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报告1994年6月至1996年2月间对45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左前外侧开胸上胸段食管内翻拨脱,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术。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吻合口瘘发生率6.6%(3/45),喉返神经损伤2例,左下肺感染2例,无手术死亡。同其它手术方法比较具有相对简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严重并发症少,而且能达到全食管切除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食管神经鞘瘤十分罕见,且难以通过一般检查方法确诊,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报道1例35岁男性患者,约1年半吞咽困难病史,胃镜及胸CT发现食管中段巨大肿块,长度超过6cm,管壁均匀增厚,明显压迫气管。行肿块大部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恢复良好。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为食管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3.
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已为医学界所肯定。但因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高,致使该术式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自1994年10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6~68岁,均为食管癌患者。其中食管烧伤致瘢痕狭窄癌变3例,食管癌合并胃大部切除术后6例,单纯食管中上段癌19例。其中鳞癌22例,鳞腺癌3例,腺癌3例。1.2手术方法经左颈部、右胸部、腹正中切口。先行右开胸全胸段食管游离完成后,摆平体位经腹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分布特点、内镜切除治疗的不同术式的特点、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52.74±10.53)岁,无性别差异;食管黏膜下肿瘤各段均可发生,以食管中下段较多。病理分类以平滑肌瘤多见(73.68%),其余依次为间质瘤(11.18%)、血管瘤(3.95%)、囊肿(3.29%)、脂肪瘤(1.97%)等,瘤体分别位于黏膜肌层(31.58%)、固有肌层(57.89%)和黏膜下层(10.5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3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52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63例,全层切除术(EFTR)1例,均完整切除病灶。EMR术切除瘤体较小,手术时间短。ESD和STER切除瘤体大,手术时间长(P<0.05),3种术式的并发症均有效控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成年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食管各段均可发生,多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多见,其次依序为间质瘤、梭形细胞瘤、血管瘤等。内镜切除术式取决于病变部位及来源和大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中PTEN和Caspase-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16例食管癌旁组织和16例不典型增生上皮中的PTEN和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定期发信与门诊面检相结合的方法对64例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患者连续跟踪随访5年以上。结果食管癌旁组、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鳞癌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表达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304,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539,P<0.01);PTEN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失表达组(P<0.01)。食管癌旁组、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鳞癌组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先降低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表达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277,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86,P<0.01);Caspase-3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失表达组(P<0.01)。在食管鳞癌中,PTEN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和Caspase-3蛋白表达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1 991年 6月至1 998年 6月 ,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 682例的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吻合 388例 ,手法吻合 2 94例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 1 .80 % ( 7/388)、3.0 6% ( 7/2 94) ,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0 .77% ( 3/388)、1 .36% ( 4 /2 94) ,食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 0 .2 6% ( 1 /388)、1 .0 2 % ( 3/2 94)。结论 机械吻合方法操作简便 ,吻合可靠 ,手术时间短 ,较之传统的手法吻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正> 该症罕见,国内杂志仅见有个案报告,对其X线表现尚无较详细的描述。本文报告本院一例,并汇集文献中五例共六例作一报告,对其临床、X线及手术,病理略加叙述和讨论。资料:如下所述。例1.男,1岁10个月,食后常吐一年,以食稀吐较轻,不能进硬食,进食后呛咳,渐加重。X线表现:食管腹段狭窄,长约1cm,其上扩张,和窄段分界截然,钡剂通过困难,2小时后有滞留,用解痉剂无效。手术所见:食管下端膈上1.5cm以上明显扩张周围粘连较重,贲门上食管明显狭窄,长约3cm,硬如索条,相当于膈肌部有0.7cm如软骨样,因粘膜、粘膜  相似文献   

8.
<正> 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青年男性,症状时隐时现,常被患者和门诊医师忽视。虽是良性疾患,但若检查治疗不当,易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本文仅就我院自1965年5月到1987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加以分析报告。本组男12例,女1例;20~50岁,35岁以下8例;食管上段1例,中段7例,下段5例,瘤体0.9~11cm,平均3.8cm;粘膜下型5例,壁间型8例;均无溃疡。间歇性吞咽不畅或阻挡惑者8例,上腹痛或不适者5例,  相似文献   

9.
不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体会贺定超,秦志端,鲁舒林,梁景仁(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61)目前,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已规范化[1,2],但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后食管测压分析周斌,张潍,王永亮,邓怀慈(西安第二临床医学院胸心外科西安710004)食管、贲门癌患者在切除贲门后,大部分患者吻合口上下胃、食管腔内压力无差异,呈等压状态[1],为胃食管反流奠定了基础。本文对1992~1994年所行食...  相似文献   

11.
胸部手术后乳糜胸4例报道贺定超,秦志端,梁景仁,鲁舒林(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61)食管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在50~60年代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由于技术水平提高,已明显减少。我院自1981年以来442例中发生2例(0.45%);心脏手术后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 1 6 3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 ,其中 78例在结扎前后应用硝苯啶以降低门脉压力 ,余 85例作为对照 ,并进行1~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硝苯啶组病人的食管静脉再曲张率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前后应用硝苯啶 ,可提高结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胸中、上段癌累及呼吸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术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0 .12 %~ 1.0 9% ,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膜部的损伤。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经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占 0 .6 4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5 1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缩窄型 3例 ,溃疡型 3例 ,髓质型 2例。 3例术前行PBF方案化疗。手术经左胸完成食管癌…  相似文献   

14.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梁景仁,陈健,秦志端,贺定超,鲁舒林(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710061)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食管少见肿瘤。自1958年8月至1994年6月我院共收治22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8例,女4...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自1961年~1991年7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1965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7岁~66岁。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5例,贲门癌2例。食管胃弓下吻合7例,弓上吻合3例。2例术前钴60放疗,1例术后放疗。出血发生于术后10~57d。10例均死亡。讨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动脉瘘是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迄今国内文献报告24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48岁。半年前因声音嘶哑 4月 ,吞咽困难 1月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右锁骨上可及一1.5cm× 1.5cm× 1.0cm淋巴结 ,质硬 ,可活动 ,无压痛 ,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食管钡餐拍片示 :食管中段有长约 6cm粘膜中断、管壁僵硬区。胃镜检查示 :距门齿 2 4~ 2 8cm食管左侧壁 ,部分前壁有一约 4.0cm× 1.0cm粘膜隆起 ,其表面有一溃疡形成 ,质脆 ,触之易出血 ,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Ⅱ级。于 1999年 4月 2日至 1999年 5月 18日行放疗 化疗 ,放疗食管肿瘤区DT 6 4Gy ,右锁骨上转移淋巴结DT…  相似文献   

17.
成年国人内镜下食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食管与身高、坐高、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量了613例(男378例,女235例)食管上口(咽部)至食管末端(齿状线最近侧缘)的长度。结果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男、女性食管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男女性食管长度与身高、坐高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各年龄组间食管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长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身高和坐高是影响食管长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黏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1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经胃镜取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组织中COL1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OL1A1mRNA在正常组和反流性食管炎阴性组食管黏膜中呈低表达(0.154±0.119,0.152±0.105),在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食管黏膜中呈明显的高表达(0.396±0.170,0.726±0.561)。并且在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OL1A1mRNA的表达呈现渐进性增强,并与病期有关。结论 COL1A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L1A1mRNA的表达水平可用作监测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早期发生及干预治疗效果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并存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病人35例,其中33例进行了剖胸手术治疗,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33例中男25例,女8例;年龄41~49岁,平均年龄52岁。并存的糖尿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术前确诊31例,19例长期口服降糖药物,2例同时间断应用普通胰岛素治疗。12例无症状为隐性糖尿病,术后确诊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4例、陈旧性心梗1例。糖尿病诊断按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3例中食管癌25例,贲门癌8例,其中4例食管癌…  相似文献   

20.
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多发生于胸部手术后,尤以食管癌手术最为常见,另外,肺癌切除、胸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乳糜胸也有报道[1,2],较为少见的还有胸部损伤所致的创伤性乳糜胸。现就我院自1980年以来胸部手术(2201例)后发生的乳糜胸8例(0.35%)及外伤引起的乳糜胸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4岁,其中食管癌术后5例(均为中段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1例,心包剥离手术1例,食管良性狭窄术后1例,闭合性胸部损伤所致1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3例,其中1例行二次开胸(右、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8例,死亡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