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汽车杂志》2007,(5):40-40
上月中旬,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之一华晨汽车在北京高调推出1.8T中华轿车。与众不同,在发布会上,华晨汽车董事长兼总裁祁玉民率华晨领导团队宣读了一份《华晨汽车自主宣言》。  相似文献   

2.
《汽车维修技师》2006,(9):11-11
8月8日下午.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沈阳市领导陈政高以及华晨集团总裁祁玉民的陪同下.视察了民族自主品牌生力军华晨汽车集团。视察期间.祁玉民首先向薄熙来介绍了尊驰、骏捷两款车的性能、价格.以及华晨1.8T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过程。在得知骏捷的售价后.薄熙来不禁感叹于骏捷良好的性价比。薄熙来认为.与国际品牌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品牌价值还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他指出.华晨今后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在品牌建设上也一定要尽快缩小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06,(7):36-36
华晨汽车董事长 祁玉民 “国家向创新企业政策倾斜,可能会冒出一些“假的自主,假的创新”,要防。汽车业内的不伦不类的‘伪创新’现象,汽车业创新也要‘打假’。  相似文献   

4.
李永钧 《时代汽车》2009,(12):76-78
对于华晨重组是因为缺钱的质疑,祁玉民放出话来:“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可见,祁玉民已开始施展“弄钱”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轿车情报》2007,(1):10-11
五年出口15.8万辆中华轿车,这是华晨为自主品牌出口创造的新纪录。11月27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祁玉民率队赴不来梅,与欧洲大型物流公司HSO签署了这份合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中国汽车工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8,(12):78-80
作为长城汽车第二款轿车产品,“炫丽”以合资品牌作为竞争对手,让人们领略到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一争高下的勇气和胆略。  相似文献   

7.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5,(10):16-17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和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在前些时候举行的2005年花都汽车论坛上,就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话题发生的针锋相对的辩论,经媒体的炒作,搅得中国汽车行业沸沸扬扬。本来在是否需要发展自主品牌问题上就曾热闹不已的中国汽车产业,重新引发了一场令人瞩目的争论。只不过,在这次争论中,“中国不能为自主品牌而搞自主品牌”的论点遭到更多的非议,尽管后来龙永图对人们的“征讨“作了正面反应”外界对我的言论的理解有失偏颇”,“我并非不鼓励国内汽车业搞创新和开发自主品牌”,但他所做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识华晨汽车是从第一代中华轿车开始的。虽然根据华晨现任老总祁玉民的说法,第一代中华轿车已经不能和当今华晨汽车的任何一款产品相提并论,但当年华晨正是依靠了第一代中华A级车的购买价格和C级车的驾乘感受,迅速开拓了中国市场,同时也告诉国人当他们在谈论自主品牌的时候,除了奇瑞和吉利,千万不要忽视华晨汽车的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由于上半年不理想的销售数据,自主品牌又被推到舆论的浪尖。“生死存亡”,“被边缘化”、“不思进取”等评论不绝于耳,似乎自主品牌正陷进困境泥沼,坠向死亡红线。每个人都在为自主品牌把脉,试图找到症结所在,认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存亡,甚至关系到民族荣誉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汽车自主品牌成为热门话题,并不等于认识问题就解决了,只能说主张“自主”的人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谈论自主了,眼下不必担心被讥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守旧”,“不赞成改革开放”等,但这仅仅只是在舆论上取得暂时的优势,一些人从心里并不赞成自主,因为有合资引进的巨大利益摆在那里,谁舍得白白放弃?而且舆论这玩意,保不准什么时候又来个180度。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上,民族品牌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个十分陌生而又是百分之百的自主品牌汽车——“飞碟oUFO”,给媒体记者和参观者一个惊喜,大家对这款新型的SUV给予很高的评价,也对中国民族品牌充满了希望,“飞碟oUFO”成为上海车展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2.
“自主”与“合资”是中国汽车业的两大关键词,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合资企业不可能产生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企业不轻言合资。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与“合资”几乎成为一对有你没我的“对头冤家”。直到最近,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惊天逆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重视。他说:“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4.
谈到国内汽车行业自主品牌的产品,消费者的印象中总是离不开“三低”——低质、低价、低技术含量。在汽车“自主品牌”这一概念方兴未艾之时,凭借“自主”的噱头就能吸引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眼球,凭借低廉的价格更是能够起更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时,尽管自主品牌的“低质”和“低技术”并非不为人认知,但品质似乎并未成为影响购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姚励 《时代汽车》2010,(4):32-33
在谈及华晨三大品牌之所以能够跻身中国驰名商标时,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祁玉民认为,品质是品牌的根基,更是企业发展的最大资本。  相似文献   

16.
《当代汽车》2008,(6):10-13
今年北京车展上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自主品牌概念车,甚至有人将此次北京车展称为自主品牌概念车的“狂欢节”。但凡有点实力的自主品牌.都一定要推出几款概念车来炫一把。从现场情景来看,拉风的造型和美女模特撩人的姿态搭配在一起,风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国际品牌,搞得全国人民热情高涨,用“脱胎换骨”和“华丽转身”这样的华丽辞藻来形容自主品牌概念车也许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7.
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关于“轿车自主品牌”的大讨论, 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不起来”、“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和“如何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这场讨论对于认清如何发展我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的实质和有  相似文献   

18.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8,(12):76-77
一味沉浸在“拿来主义”式的自主品牌建设中,等待自主品牌的,只能是落后和失败。  相似文献   

19.
1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增长“乏力” 据统计,2010年,全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虽然同比增长达到“约法三章”的7%,高于行业平均增幅,但代表乘用车水平的自主品牌同比增长率却只有32.2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也只比上年略微提高1.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赵欢 《时代汽车》2013,(5):19-23
“热衷”于纯电动车的合资企业,除了在去年4月北京车展上发展合资自主品牌“首望”的北京现代之外,今年在上海车展亮相自主品牌的众多合资企业也纷纷把首款车“瞄准”电动车:一汽大众的“开利”、上海大众的“天越”、华晨宝马的“之诺”、一汽丰田的“朗世”等,尚未发布的广汽丰田合资自主品牌首款车型也将是一款电动车。而已经有产品量产上市的东风本田启辰品牌也即将推出E30纯电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