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受天气、硬件质量、接口标准等的影响较大,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因充电时无需直接接触,避免了统一充电接口制式的需求,可以很好且方便的解决充电问题。本文介绍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的充电技术,针对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方面的难点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提出3种可行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商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1,(35):34-39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包括通用要求、充电用的交流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三部分内容。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基础设施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必须要有统一的充电接口。在我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时,必须制定出我国统一的交流和直流充电接口(插头和插座)。目前,日本、美国、欧盟都在制定各自的充电接口,日本CHAdeMO协会(由丰田、日产、三菱、富士重工、东京电力共同发起)制定快速直流电充电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制定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标准;欧盟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充电接口制定工作。希全球能制定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以利于统一和出口需要。因此本刊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通用要求、充电用交流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介绍给读者。目前,该项标准已将标准报批稿交主管部门批准。但遗憾的是该标准还不是智能型充电接口,不能同时计算充电时间、充电费用、充电量等数据。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11,(9):36-37
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电池、充电接口等相关技术标准不统一都是行业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表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的“充电”“换电”模式之争,依旧在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12,(2):152-152
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的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中汽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三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充电接口的电子锁是电动汽车推广的前提条件之一,电子锁是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保证。本文介绍了国外充电接口电子锁的发展和现状,结合中国电网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对国内车辆端、桩端的电子锁的应用和技术细节做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合力推进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四项国家标准顺利完成,于2011年12月2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1号”批准发布,分别为《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及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模式,介绍了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架构,阐述了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互感等效模型,分析了一种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组成及优势,旨在为促进电动汽车优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对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家庭分布式储能模式。  相似文献   

9.
直流充电是电动汽车实现能量补给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直流充电接口作为连接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桥梁,其卓越的性能表现是保证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现有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基于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了不同品牌直流充电接口互相配合时的性能表现,并通过进一步的尺寸精度测试探讨了性能差异成因。以期相关研究结论能服务于产业研究、产品设计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完善。  相似文献   

10.
信息     
《世界汽车》2012,(2):152-158,160
政策行业召回国际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国家标准发布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的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中汽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大,纯电动汽车充电问题也受到极大关注。目前电动汽车有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主要充电方式,两种充电方式配置有两种不同的充电接口,本文就以上两种充电方式做大致分析,并对常见充电系统故障作简要分析与诊断,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大众MEB平台包括ID.3、ID.4和ID.6车型,它们的充电插座均满足国标《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2—2015)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15)要求。在满足国标触点连接顺序、控制、交流充电枪锁止要求外,出于安全需要,还增加了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时代汽车》2011,(9):116-116
继国家电网确定“换电为主”模式之后,南方电网也确定采取“换电为主、充换结合、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技术路线。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电池、充电接口等相关技术标准不统一都是行业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表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正开展15项充电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能计量、充电设备技术条件、充电站安全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焦虑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兼容性的发展,试验室制定了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实地测试项目,组织了国内主流品牌的电动汽车在京津冀、上海、深圳等地的充电站进行了充电兼容测试。由于直流充电电流大,危险系数高,本次测试主要围绕直流充电匹配性展开。本文综合各个地区的测试情况,将测试结果汇总,从现场充电环境、充电接口以及绝缘检测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国内车桩充电时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采用一种加速充电接口老化的方法,模拟充电接口在实际使用时真实工况,结合相关实验分析数据,考量充电接口在标准规定的寿命条件下性能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日常使用时安全性,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6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选择能源供给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能源供给模式与电动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电动汽车的能源供应可分为插充、换电池和无线充电3种模式,其中插充可分为慢充(常规充电)和快充。电动汽车3种能源供给模式的比较见表1所列。6.1插充模式插充模式可分为慢充(常规充电)和快充两种模式。6.1.1常规充电(慢充)模式电池在放电终止后,应立即充电(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应  相似文献   

17.
充电设施数量稀少、充电模式不适应家用电动汽车的使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家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突出因素。本文提出了家用电动汽车的"主体、辅助、应急"3个层次的充电体系;分析了发展家用电动汽车充电体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家用电动汽车充电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换电模式,其具有建设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集成度高、换电时间短等优点,可以大幅度降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充电速度及续航里程方面的焦虑,并且"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是未来电动汽车进行能量补给最为理想的方式.文章首先研究了目前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共同出席了在清华大学校园内举行的中德电动车充电项目仪式。戴姆勒大中华区CEO唐仕凯、宝马中华区总裁安格、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以及腾势品牌CEO廉玉波等企业人士也在现场一道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德两国将在电动汽车相关充电标准方面开展合作,中德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将完全统一,未来比亚迪、宝马、奔驰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将采用中德完全统一的充电接口。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是可以翻转的开启机构,用于充电口的保护,并提供充电设备接口的通道。充电口盖外表面需要与前格栅外表曲面匹配。文章针对在前格栅上设计开发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系统,采用拉线和双铰链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开启机构的成本,解决开启格栅过程中的平度、间隙面差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