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沟通热线     
《摩托车》2006,(1)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会员服务,充分发挥维修技术顾问的作用,同时也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朋友与技术顾问之间的联系,现将维修技术顾问的最新联系方式及接待时间公布如下:●阮天林:0523—5559089通话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点至11点、下午1点半至4点半  相似文献   

2.
沟通热线     
《摩托车》2007,(3):63-63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会员服务,充分发挥维修技术顾问的作用,同时也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朋友与技术顾问之间的联系,现将维修技术顾问的最新联系方式及接待时间公布如下:马喜发地址:山西省闻喜县城内北门道70号邮编:043800电话:0359-7893028、7024112通话时间:8:00~17:00  相似文献   

3.
任秦霞 《摩托车》2003,(9):28-28
我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简称MRC)技术顾问马喜发的那口子。老马常说,要做摩托车维修与使用者的真朋友,要对维修人员热情服务有问必答。作为妻子,我目睹了MRC技术顾问的工作过程,也理解了他的所做所为。  相似文献   

4.
启事     
《摩托车》2012,(24):96
由《摩托车》杂志社技术顾问刘晓先生研发的摩托车数据分析仪在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10周年庆典暨第七届(石栏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期间,得到了很多会员朋友的广泛关注,纷纷询问使用方法和订购方式。为了帮助广大俱乐部会员和维修群体提高维修技能,掌握更有效的维修手法,以回馈大家多年来对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关注和  相似文献   

5.
陈国辉 《摩托车》2004,(3):46-47
我是摩托车维修俱乐部技术顾问。各地维修俱乐部会员们常来电话、信函与我切磋摩托车维修技艺。大家总以为我是一个中年人,实际上我已步入老年行列,学摩托车修理已有30多年了。我非常爱好摩托车,以骑摩托车、修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03,(8)
为了向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会员提供学习摩托车技术的机会,交流维修经验,切磋维修技艺,促进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摩托车》杂志社将在2003年11月举办第四届(金太阳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期间,于11月4日举办第二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技术交流活动。 一、第二次技术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举办技术讲座 这次技术讲座将邀请国内研究和制造电喷摩托车方面的专家、多缸发动机生产厂的技术能手讲课。课题是: 1.摩托车电喷技术; 2.多缸发动机原理与维修。 (二)利用晚间与俱乐部技术顾问进行技术咨询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5,(3):50-51
MTC先生您好:我是贵刊的读者,十分喜爱《摩托车》杂志。我因下岗,想要学习摩托车维修技术,于是去年向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技术顾问、专业从事摩托车教学的杨杰老师写信求助,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俱乐部顾问先生的回信。信中不仅根据我的具体情况作出了详细的分析意见,还  相似文献   

8.
启事     
《摩托车》2013,(2):88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有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会员,以及广大未入会的维修工朋友,摩托车杂志社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将全国摩托车维修协会会员归入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会员体系,统一由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进行管理,提供优质的技术、配件等服务,原全国摩托车维修协会会员所享受的权益与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会员等同。详情请咨询全国摩  相似文献   

9.
我感谢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技术顾问马喜发先生与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1420号会员(广西宜州市)黄远先生,在我异乡遇到困难时给予了我及时帮助!2004年9月中间,我按既定计划驾驶摩托车从贵港至上林、马山、都安、忻城、柳江、柳州、宜州、河池至贵港,进行“M SC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维修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对摩托车的维修保养过程中容易忽视一些不起眼的小零件,导致维修后的摩托车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隐患和质量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笔者愿就摩托车维修过程中的电路、油路、气路和机械部分容易忽视的问题,与车迷朋友和维修人员探讨。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03,(9)
经反复研究确定,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简称为MSC。该简称来自英文全称Motorcycle Servicing Club。今后,对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2,(20):92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为了使《摩托车》MSC维修版更加贴近广大读者,进而把它办成集知识性、趣味性与行业指导性为一体的摩托车维修刊物,现特向广大读者征集"读者之家"栏目稿件。您可将您的摩托车维修经验、故事及想说的话,发至《摩托车》杂志社邮箱(paologaoyang@yahoo.com.cn)。同时,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会员朋友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8-10日,由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山东泰昌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承办的第8届(大阳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暨第8届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交流会在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360多名会员到场参加,为使本届大奖赛更具权威性和增加技术含量,大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多名国内著名专家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和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14.
李飞舟 《摩托车信息》2014,(12):122-123
11月8日~10日,第八届(大阳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暨会员交流大会在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5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并进行了摩托车维修技术交流。此次活动由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山东泰昌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各关联单位重要领导及嘉宾莅临。为使本届大赛更具权威性和技术含量,大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多位国内著名专家担任本次大赛评委和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15.
徐专政 《摩托车》2013,(12):90-92
2013年5月6日,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山东莱州技术交流会在莱州市新世纪大酒店月季厅圆满召开。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秘书长、泰昌摩配公司总经理贾君庆、部门经理姚廷仁及庞学奎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还有驻烟维修技术顾问徐专政、俱乐部平度负责人张津卫,以及MSC标识部件莱州负责人郎世华。此外,  相似文献   

16.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2,(6):5
中国摩托车维修协会是在北京《摩托车》杂志社的监督管理下自发成立的民间行业组织,是由原北京《摩托车》杂志下设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以及热爱摩托车和摩托车维修从业人员自愿加入组成的非营利性群众性组织。中国摩托车维修协会是一个大家庭,摩托车维修人员、爱好摩托车维修的使用者、摩托车配件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知己。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感谢《摩托车》杂志社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能够创建这个平台,主办这次活动。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们大家有个互相交流及展现的机会。我之所以能在这次大赛中脱颖而出,这与《摩托车》杂志和维修技术顾问及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是分不开的。刚开始走上维修道路的时候很盲目,判断故障点时,一次找不到,再找就慌了神,一点没有用逻辑思维去分析和排除故障。还记得刚开业的时候,我修了一辆金城铃木AX100,故障点是冷车不启动,热车一脚就能启动着车。当时我检查了电路和压缩没有问题,就对车主说该摩托车绝对是化油器的问题,换上就好了,车主听我这么肯定一说,决定换化油器。取来一只化油器换上后一下就启动了,看来是对症下药了,心理美滋滋的。没过几天车主又来了,并戏谑地说道:"哎呀,换了你的化油器真是好啊,全家健身,  相似文献   

19.
通告     
《摩托车》2012,(18):63
俱乐部会员和维修工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在摩托车维修作业中,时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故障,需要我们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彻底排除疑难故障。在排除疑难故障之后,此时喜悦的心情,几乎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当您沉醉在喜悦的氛围之中,您可曾想到,亲自动动手,将彻底排除疑难故障的全过程写下来,通过文章的形式,与更多的会员、维修工朋友共同分享,解密那疑难故障的内在形成的机理,从中不断提高摩托车维修的理论,从理论上弄清弄懂疑难故障形成内在的前因后果,有助于今后在摩托车维修作业中,举一反三,透过故障现象看到故障的本质,积累更多更好维修经验和维修技巧,最终达到与广大的俱乐部会员和维修工朋友分享技术攻关成果,大大提升维修队伍的摩托车维修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此次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第七届(石栏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的举办之日正值10月底,四周尽管还未北风呼啸,但我们也已感到一丝寒意。回首此次大赛,感动人的瞬间很多,而其中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个场面就是,一位60余岁的老会员朋友从黑龙江远道赶来参赛,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摩托车》杂志的影响力、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的号召力以及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凝聚力。今天,我们就将部分会员朋友们对《摩托车》杂志、维修大赛以及俱乐部的寄语原汁原味地刊登在本期的《摩托车》维修版上,与广大读者一同分享这份冬日里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