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联合开发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带动作用通常不能平衡政府的公共投资成本.既要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带动作用,又要减轻政府的公共投资压力,则需要借助于联合开发.联合开发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上海徐家汇枢纽的联合开发分析,总结促成联合开发的经验,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联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城市轨道交通兴起的旧城改建与新城建设,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剧变和重组.近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其提供者与生产者关系的分离,二是其与城市中其他空间的多样化融合与复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归纳出其“复合、耦合、触媒”特征要素;继而通过分析这类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合作开发,动态规划,多样设计,联合管理”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3.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关联,明确公共空间在交通综合体进行复合功能的组织与衔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层次化内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公共空间层次构成进行剖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改造后的日本JR新大阪站为例,论述了轨道交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层次化组织策略,尝试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公共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空间的协同发展,对2000年以后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具体包括:城市空间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规划设计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机制与评价方法、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规划理论重塑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空间的协调开发理论与规划方法仍不够完善,缺少整体性的土地开发控制策略,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后评估研究更是严重匮乏。提出了下一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土地空间开发的研究重点,包括编制体系协同、轨道站点与轨道线网重塑城市空间结构、不同地区轨道制式选择与适应性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西 安市为例,建立节点-场所模型,评估 2018、2019 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程度,分析各 站点协同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并根据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轨 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由中心古城区向周围地区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呈 两极分化趋势;多数站点地区交通与建成环境呈协同发展状态,根据各站点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可将站点归纳为 动态平衡站点、节点波动动态平衡站点、动态平衡-节点失衡站点 3 种类型;站点可达性水平提升会使其节点价值 与场所价值均有所增加,且节点价值增幅比场所价值增幅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规划、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建成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步行环境、出行时间、出行费用等出行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多项Logit模型建立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根据效用相当原则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步行接驳范围。根据某城市的某个轨道交通站点的调查数据,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该站点的步行接驳范围,与传统的接驳范围经验取值及意向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调查统计结果较为一致。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是有效合理的,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规划、选址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公共自行车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方式。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分为接驳和非接驳城市轨道交通两类,分别建立多元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其客流量,并提出基于用户满意度和车辆(桩)周转率的租赁点规模测算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部分车站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靠性强,确定的租赁点规模合理、可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发展息息相关。文章旨在研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发展演变规律,为促进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提供判别依据。首先阐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网的发展变化进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影响,然后,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2 km范围内每250 m划分为1个区域,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2003、2007和2010年3个不同时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类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性质、强度随站点距离的变化。最后,判别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点对城市空间布局、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的影响规律,为促进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与视觉传播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视觉传播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文化是视觉传播的内在核心。对视觉传播存在的核心问题和建构原则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揭示视觉传播的两点建构策略:其一是视觉传播路径的整合化,其二是视觉传播范式的多元化。最后,提出以数字虚拟现实技术为发展趋势的视觉传播形式,对未来建构具有地域性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类的聚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研究中,需要对站点进行划分,讨论不同站点的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站点自身特点和站点环境特征等相关的11个因素作为聚类分析的初始变量,对变量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从变量中提取隐藏的三个公共因子:步行环境因子、站点规模因子、站点接驳因子,达到突出特点和降低变量维度的效果。采用K-均值法,根据提取的公共因子进行聚类,最终将成都地铁1号线现运营16个站点划分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