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BAZ1A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trl)、siRNA对照组(siNC)、BAZ1A siRNA转染组(siBAZ1A),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BAZ1A蛋白表达水平;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不同辐射剂量下细胞的存活分数(SF),并通过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放射增敏比(SER);MTS、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干预后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siBAZ1A可降低BAZ1A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强放疗对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作用,在2~10 Gy的放射剂量下,siBAZ1A组细胞的SF值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AZ1A组及siNC组相对于Ctrl组的SER分别为1.06和2.24,siBAZ1A组照射后,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减弱,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BAZ1A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顺铂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细胞毒性和辐射增敏作用,并研究射线与顺铂联合应用的效应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Hela细胞在不同浓度药物和不同辐射剂量下的细胞抑制作用;辐射与顺铂联合应用时,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绘制细胞抑制率曲线,研究顺铂与辐射联合应用时协同效应的条件;克隆形成法研究药物的辐射增敏作用,多靶单击拟合模型方程测定各组细胞辐射增敏比。结果顺铂作用于Hela细胞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IC50)为10μg/mL,药物与辐射共同作用于Hela细胞时,12 Gy辐射剂量下,顺铂1~5μg/mL对Hela的细胞毒性显示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48 h内的时间依赖性,5μg/mL以上浓度顺铂对Hela的细胞毒性未见明显增加;集落形成法结果显示,顺铂辐射增敏比为1.320;辐射剂量小于10 Gy时,放射线与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而当辐射剂量大于10 Gy时,呈现相加效应或次相加效应。结论顺铂与辐射并用时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药物具有最佳的辐射增敏剂量;且应尽早应用顺铂增敏化疗,以保证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裸鼠直肠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接种法建立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药物组(40mg/kgβ-榄香烯),单纯放疗组(4Gy),放疗+药物联合治疗组(40mg/kgβ-榄香烯+4Gy放射)4组,每组45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并利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β-榄香烯联合放射组肿瘤重量显著下降,显示出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P<0.05)。从病理形态上看,β-榄香烯联合放射组肿瘤组织出现大片坏死,坏死细胞的比例进一步增加。此外,在相同照射剂量下,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放射组相比,β-榄香烯联合放射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变小,肿瘤细胞凋亡率和Fas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β-榄香烯对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有放射增敏作用,此作用可能与Fas基因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OX-2抑制剂NS398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食管癌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接种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食管Eca109细胞和放射抗拒Eca109R50Gy细胞(接受总剂量50Gy照射)的致瘤能力。选取接种Eca109R50Gy细胞荷瘤裸鼠,随机分为NS398组、放射组、NS398+放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的14d中记录移植瘤体积、重量,计算各组肿瘤抑制率和NS398的放射增敏比值(E/O)。结果 Eca109R50Gy细胞比Eca109细胞裸鼠体内致瘤能力高出40倍。NS398+放射治疗能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体积缩小和瘤重减轻最为明显(P<0.05)。1.5mg/kg NS398的放射增敏比值E/O=1.61(>1.4)。结论 NS398对人食管Eca109R50Gy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中更深入的信号传导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裸鼠人ACHN肾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ACHN肾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筛选合适的姜黄素浓度和放射性剂量进行实验;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或放射线干预,观察不同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确定姜黄素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DNA-PKcs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悬液接种法可成功建立人ACHN肾癌移植瘤模型,成瘤率85.7%;采用总剂量10 Gy放射剂量和25 mg/kg姜黄素进行实验;移植瘤生长曲线显示姜黄素组、放射组和实验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93%、49.20%、71.42%,实验组对移植瘤生长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姜黄素组及放射组(P<0.05),放射增敏率(E/O)值=1.64>1.4;与放射组相比,实验组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DNA-PKcs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I-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下游调控蛋白VEGF、COX_2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人ACHN肾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姜黄素的放射增敏作用与其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DNA损伤修复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得力生注射液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得力生作用肝癌SMMC-7721细胞后,MTT方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24、48、72h)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内皮抑素(endostadin,ENS)的表达。结果得力生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逐渐减少,细胞凋亡逐渐增加,而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作用很轻微。得力生将肝癌SMMC-7721细胞主要阻滞在G1期,且VEGF和OPN表达下调,ENS表达上调。结论得力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效应,并可能通过调节血管蛋白而实现,这为得力生治疗肝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β-榄香烯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对肾癌细胞GRC 1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机理。 方法 将GRC 1细胞分为空白组 (加培养液 2mL)、空白乳组 (加空白乳培养液 2mL)和加药组 (加 5 0mg·L -1榄香烯乳培养液 2mL) ,培养 2 4h后 ,3组细胞悬液在剂量率 4 0 0cGy·min-1时 ,分别接受来自 6MeV直线加速器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计数被照细胞克隆群数 ,绘制细胞放射 存活曲线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变化与凋亡。对 3组爬片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成像系统灰度分析bcl 2与PCNA基因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 ,5 0mg·L -1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的G2 M阻滞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增强 ,2 4h时作用达高峰 ;随时间和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高。细胞爬片的成像系统灰度分析显示加药组与空白组相比 ,bcl 2基因表达降低 2 0 % ,而两组PCNA无表达。结论 β 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GRC 1有放射增敏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 2基因表达 ,诱导GRC 1细胞凋亡和对细胞G2 M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线诱导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在放射敏感性不同鼻咽癌细胞系CNE-2、CNE-2R的差异表达。方法中性彗星分析法检测细胞DNA的双链断链(DSB);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焦点形成、射线照射后细胞放射性损伤的时间剂量效应及放射敏感性的变化;基因芯片(OHS-029)技术检测CNE-2及CNE-2R细胞2Gy照射前后的基因差异表达;Western blot方法验证二者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4Gy的9MeV-β射线照射后2h,CNE-2R细胞与CNE-2细胞相比,细胞DNA损伤程度加重,且随时间的延长更为明显。荧光显微镜显示,2Gy的9MeV-β射线照射后6h,CNE-2各时间段细胞γH2AX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CNE-2R组。DNA损伤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CNE-2和CNE-2R细胞相比,差异表达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共37个,其中上调基因24个,下调13个,其中6个位点差异6倍以上,3个位点低于0.1的差异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NE-2细胞相比,GADD45a、RRAD1在CNE-2R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ERCC1及PRKDC蛋白质明显上调,与基因芯片的研究结果一致。结论 9MeV-β射线照射后CNE-2细胞DNA的损伤程度较CNE-2R细胞明显,CNE-2R细胞放射抗拒性与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基因差异表达相关。通过对筛选出的靶基因进行调控,有可能改变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放射抗拒对食管癌细胞microRNA(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差异表达miRNAs,为靶向miRNAs的放射增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食管鳞癌Eca-109、TE-1细胞分别经2Gy/次的X-线照射处理,照射累积剂量达64Gy,分别命名细胞株为Eca-109R、TE-1R;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抗拒能力;芯片检测放射抗拒细胞与母代细胞miRNA表达谱,qRT-PCR验证miRNAs表达水平。结果照射剂量40Gy后,Eca-109、TE-1细胞出现分裂受阻、多核巨型细胞、树枝状异形细胞等毒性反应,经多次传代培养完成累计剂量64Gy,恢复上皮细胞形态;0、1、2、4、6、8Gy照射后,放射抗拒细胞株Eca-109R、TE-1R增殖能力均较母代细胞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射抗拒细胞株Eca-109R、TE-1R的克隆形成率中的N、Dq、D0等参数较母代细胞具有更强的放射抗拒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芯片检测并经qRT-PCR验证,TE-1R与Eca-109R细胞较母代细胞均存在多个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两放射抗拒细胞株间比较,仅miR-21在放射抗拒形成前后具有共同的表达改变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抗拒细胞株Eca-109R、TE-1R构建成功,且与母代细胞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放射抗拒细胞株中miR-21的表达可能与放射抗拒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食管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食管癌细胞系Eca10 9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克隆技术进行剂量 -存活曲线分析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检测细胞凋亡 ,并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 姜黄素组D0 值为 91.35cGy ,空白对照和空白药物组D0 值分别为 130 .0 7cGy和 138.37cGy ,(P <0 .0 5 )。流式细胞仪分析空白组和姜黄素组凋亡区阳性细胞分别为 1.0 1%和 87.5 8% (P <0 .0 5 ) ;经姜黄素处理后 ,与对照组相比 ,G0 1 期细胞比例降低 ,G2 + M期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姜黄素可以明显提高Eca 10 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瘤细胞周期阻滞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