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8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复中首次正式明确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地位,赋予了武汉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新的内涵。武汉港是长江流域华中第一大港,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确定武汉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推进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浙江分社舟山办事处负责建造检验的特定航线江海直达散货船"江海直达17"号和"江海直达19"号在舟山市和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该船总长128.00米、型宽22.60米、型深9.00米,主机功率1471*2千瓦,计划于8月底交船,将专门从事宁波舟山港至长江沿线运输。该船作为新型江海直达船满载可靠泊九江、黄石、武汉、岳阳等长江中游多个港口,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12,(8):154
武汉至上海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航线,一直被视作武汉新港的"生命线"。为提升"江海直达"效率,2010年,阳逻港一期、二期共同出资13万元,实施码头平台连接工程,到港船舶只需停在一个码头。2011年7月,武汉市推出9项优惠政策,包括对准点航班实行奖励、给予专用通道等;2012年6月,武汉"江海直达"船升级为8 000 t。随着长江航道的疏浚,到"十二五"中期,武汉新港可在3 000 km的范围内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港口实现万吨轮常年直达。武汉新港的货运集散能力越来越强,目前已为长沙  相似文献   

4.
<正> 武汉位居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兼具经济腹地和中转型的长江港口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龙头已经先行起飞,上游重庆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重庆长江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把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应该是大势所趋。这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发展的需要。 一、建设武汉航运中心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从武汉新港管委会获悉,2016年7月22日,由武汉新港管委会主办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发布,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武汉将实施"2411"工程,基本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411"工程,即重点建设两大枢纽、四大功能平台、一个航运市场主体集群和一批临港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满载着2万多吨铁矿石的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轮在安徽马鞍山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启动卸货作业,标志着首航任务顺利完成,我国江海联运迎来新发展。当前,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江海直达成为了提升长江航运功能的一大助力。那么,新时代长江航运将迎来何种变化?出现何种业态?业界又将面临哪些机遇?我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武汉位居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兼具经济腹地和中转型的长江港口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龙头已经先行起飞,上游重庆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重庆长江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把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应该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8.
正12月8日,中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船型首制船"江海直达1"号正式下水,长江航运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江海直达运输,从此将开启新的模式。"江海直达1"号的完工,标志着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突破。未来舟山将加快干散货、集装箱等江海直达系列船型研发,打造江海直达专业化船队,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并逐步形成舟山江海直达船型研发设计、建  相似文献   

9.
<正>6年投资951亿元,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日前,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相关方案,强劲投资传递出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雄心。在这份涉及50个项目的建设清单中,投资额达200亿元的"七龙湖航运产业特区"最为引人注目。一改过去发展航运就兴建港口码头的传统观念,武汉市计划将1/5的资金投入这片以现代航运服务业为主的商务区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4月10日,国内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安全抵达马鞍山港,成功完成首航,标志着除内河船舶和海洋船舶以外的第三套造船标准成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江海联运系统步入了崭新的时代长江拥有全球第一的内河货运量,被誉为"黄金水道"。长期以来,"海船难进江,江船难出海"的问题一直困扰长江航运,限制了长江航运的发展潜力。为解决这一多年阻碍长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内河运输的发展适应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江海直达船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江海直达船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长江航运和江海直达船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了现有江海直达船舶的主要船型参数和江海直达船的主要船型特点,对江海直达船的设计做出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后,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航运在合肥境内汇聚,作为线路上最重要的城市,合肥具备打造江淮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文根据合肥市江海直达的需要,提出升级改造路线。并经过比较,认为不能片面提升航道等级,需结合城市发展空间合理布设江淮航运中心与江海联运的转接点。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发改委发表文章表示,将做大做强航运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继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长江经济带的服务能力,启动编制重庆、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上海、宁波舟山、南京、武汉、重庆等枢纽港口和马鞍山、九江等重点港口集疏运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伍罡 《珠江水运》2014,(20):31-31
10月21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港口吞吐能力达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00万标箱,全面建成“六大基地、三大枢纽、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5.
曹志伟 《中国港口》2008,(7):54-55,57
<正>作为上港集团主要控股的航运产业之核心企业——上海集海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从事长江、沿海国际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公司现有国际集装箱内支线30条(其中:长江16条、沿海9条、江海直达5条),每月进出上  相似文献   

16.
<正>2月14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提出"重庆要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会如此受重视?与我们又有何关系?长江航运中心是什么?长江航运中心的目的是以航运经济发展辐射周边省区。事实上,重庆只是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另两个是上海和武汉。不过,武汉、重庆和上海三大航  相似文献   

17.
长江沿岸29个城市10月30日签署了《黄金水道开发促进产业合作的多边协议》。第14届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10月30日在汉闭幕。此间签署的《黄金水道开发促进产业合作的多边协议》,支持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下游航运中心建设,以重庆为牵头方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和以武汉为牵头方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联合推进武汉新港与九江、岳阳、长沙、黄石、黄冈、鄂州、宜昌、襄樊等港口的资产重组与整合。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水运》2010,(4):64-6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作表率,今年航海日主题突出海洋、海员、海峡,武汉加速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五大重点项目开工,  相似文献   

19.
袁厚安 《中国水运》2010,334(6):11-11
<正>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公司经营中国沿海及长江干线矿石、煤炭、钢材、水泥等货物的江海直达运输,主要为武钢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安徽马钢集团、南京钢铁集团、江西新余钢厂等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地区的冶金、建材行业提供"安全、快捷、价廉、守时"的服务。公司始终坚持"长江是我国海岸线的自然延伸,武汉港是海港"的经营理念,把武汉港作为通达沿海、海外的起运港和到达港,使武汉成为辐射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的辐射源。本着这种全新的理念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原则来开发、建造、营运大吨位江海直达船舶,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快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着力提升长江中游黄金水道功能,9月12日下午,湖北省副省长周先旺一行赴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调研。他指出,长江航运建设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航道建设的各个方面,守住生态底线、实现绿色发展。在座谈会上,长航局局长唐冠军就长江航运改革建设发展、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大力推进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建设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