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合资自主是近几年汽车行业新兴的名词,自诞生以来,便饱受争议。最近合资自主的争议再度达到了高潮。"合资自主"由来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及汽车业内对合资自主概念的共识是指由合资企业推出的,车型设计、核心技术、品牌名称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由合资企业中外双方共同拥有的品牌和车型,其最理想化的结果是,相关知识产权应主要或者全部掌握在中方手里。  相似文献   

3.
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汽车产销数据着实令合资自主品牌尴尬不已。细数下滑品牌,尽管主要集中在轿车细分市场,却也真实地反映了轿车领域合资自主品牌目前所处境地。结合当前仍有车企不断推出合资自主新车的形势,不能不为众车企所表现出的热情担忧。讨巧没讨好无论相关决策者有多么美好的初衷,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有着鲜明的“讨巧”意图。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重新开发出知识产权归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这种也可以称作为“混血”自主品牌的产物,显然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不失“合资范儿”。  相似文献   

4.
汽车界一股新兴势力正在蓬勃崛起,这就是合资自主。国家政策的出台是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国家对发展自主品牌的扶持方式之一。相比海外汽车生产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基于合资公司的优势,通过购买外资企业的技术或合作开发有助于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积淀。文中概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初期合资自主汽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因此,非常有必要系统地进行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竞争力对标,从而指导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实质上包含了四层含义:(1)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竞争力分析是相对于合资品牌企业的竞争力;(2)体现为产品或服务优势;(3)体现为企业持续拥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以市场换技术”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中国汽车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这些问题在业内近几年可以说争论不休。从理论层面上,这些问题的多角度认识无论怎么看都自有道理,但作为企业来说,如何在认识的矛盾漩涡中把握好前进方向,却是“性命攸关”的。上汽作为国内合资企业最多的汽车大集团,如何处理合资与自主发展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陈涛 《时代汽车》2012,(4):34-35
雄风满帆,大家气派。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合资品牌本土化产品是上汽展区夺目看点。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突然对汽车实行限购政策,让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们心中先是一惊,后是一凉。据相关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数据,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在一个劲地下滑,自主品牌的市场前景不很乐观,要知道,他们销售的可都是低端产品,销售价格低得不能再低了,往往卖好几辆都顶不上合资厂家的一辆车。自主品牌汽车在市场上干不过合资品牌有  相似文献   

10.
产品是永远的王道,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产品的良好口碑,才是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宝。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以低价位的优势,在二三线市场占有相对优势。前段时间.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敏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观点,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二三线市场就是自主品牌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吗?市场是企业的命脉,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企业的虎视眈眈。随着二三线市场购买力的提升,品牌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合资品牌价位的拉低,自主品牌汽车的自留地——二三线市场正在被合资品牌汽车蚕食。  相似文献   

11.
自主发展问题是目前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汽车产业政策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之一。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实施为主要标志,自主品牌汽车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自主品牌是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 自主品牌简单说是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毅 《汽车杂志》2007,(9):65-65
今年7月19日。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宣布将研发“自主品牌”汽车。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认为广州本田此举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两个第一:一是把合资企业的研发上升到汽车平台的开发;二是产品将挂合资企业自有商标。 但有媒体指责广州本田搞自主品牌是“作秀”,也有人认为广本的车子卖的挺好的,干吗没事找事。带着这些问题.《汽车杂志》采访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伯顺  久陵 《轿车情报》2008,(11):28-29
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简称“自主产权”)?企业拥有产品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及认可权,以及产品技术转让权。自主产权的取得,可以“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的途径,或者说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途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是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为帮助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对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和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进行竞争力对标分析,并针对自主品牌竞争现状提出了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改善和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签订《商用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一个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的汽车生产基地将于年内在北京怀柔区挂牌运营。双方将在中国设立中重卡合资公司,将生产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和戴姆勒许可的重卡发动机,合资公司中的福田产品将使用福田欧曼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6.
陈晓凤 《汽车情报》2007,(35):11-12
换标热后的忧虑 2007年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扬眉吐气的一年,其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在市场争夺战中几乎与合资品牌打了个平手。然而提升产品内涵的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诸多自主品牌依然没有走出模仿阴影。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定点生产轿车的厂家基本上是合资或合作企业,上海大众公司自1984年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以来,至今仍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一汽集团公司红旗牌轿车应是我国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但后来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生产的捷达轿车等却领带于国外先进技术,是国外品牌,为此,我国轿车工业要更新自主开发观念,探索新的自主开发模式,引进先进技术,建立便捷的融资渠道,全面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真正自主开发出国产品牌的轿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孙雪 《城市车辆》2006,(1):49-49
合资公司实现自主研发,并拥有研发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也许将开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新时代。它将切实推动“市场换技术”局面的重大转变,从而使得无论是本土企业,跨国公司,还是合资公司都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1985年,当第一家中美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成立时,中国汽车工  相似文献   

19.
雷丽 《时代汽车》2011,(6):68-73
三十年前,中国为了发展汽车工业,开始引入外资,以市场换技术,出现了世界汽车业中角色最特殊的合资企业。三十年后,经历了数十年合资历程,存活、发展、壮大的合资车企已经开始尝试走一种建立合资自主品牌的新发展路线。也就是"合资自主品牌"。简单点儿讲,合资自主品牌就是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二次合资共同打造属于合资企业的全  相似文献   

20.
新装备     
雅坤 《世界汽车》2009,(5):82-83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中的品牌竞争非常激烈,既有原装国际新车的强势登陆,又有合资品牌本土化产品的推陈出新,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成为困扰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一个难题。面对不利的市场局面,天津一汽夏利推出了带有AMT变速器的新威志,将提升技术水平作为了突破不利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