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基于东兴市城乡客运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城乡公交与农村客运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和完善城乡公交网络两方面提出了适合于东兴市农村客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城乡交流对客运的需求日益明显,农民对乘车条件和候车环境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公交,积极倡导公交优先,特别是在农村客运公交化方面下了很大手笔,对促进农村客运事业发展规划出了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公交化是农村客运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改善农村居民乘车质量的有效措施。文章基于崇左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客运公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不仅要求走得了,还要走得好、走得便捷、走得安全。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准时、停靠有序、安全舒适、票价合理、服务规范的客运服务,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消除城乡客运二元结构的职责所在,也是所有城乡客运业服务者的努力方向。只有正确树立“大公交、大交通”的理念,“车头向下”,把城市客运的优质服务同时延伸、拓展、覆盖到农村,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公交一体化就是根据城乡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为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现有的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原来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钦州市城乡公交客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了钦州市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群众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当前农村客运市场依然存在经营主体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农村客运的运力投放、车辆装备等还不能满足偏远山村群众方便、快捷、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如何完善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县域内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题,让长期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乘上车,有力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当前政府部门急需为山区群众解决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笔者所提到的田园公交就是农村公交,农村公交建设目前普遍被认为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村公交建设,各地政府也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然而由于西、中、东部本身存在差异,导致各地取得的成效并不一致,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目的一致不代表过程就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忽视差异的存在,更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解决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输经理世界》2012,(9):22-23
说起田园公交,有必要对田园公交概念首先进行解释,重点是要与班线客运、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区别开来。因为农村各种情况与城市的巨大差异,也决定了田园公交本质上是农村客运,但它享受很多城市公交的待遇,也采取了城市公交的部分先进模式和形式,姑且把田园公交定义为农村客运公交化,似乎更容易理解。而农村客运有这样的定义—农村客运线路必须是区县(自治县)境内或者毗邻区县(自治县)间的运营线路起迄地至少有一端在乡镇或行政  相似文献   

11.
分析农村客运现状,提出农村客运市场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农村客运的发展方向,并且就农村客运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发展农村客运的切入点.重点从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客运站的规划建设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重点体现三个布局的原则人本性原则,便利性原则,全局性原则,最后就如何发展农村客运提出可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要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宏伟目标,道路运输必须先行,因为它是连接城乡之间的重要纽带,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近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做出了发展区域内农村客运的规划和目标。并投放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不遗余力地改善各地区道路状况,建设乡村客运站,出台多个扶持发展农村道路运输的措施和政策。这些措施的采取为在农村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改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农民提供安全、便利、经济的出行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当前城乡客运的发展实践表明,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和难以市场化运作所造成的资金匮乏是制约城乡客运发展的两大障碍。前者从体制上人为地将城市与城乡客运分割开来,并带来管理和运营上的一系列问题;后者使城乡客运的市场供给和需求难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城乡客运发展面临严峻的资金困境。本文立足于城乡客运  相似文献   

14.
"公交化是农村客运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帮助农村居民出行,提高乘车质量有很大帮助。我们理解的田园公交即农村客运公交化。"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说。在他看来,城市公交由于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运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方案,对田园公交的开展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根据吴洪洋的梳理,与田园公交相比,城市公交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公交具有很高的可达性、接近性。公交线路网可以覆盖到城市中较狭窄的街道以及相对远的郊区,同时小型公共汽车也逐渐发展起来,缩短了居民出行的步行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相似文献   

15.
<正> 湖北省襄阳县有28个乡(镇)、627个行政村、人口140多万,农村客运市场广阔。近年来,县运管部门按照“建站织网、规范市场、连接城乡、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合理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在农村客运市场管理上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客运市场向规范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一、找出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症结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道路客运市场,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多家经营的格局,农村客运从业人员逐年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串线经营、宰客、甩客等不规范经营行为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近年来,虽然一再加大市场整顿力度,但一系列问题如同水里葫芦,按下了这个漂起了那个,市场秩序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制约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农村客运从业者争干线、弃支线,车头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客运全面、均衡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为掌握农村客运发展与均等化现状,以山西为例开展了农村客运调查,统计了11个地级市共116个县(市、区)的农村客运站点、客运车辆、客运线路和日发班次数量,从总体值、人均值和GDP均值三个方面比较了农村客运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并计算其变异系数,发现山西省农村客运资源分布区域不均衡问题明显,需结合农村客运总体水平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客运发展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道路客运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乡镇企业、旅游业发展迅速,广大农民商品意识日益增强,农业效率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力需要经常流动,农村客运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发展农村客运是目前实现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质量,依托扬州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实践展开研究与思考,针对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融合发展进展缓慢、服务品质有待提高、农村物流发展需要加快等问题,提出高质量完成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各项创建任务、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大力夯实城乡交通运输安全基础等建议,以此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农村客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总体而言,全省的农村客运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本文对四川省农村客运的通达情况、线路情况、场站情况、运力情况、运营情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客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四川省农村客运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当前农村道路客运发展实际,分析了影响农村客运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大投入、抓好规划和建设、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道路客运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