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级配碎石作为高速公路柔性路面的底基层、基层的优缺点;然后对原材料、级配、配合比设计、CBR验证等提出相应控制点或试验方法;推荐了检测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CBR值的合理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垫层级配碎石的合理组成,用重型击实、承载比(CBR)、渗透系数和水稳定性试验对6种级配碎石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力会改变级配碎石的级配分布,渗透系数随渗透次数增加趋于稳定,0.075 mm通过率(P0.075)3%的级配碎石渗透系数大于0.011 6 cm3/s但CBR较小;P_(0.075)在3.6%~5.0%范围的级配碎石渗透系数差别很小,选择上限通过率可协调渗水与强度的矛盾;P_(0.075)为7.6%的级配碎石CBR达196%但已基本不透水。有排水要求的级配碎石P_(0.075)5%,填料数量减少使得材料的可压实性对含水率变化不敏感,已不存在最佳压实含水率;重型击实使得P0.0753%的级配碎石严重破碎,干密度异常提高不宜作为压实标准。级配碎石在成型后初期具有轻微的湿陷性,其水稳定性与强度明显相关,CBR越高的级配碎石水稳定性也越好。  相似文献   

3.
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级配碎石力学机理,通过室内振动法成型的试件,研究了压实度K、含水量W、空隙率V和级配等因素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试件内部含水量的降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压实度在97%~99%之间,压实度每提高1%,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12%~44%、回弹模量提高17%~20%;与最佳含水量眠。的试件相比,当W=0.5Wopt时,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28%,回弹模量提高11%-14%,CBR提高9%;当W=0%时,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95%,回弹模量提高23%~26%,CBR提高14%.在此基础上,提出级配碎石的最佳级配范围.该研究成果可供级配碎石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骨架密实级配(GF)与多级嵌挤骨架密实级配(MG)水泥稳定碎石之间的组成与性能差异,并深入研究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通过室内振动击实试验、力学强度试验和CBR颗粒流模拟技术对两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及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GF级配矿料相比,MG级配矿料的CBR值提高了8%~15%;与GF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相比,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平均提高了1.4%,且易于压实,28d抗压强度提高了6%~12%,极限抗压强度提高了8%~20%,劈裂强度提高了8%~15%左右。实体工程应用结果表明,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因此,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振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级配;对不同i值所对应级配的细集料进行强度、CBR、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试验,确定细集料的级配;以强度为指标确定粗、细集料比例,并根据贝雷法参数检验,可确定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最后,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规范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振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级配;对不同i值所对应级配的细集料进行强度、CBR、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试验,确定细集料的级配;以强度为指标确定粗、细集料比例,并根据贝雷法参数检验,可确定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最后,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规范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砂岩在道路工程中路面铺装的可靠性,通过不同的级配方法得到几种级配碎石并加以删选,以对结构受力影响最为显著的回弹模量为研究切入点,将筛选出的各级配与其CBR实验结果做比对分析,得到CBR与模量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骨架型级配能提供的各粒径范围过窄,不利于施工;连续性级配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CBR值较高),推荐使用连续级配作为施工级配;砂岩作为使用量较小的道路工程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相关级配,能保证该砂岩级配碎石良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四种不掺结合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冷再生混合料,分别对其进行回弹模量、CBR、直剪、劈裂强度等试验,比较不同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情况,引入贝雷法的级配骨架性判定方法对上述四种级配混合料的骨架形成情况进行评价,并作为最终推介不掺结合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冷再生集料级配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探讨路基填土CBR值与压实度、浸水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CBR试验的作用机理,并通过CBR试验实例,得出了路基填土CBR值与压实度、浸水时间的关系,为各级公路的路堤施工填土CBR试验和确定填筑部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CBR试验原理和CBR值影响因素的分析得知,土的粒径大小和土的矿物成分对CBR指标有显著影响,将60多组试验数据的CBR值和液限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CBR值满足规范要求液限范围,为指导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承载比(CBR)是评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指标。承载比试验在土工试验中是一个重要而且相对复杂的试验。CBR值的确定对于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及施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托临海高等级公路南通段的工程设计,对沿线的土样进行了物理状态测试、颗料分析、液塑限分析、击实特性试验、膨胀性分析,及承载比(CBR)等试验,确定了现场的土质为粉粒为主的级配不良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对比分析了作为路基填料的几种土质改良方案的承载比试验结果,及作为路面结构底基层材料的几种土质改良方案的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提出了路基填料及路面结构底基层材料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栗华峰 《北方交通》2007,(6):125-126
就影响压实度及CBR值的几种因素分析,对提高路基压实度及CBR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典型中膨胀土、粉煤灰改性土与石灰改性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击实特性、强度特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未改性土,粉煤灰改性土和石灰改性土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胶粒含量都显著降低;2)随着粉煤灰掺入比的增大,在重型击实标准下,改性土最优含水量呈增大趋势,最大干密度呈下降趋势;3)两种改性土CBR峰值都显著提高,当掺入比合适时,CBR膨胀量显著降低,改性后水稳定性较好;4)两种改性土都可同时满足规范对压实度和CBR的要求。最后探讨了与石灰相比粉煤灰改性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抗疏力固化剂可以改变土颗粒的结构,降低土微粒的界面活性,加速土壤石化的自然进程,提高土体的承载力。通过室内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BR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抗疏力固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掺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地区几种石灰稳定土的试验数据分析,讨论了石灰稳定土的CBR值,石灰稳定土的剂量确定、施工检测方法和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性能固结材料(HPCM)对原状土进行改良,对改良土体的加州承载比(CBR)、压实度和吸水膨胀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SEM(扫描电镜)和XRD(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土体的CBR值和耐水性显著提高.与传统固结土体方式不同,HPCM是通过物理化学交互作用使土颗粒的粘结性增强,使土体形成紧密聚积的结构,从而显著改善压实土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