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祸”说到底还是“人祸”。大多数车祸都是人的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其中情绪情感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驾驶员思想情绪常能从“喜、怒、愁、思、哀、惧、惊”七情中表现出来,掌握驾驶员的思想情绪,针对驾驶员的“七情”,做好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工作,对保障行车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陈铁  俞阳 《汽车运用》2006,(9):23-23
抓思想.管住“发动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车辆安全管理,除了对车辆进行维修和维护外,更重要的是要管住驾驶员队伍的思想行为,摸清他们的思想底数。诸多事故案例表明: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是发生案件事故的一条重要教训。驾驶员平时执行任务多,见识面广,有的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不接受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地方酒绿灯红的影响,思想蜕化,就如汽车的发动机一样,停止了正常的良性运转,安全隐患匿藏于中。为此,一要加大对驾驶员队伍思想管控的力度。通过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广大驾驶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外出执行任务前的人员,要反复明确“四报告一依靠”(即:下级和部属要向上级主动报告自己在哪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李勇  周欣 《汽车运用》2009,(4):22-23
加强车勤队伍安全教育,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上下功夫。抓好安全教育,强化驾驶员队伍安全守纪意识,是做好预防车辆事故工作的思想基础。一要针对驾驶员队伍特点,定期进行作风纪律和安全常识教育,讲清车辆事故造成的危害,算好政治账、感情账、经济账、战斗力账,从而使车勤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二要抓好条令条例和交通法规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驾驶员经过复训后,开始单独驾车,驾驶中存在的操作动作不娴熟、处理情况不及时、心理素质不过硬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要想尽快克服上述问题,成为一名“老练”的驾驶员,新驾驶员行车中就应做到“五戒”。  相似文献   

5.
刘艳丽 《驾驶园》2010,(5):64-65
有专家称所有事故都是人祸,而仔细分析这些事故中大多都是因为驾驶员疏忽、思想麻痹等细节引发的。如何应对这些细节.决定着运输行业的发展前景。本人就这个问题.试述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消除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鹏 《汽车电器》1998,(4):16-17
从生命科学范畴论述了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的起因,提出消除疲劳事故隐患必须消除驾驶员开车时的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根据该思想研究成功佩带于驾驶员小腿部与手腕部的驾驶员疲劳事故预防器,能在十几min至一二h消除驾驶员已有的异常疲劳,清醒大脑。在开车时佩带,可预防驾驶员身体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军车是特殊的移动载体,正因为它“特殊”,四总部才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了“做遵章守纪模范,树军车良好形象”活动。作为一名军车驾驶员,应从哪些方面树军车良好形象,为部队增光呢? 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重于生命。作为一名军车驾驶员,要有区别于地方驾驶员的思想。有些地方驾驶员为了经济利益,开车时争强好胜,爱与人比高低,超速抢行,强……  相似文献   

8.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车勤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方面,高原高寒地区部队大部分驻地较为分散,且驻地人烟稀少,必须防止驾驶员对车辆安全预防工作存在麻痹思想。另一方面,高原高寒地区部队特别是高海拔地区边防部队,驾驶员单车执行任务多、执行长途任务多,远离部队的日常管理,驾驶员对车辆安全预防工作容易产生放松思想。再一方面,部分车勤人员特别是部分车管干部,  相似文献   

9.
一、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的重视仅仅是局限在会上强调和口头部署,不能准确掌握驾驶员队伍的思想、工作情况和车辆状况;车管干部和驾驶员对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够,没有从根本上将工作落在实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给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部队建设形势的需要,规范和加强驾驶员队伍使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驾驶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解决“年年训,年年补,年年缺”的问题,确保有一支“队伍稳,作风硬,技术精,服务好”的驾驶员队伍,必须坚持从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员素质、控制人员流失、规范奖励机制等方面入手,狠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公司交通现状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军车驾驶员现状,不良心理及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军事驾驶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运输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任务性质,预起动一是定准出车人员。出车前,要选好驾驶员和带车干部。带车干部尽可能选作风素质好、懂车的。对不懂车的带车干部而言,主要对作风纪律负责,尽量不要指挥操作,以防止因指挥不当引起驾驶员反感、紧张或操作失误。选派驾驶员时,遇重要、紧急的任务出单车,应尽可能派二期以上士官或取得驾驶证后有3年驾龄的人员,不能照顾性或凑合性安排。二是搞好思想发动。要组织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家熟悉相关条例规定、安全驾驶常识、交通信息,进行必要的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经验教训,打牢预防事故的思想基础,不带思想问题上路。…  相似文献   

13.
1把好入冬教育关 抓好驾驶员入冬前的思想工作,增加冬季安全行车意识.入冬前,要积极抓好驾驶员思想教育工作,在教育中,要大力宣传本单位及严寒地区驾驶员战胜严寒的精神,培养驾驶员们不怕苦、不怕冷、敢于战胜严寒的艰苦奋斗精神,要培养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讲解冬季安全行车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要领.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经常与驾驶员朋友打交道,耳闻目睹了许多驾驶员,从事几年或几十年驾驶生涯,但从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或被交警罚款现象。缘何?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十几名驾驶员,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家里都摆有不少交通安全方面的报刊、书籍。  相似文献   

15.
77215部队始终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队安全稳定和提高军车驾驶员素质的有关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培训思路,在确保新训驾驶员培训质量的同时,扎实做好新训驾驶培训中的安全防事故工作。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教育,在提高驾驶员思想素质上下功夫一要强化思想道德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好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导引作用。帮助广大车勤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努力增强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加强法纪教育。结合任务转换、季节交替、形势变化等时机,组织车勤人员学习以“爱车、守纪、安全、节约”为主要内容的交通法规、安全行车常识和部队有关安全行车规定,把职业道德、作风纪律和交通安全法规贯彻到执行任务中。解决好“为谁当兵,为准开车”的基本问题,树立“着眼实战保中心、立足本职练精兵、文明行车塑形象、遵章守纪保安全”的思想观念。二要强化时刻战备观念。车勤分队每月都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任务,采取集中教育和随机教育的方法,认真组织战备形势教育,引导官兵自觉克服当“和平兵”、“和平官”的思想,使广大驾驶员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当兵打仗观念。三要强化作风纪律观念。要坚决破除“稀稀拉拉汽车兵”的观念,必须深入开展“刹歪风、遏违章、减事故、保安全”教育整顿活动,落实军车违章抄告制度,教育官兵克服“无所谓”的想法,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作风对驾驶员的重要性。要从严要求。注重养成,努力使作风培养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做到营区内与营区外一个样、集体活动与单独活动一个样。要搞好监督讲评,通过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不良倾向,有针对性地做好纠偏工作,促进驾驶员的作风养成。大力培育驾驶员严谨的作风、严明的纪律、理性的思维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做到不开快车、“英雄车”、“赌气车”,不强行超车,自觉做到军容严整,遵规守纪。以良好的驾驶作风和严明的纪律,展现军车驾驶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职业驾驶员安全性格的概念,并应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文章使用日本正田性格诊断表对我国职业驾驶员进行了实测,验证了正田表在我国使用的有效性。针对目前职业驾驶员性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定量的驾驶员性格分类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职业驾驶员安全性格的综合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18.
车辆交通事故包含3个因素:人、车、路,其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大多数车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疏忽大意、思想麻痹等细节引发,许多看似偶然的车辆交通事故,其实都是驾驶员在不经意的疏忽中积累出来的。部队做好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克服不良情绪等细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徐凤超 《汽车运用》2006,(10):25-26
突出“三个预防”一是盯住思想教育抓预防。加强驾驶员的思想教育,强化依法行车观念,每个驾驶员都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明确发生事故后个人需要承担的法律和经济责任,认清车祸对部队、社会、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做到从思想上自觉遵纪  相似文献   

20.
袁家科 《驾驶园》2009,(6):61-61
驾驶员安全例会是车队常规会议之一,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总结交流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技能,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据笔者了解,一些车队或主管部门在驾驶员安全例会上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