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国内的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道路的建设基本采用无砟轨道,其伸缩缝的设计和施工对于整个线路的防水及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给轨道接缝防水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文章对无砟轨道的特点以及各种应用于伸缩缝的密封材料进行了探讨和对比,重点分析了硅酮密封胶的性能,通过100%定伸粘接性、抗紫外线测试、拉伸压缩测试、极低温度的冷冻试验,发现硅酮密封胶具备优异的粘接性能,良好的耐候性和位移适应能力,优良的低温适应性和综合性能,且通过实际应用证明,硅酮密封胶满足轨道接缝防水的要求。由分析可知,硅酮密封胶已逐渐成为轨道交通伸缩缝填充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的重要性,分析沥青类嵌缝材料存在的问题,确定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的种类和类型。充分考虑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伸缩缝实际工况环境特殊性,并结合聚氨酯和硅酮材料特点,提出合理的、统一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兰新高速铁路不同区段无砟轨道聚氨酯嵌缝材料伤损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无砟轨道聚氨酯嵌缝材料伤损类型及发展规律。针对高原大风严寒地区嵌缝材料伤损特点,优选相容性好的有机硅柔性密封嵌缝材料进行现场试验性修补。提出无砟轨道嵌缝材料表面封面、离缝嵌填和整体更换修复技术,为西北特殊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伤损的修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兰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板伸缩缝嵌缝施工试验段嵌缝胶出现劣化现象的分析,从嵌缝胶配合比、道床板真假缝的打磨处理、泡沫板填塞、搅拌质量、环境温度等方面,分析了嵌缝胶劣化的原因,提出嵌缝胶防劣化措施,为后期兰新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板伸缩缝施工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结合无砟轨道防排水设计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总结了铁路无砟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防排水主要的设计方法。铁路无砟轨道排水设计通常采取道床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伸缩缝处采用弹性材料封闭、两线间填平处理、钢筋混凝土底座内设横向排水管、钢筋混凝土底座间设横向排水通道等方法;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防排水设计通常采取道床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伸缩缝密封处理、道床上设置排水沟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兰新高速铁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高原大风地区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类型主要为道床板裂缝、轨枕离缝、道床板上拱、支承层混凝土粉化和聚氨酯嵌缝材料伤损,分析其伤损特点及形成原因。同时,对聚氨酯嵌缝材料离缝和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聚氨酯嵌缝材料离缝病害仍在发展,而桥梁段、路基段和隧道段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病害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铁路跨越活动断裂带特点,提出轨道结构选型原则;针对有砟轨道、无砟轨道和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特点,以及活动断裂带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活动断裂带轨道结构选型建议.研究表明,设计时速250km及以下线路,优先采用有砟轨道;设计时速300km及以上线路,为保证全线无砟轨道结构形式统一,活动断裂带范围可采用单元式的无砟轨...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固化道床被认为是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以外的第三种轨道结构。论文分析了聚氨酯固化道床三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推荐采用经济合理的轨下梯形聚氨酯固化道床形式。并针对该固化结构形式,基于对轨枕受力的影响和轨道刚度的合理匹配,研究了重载条件下固化道床合理的几何尺寸和刚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理论分析与多方案优化比选,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而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支撑层型式及结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建议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支撑层的设计方案为:混凝土支撑层伸缩缝与道床板伸缩缝错开设置,厚度为30 c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且与道床板通过门形钢筋连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伤损现状,分析了沥青类嵌缝材料的失效原因及失效嵌缝材料对无砟轨道结构耐久性的危害。根据无砟轨道伸缩缝的工况环境和变形特点,提出了修补材料的性能要求,并自主研发出硅酮嵌缝材料。结合天窗期内修补特点,提出了简便、快捷、高效的修补工艺。同时,在天窗期内,采用硅酮嵌缝材料对高铁线路失效嵌缝材料进行了现场修补,修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盾构管片接缝在高水压下的防水是保障隧道正常使用的关键。为了研究盾构隧道管片双道密封垫防水机理及最大设防压力,自行研制双道密封垫水密性试验装置。对比分析不同张开量及错台量情况下,单道及双道密封垫的最大设防压力,并探讨单道密封垫与双道密封垫的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接头张开量影响接缝防水能力,随着张开量的增加,最大防水能力降低。双道密封垫失效模式与单道密封垫不同,张角情况存在手孔渗漏、蹿水等失效模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水下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轨道交通车辆不锈钢车体结构及材料的特点,车体结构的连接工艺一般以电阻点焊为主.由于点焊焊点较多,且焊点处存在明显的压痕,影响了非涂装车体的美观性;此外,由于电阻点焊是间断焊接,密封性差,焊后需使用密封胶进行处理,工序繁琐,且限制了不锈钢车辆的运行速度.针对不锈钢车体点焊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研究采用热输入小、不易引起焊接变形的等离子-MAG复合焊接方法,对不锈钢车体中某些通长组合结构进行焊接.  相似文献   

13.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轨道结构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板间通过纵向张拉进行连接。CRTSⅡ型板间纵向连接前,先进行窄接缝施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逐级张拉锚固,最后施工宽接缝及灌浆孔。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温度控制和绝缘检测,保证轨道板各接缝严密,无离缝及起拱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用于轨道交通钢轨焊接接头补强的聚氨酯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制,并介绍其性能及在工厂的应用情况。该胶粘剂可在室温固化并具有较好的胶接性能、耐介质性能和耐湿热性能,使用温度为-55~70℃,可用于轨道交通钢轨焊接接头的补强和伤损修复。  相似文献   

15.
隧道施工缝为隧道衬砌最薄弱部位,其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及后期运营的安全性,尤其是电化铁路,对隧道渗水要求极为严格。一般隧道设计施工缝防水为"三防",纵向施工缝采用背贴式止水带、钢边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工人技术水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止水带的安装经常出现安装线形不顺直、埋设位置偏移、止水带破损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防排水效果。在采用测量定位、钢筋卡固定、垫层施工后,止水带施工质量可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柴强 《铁道建筑》2020,(3):118-122
聚氨酯固化道床浇注过程中材料产生聚合反应导致体积膨胀。为确保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须严格控制浇注施工中轨道的变形。针对济青(济南-青岛)高速铁路的实际线路情况,对比分析直线段、缓和曲线段、圆曲线段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施工变形,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曲线超高段聚氨酯固化道床施工时应调整保压配重和内轨侧与外轨侧的浇注流量,减小浇注时间差。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控制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款环氧焊缝填充胶的配方及制造技术,并着重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环氧焊缝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尤其适用于轨道抗冲击车用铝合金焊缝填充.  相似文献   

18.
介绍HM10 6聚硫型高强防水密封剂在芜湖长江大桥主桁端隔板密封及钢梁支座上摆与钢梁下盖板不密贴的处理方法 ,供其它桥梁在维修养护工作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刚性接触网的地铁供电方式,研制出新型地铁区间单扇防护密闭隔断门,在不断开接触网和轨道钢轨的前提下,采用上、下活动梁上下联动的方式解决了刚性接触网和轨道钢轨的密闭难题以及复杂线路条件带来的设防难题和密闭难题;同时解决了在大盾构施工条件下两隧道隔墙很薄的场合安装使用的问题,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低速磁浮交通跨越大江大河时需要采用大跨度桥梁,现有轨道伸缩接头无法满足大跨度桥梁几百毫米甚至上千毫米的伸缩变形,需要研制大位移轨道伸缩装置。借鉴现有中低速交通轨道伸缩接头以及其他桥梁或轨道伸缩装置的构造和伸缩原理,并进行系统性创新,提出由小纵梁系统、纵向滑槽系统、模数式轨道单元系统、X形连杆与弹簧系统等4大系统组成的中低速磁浮交通模数式大位移轨道伸缩装置,可通过设计不同长度的多跨连续小纵梁支撑不同数量的模数式轨道单元实现±100~±1 000 mm的伸缩量,为中低速磁浮交通跨越大江大河这一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磁浮交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