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被防护前后红层软岩坡面抗冲性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荣  向波  周德培 《公路》2005,(12):59-63
采用现场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红层软岩坡面植被防护前后的抗冲性进行研究,得到有关红层软岩边坡植被防护前后坡面岩土的冲蚀量、径流量、截留量等结论。研究结果为红层软岩坡面冲刷防护措施的选取提供依据,为红层软岩坡面抗冲刷设计中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土地区路堑陡边坡的坡体形式,以锚杆护坡和植被根系保水固土机理为基础,结合植被多样性原理,统计分析黄土地区道路生态防护的植物种类及其植被群落组合,研究设计了适用于黄土地区陡边坡的新型土工柔性格框生态防护措施.以定西至平凉高速公路为试验依托项目,模拟分析黄土地区降雨对无防护边坡、普通植物纤维防护边坡和新型土工柔性格框植被防护边坡的冲刷,结果表明:在降雨量分别为2.4 m3/h和3.2 m3/h的60 min冲刷条件下,随着试验历时的增加,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边坡水流含沙率与累计边坡冲蚀量较其他2种边坡形式小30%以上;降雨冲刷试验结束后,前2种边坡的坡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新型生态防护技术防护的坡面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边坡和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了坡面在3S-OER生态防护条件下,两种坡度经大暴雨冲刷的防护效果;研究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对3S-OER生态防护边坡和常规植被边坡的水土流失、养分变化及抗冲刷指数。实验证明在同样的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3S-OER生态防护坡面完好无损,抗暴雨冲刷能力强,而常规植被坡面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坡面出现裂缝、垮塌,抗暴雨冲刷能力弱。  相似文献   

4.
岩质边坡植被抗冲刷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抗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广西寨任路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为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抗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广西寨任路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为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降雨冲刷和面流冲刷室内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直径、不同间距下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的表面降雨冲刷形态特征及面流冲刷规律,分析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坡面冲刷规律。结果表明,椰纤维网防护能降低边坡的降雨冲刷,减少细沟形成与扩展;椰纤维网能增加坡面抗冲刷能力,在其防护下,泥砂冲刷总量比裸坡减少40%以上,坡面水流速度降低20%以上;椰纤维网网孔距离越小,坡面冲刷量及坡面水流速度均越小。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8,(12)
为防止或者减少水对软岩边坡的软化作用,提出了利用新型聚合物固化剂将边坡固化,然后在固化剂处治的软岩上进行客土植草,系统开展了软岩边坡新型聚合物固化剂的工程防护性能研究。通过新型聚合物固化剂工作性、黏结强度、防水性和疏水性等一系列固化剂工程防护性能试验,初步获得了依托工程采用的新型聚合物固化剂的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新型聚合物固化剂处理软岩边坡坡面,能有效防止软岩边坡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强度降低、刚度下降而导致边坡失稳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所述聚合物水泥基固化剂技术集坡面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为一体,其过程是:先在软岩边坡上喷涂聚合物固化剂层,然后再进行客土喷播。研究的聚合物固化剂坡面防护技术重视生态保护,采取以柔性防护为主的措施,重建边坡,恢复自然生态景观。结合浙江泰顺至竹岚脚公路软岩边坡生态聚合物固化剂的应用实例,提出了技术的处治原则。通过试验优化和验证配合比,同时结合工程,确定了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并进行了绿化效果观测。相关内容可供同类工程推广。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边坡坡面防护方案,在常规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室规格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改进措施;搭建了室内模拟边坡降雨冲刷试验;控制土工格室规格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变量,分析模拟边坡降雨冲刷数据,综合对比生态边坡坡面防护效果。结果表明 :土工格室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升生态边坡坡面抗冲刷能力,增强边坡防护效果;单一采用土工格室措施的生态边坡冲蚀量相较于裸坡可降低71.27 %,采用土工格室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复合措施可降低84.65 %;缩小土工格室尺寸有利于降低生态边坡坡面模拟降雨冲蚀量,提升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现场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现场模拟降雨,研究了降雨对黄土路堑高边坡的侵蚀机制,分析了裸露边坡和植被防护边坡的破坏特征以及径流特征、冲刷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暴雨条件下,古土壤的破坏方式不同于黄土,且更易于侵蚀,厚层基材喷播植草对其防护效果很好;同时,坡面上方来水是坡面冲刷最主要的因素,径流量的变化具有“陡涨缓落”的特征,含泥量则呈现“缓涨陡落”的趋势;且连续阴雨对路堑边坡的侵蚀能力比短时暴雨更强。试验研究结果为黄土地区路堑高边坡的植物防护和截排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公路建设中黄土路堑边坡三种不同坡比,即1∶1,1∶0.75和1∶0.5,通过现场模拟降雨的边坡冲刷试验,研究在三种不同坡比和两种冲刷流量的情况下累计冲蚀量和含沙率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黄土边坡抗冲刷能力最优的坡比为1:0.75。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浙江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软岩边坡防护工程,通过室内室外试验,研制了一种聚合物水泥基固化剂。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本文研制的聚合物水泥基固化剂处理软岩边坡坡面,能防止软岩边坡坡面渗水,延缓和防止软岩边坡的剥蚀软化和整体结构失稳。有关聚合物水泥浆固化剂配合比研制与应用试验研究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软岩边坡吸水崩解,提高坡面抗冲刷能力,提出了将聚合物固化剂喷涂在软岩边坡上,然后再进行客土(高次团粒)喷播,利用其固化层密水性和客土中高分子吸水保水性,使植物能够长期稳固的在边坡上正常生长,成功地将软岩处治与植物防护结合起来,达到了软岩防护与生态环保的双重效果。基于Rocscience Slide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考虑3种工况:(1)未设置固化剂层;(2)设置固化剂层;(3)设置固化剂层但减少25%的锚杆,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对温州泰顺某公路深挖路堑软岩边坡未设置固化剂层和设置固化剂层的滑动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聚合物固化剂处理的软岩边坡,安全系数从1.199提高至1.281;对减少25%锚杆的聚合物固化剂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发现减少锚杆数量25%时的最危险滑动面的安全系数为1.238;软岩边坡设置固化剂层后,极大地提高了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后通过实体工程验证,对处治后的边坡进行绿化效果观测,发现经聚合物处治的边坡绿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边坡。以上研究表明,聚合物固化剂进行坡面防护后能有效防止雨水入渗,提高边坡稳定性,且处治后的软岩边坡绿化效果良好,可实现经济技术合理的软岩边坡防护。  相似文献   

14.
3S-OER植被生态修复技术是集生态修复与边坡稳定性防护为一体的坡面防护技术,由土壤生境系统、植被群落系统和物质循环系统组成,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广、景观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目前此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本文就3S-OER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在黄土干旱寒冷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降雨作用于坡面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喷水来模拟自然降雨,通过控制喷水速度来模拟不同降雨强度;自制了模拟边坡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旋转来模拟不同坡率的边坡;利用该装置比较各草种的生长适应性和抗冲刷能力,研究各草种在不同边坡坡度、不同固土方式下性能的优劣以及不同固土结构的固土性能,分析了红砂岩边坡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冲刷特点.试验方案能够有效地模拟边坡在降雨冲刷条件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客土喷播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岩石路堑边坡生态防护技术,采用客土喷播进行边坡生态防护,喷播初期人土壤养分与植被覆盖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安全,选取山东省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生态护坡试验工程,坡面设置采用室外模拟试验场,测试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植物种动态指标并对期分析认为,在植被恢复初期的养分变化过程中,无机养分误差较为明显,而有机养分变化并不显著,植物生长成土壤养分密切相关,在养分充分的前提下植被覆盖度和物种数相对较高,有利于路堑边坡正常恢复坡面植被。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浙江某公路深挖路堑软岩边坡应用SEAL-100R改性水泥复合材料进行坡面防护工程项目,通过室内室外试验,测定了SEAL-100R改性水泥复合材料的涂层粘结性和疏水性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用SEAL-100R改性的水泥复合材料处理软岩边坡坡面,能有效防止软岩边坡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强度降低,刚度下降而导致边坡失稳的情况。在边坡防护工程中应用,能增大边坡稳定性,减少边坡后期养护的费用,保证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花岗岩残积土粗颗粒含量多,遇水易崩解,极易形成坡面冲蚀的特点,提出采用稻秸秆加筋土对坡体表面进行生态防护。通过室内边坡模型的降雨冲刷试验探讨了不同稻秸秆加筋土厚度与不同稻秸秆掺和比例的防护机理与效果,可知降雨冲刷作用下坡面破坏是从雨滴溅蚀开始的,而后是重力、摩擦力和坡面径流推力等对土颗粒的搬运作用,进而对坡面形成冲蚀;稻秸秆加筋土防护层受雨水溅蚀程度要小,泥沙冲刷量少,防护效果较好;稻秸秆掺和比例为0. 3%、防护层厚度为5 cm下的稻秸秆加筋土层防护效果最佳。室内试验结果可为同类工程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维网植草技术在黄土路堑边坡的应用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维网植草护坡的作用机理.通过现场模拟降雨对边坡的冲刷试验,分析了三维网植草对黄土路堑坡面的护坡效果.试验表明,三维网植草防护效果良好,可供黄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3种生态土壤稳定剂在宁淮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生态改性护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态土壤稳定剂对膨胀土边坡的坡面防护均十分有效,它既可以改善土的水稳性,达到防冲刷和水土保持的功能,又能促进植物生长,起到生态护坡与景观美化的功能,为膨胀土边坡的生态护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