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车辆在有倒计时的信号控制交叉口上“抢绿灯”的安全隐患其实在于未正确设置交叉口绿灯间隔时间,并不在于倒计时本身.通过理论推导与分析,建立了有倒计时条件下信号控制交叉口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模型.研究认为,驾驶员在有倒计时的信号控制交叉口上的驾驶行为发生变化,有倒计时的信号控制交叉口上不存在“两难区”,原来根据“两难区”确定绿灯间隔时间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有信号倒计时的情形,有倒计时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绿灯间隔时间应该全部作为全红时间.算例分析表明,有倒计时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全红时间随着计算车速增加而减少,但不少于3 s.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翠华路与育才路的T型交叉路口为例,通过VISSIM软件仿真无倒计时信号灯情况下的理想路况,并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了解驾驶员在经过红路灯时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研究倒计时信号灯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并不一定有利于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及通行效率,因此为保证交通安全和效率,应谨慎使用机动车绿灯倒计时。  相似文献   

3.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通过为驾驶员提供实时道路交通信息,引导加强员的路线选择行为,从而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然而,由于驾驶员的交通转向而引起的附加交通量,却对替换路线的服务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上海市的实际交通状况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拟网络,对在道路发生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驾驶员的拥挤转向行为与可替换路线服务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转向交通量对替换路线的服务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也表明要想维持替换路线的期望服务水平,必须提供合理的转向交通量和对拥挤转向的交通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观测的方法对机动车红灯倒计时信号对我国驾驶员的交通心理与驾驶行为进行调查,解析机动车红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员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红灯倒计时能有效减少绿灯初期车辆启动损失时间,还能安抚驾驶员等待红灯时的情绪,降低油耗的功能,但红灯倒计时会影响感应信号控制的灵活性,在红灯末期停车线前无停车时可能诱导部分驾驶员超速通过停车线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缺陷,因此建议在交通高峰期间宜设置红灯倒计时信号,并且红灯倒计时的时长应尽可能长;在交通低峰期间宜将红灯倒计时关闭或改为红黄灯信号。  相似文献   

5.
如今,街上的汽车越来越多.行人与车打“交道”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个别驾驶员一些不文明行为也引起了行人的强烈反感。  相似文献   

6.
《人民公交》2014,(1):23-23
近日,为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强化广大公交驾驶员经过斑马线时减速让行人优先通过的意识,无锡公交新区分公司安全管理中心组织了由“新星联帮队”队员参与的“礼让斑马线”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信号倒计时对驾驶员启动反应时间的影响,首先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驾驶员启动反应时间的自动检测.然后分别采用描述统计法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有、无倒计时的驾驶员启动反应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核密度估计法核函数采用高斯核,最优窗宽采用递归法进行求取.结果表明:信号倒计时对驾驶员的启动反应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有倒计时的启动反应时间的均值比没有倒计时的要快0.5251 s,并且在有倒计时情况下驾驶员的启动反应时间更快、更集中,说明倒计时装置可以减少绿灯初期的启动损失时间,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行人交通事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行人过街的危险度不仅与过街条件、过街设施有关,而且与道路上的交通量及分布情况;道路的断面形式、驾驶员的注意状态有关。运用交通冲突技术理论对行人过街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转向指示灯是在车辆需要转弯前开启,断续闪亮,以提示前后、左右的车辆和行人引起注意。转向指示灯应在距转弯路口50米左右时开启。开启过早会给后车驾驶员造成错觉,开启过晚会使后车驾驶员和行人毫无思想准备,忙中出错。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国生产的车辆尾灯一般都是“一泡二用”(灯泡内有2个光丝,较弱的为小灯,较强的为制动灯),生产厂家将其设计为高、低脚插入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安装或更换时一定不能接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介入型实验的机动车驾驶员“抢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京  陶立  芦杰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3):69-73,78
机动车驾驶员的"抢行"行为是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究驾驶员对行人的"抢行"行为现状与特征,设计了介入型实验,通过介入型实验全程录像观测和固定点非介入型观测,记录车辆"抢行"数据以及相应行人过街行为特征。根据录像观测中的行人过街特征将机动车的"抢行"进行分类,提出"抢行"的严重程度定义。对于介入型实验,读取车辆在封闭路线内发生"抢行"行为频数及严重程度,得到抢行参数,再根据问卷回答进行相关分析,寻找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结果表明,机动车经过人行横道的"抢行"行为普遍存在,女性驾驶员记录到了更多的严重"抢行"行为,驾龄超过10 a的实验者记录到的"抢行"行为最少。  相似文献   

11.
交叉口公交主动优先策略主要依靠检测器对公交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适当调整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从而实现公交车辆的优先通行。研究了考虑倒计时情况下的公交相位绿灯延长、绿灯提前2种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的优化机理;针对设置有交通信号倒计时装置的交叉口,分析了倒计时信号对优先策略实施效益的影响,并依据优先判断区间的分析,提出了检测器布设的最佳位置。随后应用Vissim仿真软件以及VisVAP编程语言以上海市北京西路—威海路交叉口为例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分析检测器布设于不同位置时公交车辆的延误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按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布设检测器后,得到的优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Roads network is composed of mid-blocks and intersections. The part where two roads cross is called an intersection whereas the straight sections without intersection or any other interuptions is called mid-block.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vehicles on the mid-blocks tend to achieve their free-flow speeds while those at the intersections are forced to decelerate. Modelling of these sections needs to separate the intersections from mid-block. Further, drivers behave differently at these two locations.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separate the intersection zone of influence (IZOI) and mid-block using the manoeuv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rs in terms of acceleration/deceleration. These were captured through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evice in the vehicle after sighting a red signal at the intersection. Further, this study also tried to observe whether different classes of drivers such as aggressive, normal or timid drivers, based on acceleration/deceleration behaviour exists. A junction with 1-km straight stretch in R. K. Puram New Delhi (India) was chosen for the study to find the IZOI. After identifying IZOI a video data was collected in Mumbai (India) for a stretch more than 200-m long near intersection where the red signal was visible; This enabled observing the driver behaviour more closely. Around 900 drivers of different modes were analysed to understand their behaviour. It was found that cars start reducing its speed at 160 m, motorized three-wheelers at 124 m and buses start reducing their speeds at 98 m distance from the intersection. The driver behaviours were distinct in each of the mode (Bus, Car and motorized-there-wheelers), but it emerges that the drivers cannot be classified into finite number of clusters based on the fitted normal distribution.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no clearly demcarcated driver behaviours irrespective of the vehicle type, such as aggressive, normal and timid categories as the intersection approaches. A normal distribution model can classify the drivers satisfactorily.  相似文献   

13.
有无倒计时条件下黄灯第二类困境区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论证倒计时对黄灯第二类困境区域分布的影响,以有无倒计时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利用视频观测法,采集黄灯启亮时首停车和末行车至停车线的距离和速度,分析有无倒计时条件下驾驶员行驶行为决策,应用二元 Logit 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有无倒计时条件下停车概率模型,确定第二类困境区域上下边界,并探讨有无倒计时条件下第二类困境区域分布.结果显示,黄灯启亮时车辆至停车线距离和倒计时增大停车概率,但黄灯启亮时车辆速度减小停车概率;倒计时条件下第二类困境区域移向停车线,但其长度仍为24.1 m.因此,倒计时不能缩小黄灯第二类困境区域.然而,确定第二类困境区域边界过程中未考虑倒计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低估倒计时的效果,后续研究将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处,黄灯时间的正确设置能理论上消除两难区,但由于驾驶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中两难危险区域并不能完全消除。从信号控制角度解决两难区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基于理论消除两难区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以降低危险概率和提高安全保障为目标的相位切换的逻辑判断,采取感应控制策略从信号控制角度改善信号控制交叉口两难区的交通安全问题,并通过微观仿真建模分析,从而验证了感应控制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倒计时装置对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进了研究。采集了9个信号交叉口共计13个进口道的相关数据,以红黄灯时段车辆通过停车线情况及交通冲突数作为替代安全评价指标,对比设置及未设置信号倒计时装置的交叉口进口道数据,量化了信号倒计时装置对城市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叉口直行和左转2个方向上,受到信号倒计时装置影响,车辆在交叉口进口道处的冒险通行频次以及交通冲突数均有显著提升,对交叉口交通安全水平存在负面影响,建议在工程应用中谨慎使用信号倒计时装置。   相似文献   

16.
市区行车不闯红灯,首先应提升不闯红灯理念,关键是如何做到"心中有红灯".其次,将路口划分为"两线一区",分析路口行车关键环节和行车要点,分别路口不同情况,制定相应行车计划.最后探讨如何执行路口行车计划,根本途径是提升司机素质,在日常路口行车中,掌握不闯红灯的本领.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控制实践中,绿灯信号相位多种切换方式同时存在而未有详细优劣对比的现状开展研究.设计1组驾驶模拟器实验,对绿灯闪烁(GSF)与绿灯倒计时(GSC)2种典型的相位切换模式下的驾驶行为进行对比观测和分析,建立驾驶员在2种切换模式下的"通过/停止"决策行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不同模式相位切换期间的驾驶行为具有一定复杂性,与驾驶环境(如车速、黄灯启亮时与停车线的距离)和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驾龄)等密切相关.驾驶环境方面,GSC模式对驾驶员有较为强烈的催促作用,驾驶员在GSC模式下的平均通过率提高了10% ~20%,且陷入两难区的概率比GSF模式下提高了7.2%.黄灯通过率和黄灯启亮时车辆与停车线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且与黄灯启亮时的车速在不同相位切换模式下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GSC模式下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在GSF模式下呈现负相关关系.驾驶员个体特征方面,男性、20~30岁、3~4年驾龄的驾驶员通过率明显高于其它分组.   相似文献   

18.
重型工程车行驶过程中事故风险大,发生恶性事故的概率高,易造成重大生命和经济损失,其运输安全管理问题面临挑战.为探究重型工程车驾驶人驾驶稳定性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开展重型工程车自然驾驶试验,提取车辆运动学、道路条件、驾驶人状态和工作时间等数据;采用速度均值和速度标准差表征驾驶人驾驶稳定性,以睡眠模式、道路线形、道路...  相似文献   

19.
相位相序安排与交叉口设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交叉口信号控制中,相位相序的安排与交叉口设计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才能充分发挥交通信号的效益。目前,由于交叉口设计与相位相序安排不适应造成的交叉口时空资源损失和事故隐患越来越多。另外,多数交通控制系统中对相位相序的优化考虑较少,更少涉及与交叉口设计相适应的调节方法。随着交叉口设计在中国的普及,它的不适应性也会凸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限度地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同时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优化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