段(DK246 800-DK247 000)沿河傍山、浅埋偏压,本段隧道处于堆积层古滑坡内,地质情况复杂。文章根据该段隧道滑坡整治的经验,提出了滑坡地质条件下对隧道设计、施工的几点认识,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