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本文分析了历史名人与河南旅游的关系,论述了河南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对河南历史名人旅游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层次开发与市场设计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利 《中国电动车》2007,(12):66-67
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初步介绍,指出河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并进一步提出河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结构及市场运作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这经典的评价一语道出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大省的气度一一数不清的历史名人,看不够的国家珍品,品不完的悠久历史……当过分安逸的风景旅游麻木了人们的神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求心的宁静,这个春天,我们约上三五好友,点击“文化·河南”,让驿动的心在古城、古色、古韵、古情的浸润中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重视。作为呼和浩特市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旅游资源,其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列举了呼和浩特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分析了其开发的潜力及方法,为旅游资源的实践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宿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经济开发潜力。首先阐述了宿州市旅游资源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宿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文文  孙静 《中国电动车》2009,(11):66-67,65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性继承为主资源性质优先、原真性为主创新性支撑的旅游开发原则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多方位的展演舞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旅游产业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业,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传亮 《中国电动车》2007,(11):233-234
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正以前所没有的速度在进行,这为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力发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条件,但也给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一定的难度。发达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坚决保护现存的旅游资源,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不断增加本地旅游资源的总量,进而使本地旅游产业能随着本地城镇化过程的加速而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势在必行,郑州可依托自身资源进行各类文化开发,通过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文化植入旅游、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等途径来打造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旅游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南京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上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诸如资源的充分转换,缺乏规范管理,开发与城市规划项脱节,建设资金来源单一以及旅游线路设计老旧等。而要科学地开发南京工业遗产旅游资源,需要针对各个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特征选取适当的开发模式,合理评价,并使政府参与管理开发且引导民间资本进行有效开发,此外更要针对不同游客特征设计开发特色品牌线路。  相似文献   

11.
号称“湖南屋脊”的壶瓶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在开发利中仍存在许多问题。2005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团来到了常德市石门县,考察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根据保护区的特点及旅游资源的特征,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应结合外部机遇发扬自身的优势,不断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整合CIS战略设计,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吴昊 《中国电动车》2009,(10):55-58
客源市场的研究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和旅游管理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根据客源市场结构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旅游统计资料,探讨了张家界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分析了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与旅游者类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张家界国内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3)
在传统观念中,公路只是作为游客进入目的地及空间移动的通道,并未纳入旅游资源的范畴。在分析公路成为旅游资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以我国十大公路奇观为例,分析其观光与审美价值,并由此探讨公路旅游开发的注意事项。结论如下:随着风景道及自驾游的兴起和公路设计理念的变革,我国已出现一批具有特殊观光审美价值、可作为旅游资源而存在的特殊公路;公路成为旅游资源,使旅游资源和景区的概念得以拓展和深化;我国公路旅游开发应注重旅游公路的安全设计、观景台设计和旅游服务区设计。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旅游业已成为渭南市初具规模的新兴产业。但目前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滞后、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资源分散、缺乏创意、推介不力等问题,所以应理顺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布局、加强设施建设,发展综合旅游、配套开发形成旅游的整体效应,实现协调发展,从而加快渭南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宁夏通湖草原为例分析了目前草原旅游资源开发及草原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该旅游景区的建设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0,(5)
本研究依托江西祁婺高速公路工程,根据婺源县及工程沿线区域的旅游资源,应用高速公路旅游开发面-线-点规划方法,提出了构建"快进慢游"相融合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做好服务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建成智能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等三方面规划目标,以龙腾服务区为核心开展了服务区"一体三区"功能研究和旅游设施布局研究,以施工辅道为基础条件、周边景区为目的地开展了慢行系统规划研究,以全域全景式旅游为导向开展了工程沿线旅游服务设施布设研究。依托工程交旅融合规划与建设,不仅能够完善婺源北部地区旅游通道网络,增强旅游资源的通达性,带动区域旅游发展,而且能够打破快进慢游的路域边界,为全国高速公路旅游融合建设提供先进示范。  相似文献   

17.
要想推进河南旅游全面产业化,应该构建旅游产业化增长极,郑汴焦洛四市具备构建河南旅游产业化增长极的条件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市构建增长极的主要措施。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旅游产业化增长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完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也是21世纪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丹江口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几乎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通过对官山镇实地考察,并对其发展文化旅游的各种现实条件进行分析,试图在新的旅游市场环境下探讨该地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市场特色的分析,对如何利用沪蓉高速公路(鄂西段)开发湖北旅游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