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混合动力动车组突破传统的内燃动车组和电动车组模式,采用混合动力模式,是一种可以实现跨线运行的新型动车组产品。混合动力技术是混合动力动车组的核心技术之一,参数匹配技术是混合动力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现基于列车牵引力、牵引功率、牵引电机转矩以及牵引系统各电气部件容量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动力性能要求,给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匹配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一套混合动力系统参数配置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由该匹配计算方法得到的混合动力系统参数配置可以满足目标车辆动力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动力电池"的新型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针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新型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牵引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以及余热利用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轨电车的主要技术规格和设计参数,并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牵引、制动、列车网络等系统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车辆经过型式试验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此新型有轨电车已成功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VISSIM仿真系统的有轨电车线路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影响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城市交叉口现状和运行有轨电车后的仿真模型,计算两种情况下交叉口内车辆延误和排队长度等参数,通过对参数进行对比,评价有轨电车线路对交叉口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首次针对标准轨距运用而开发的Regio CITADIS内燃混合动力动车使城市有轨电车网与周边非电气化线路连接起来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该混合动力动车的设计特点、其混合牵引系统的设计原理、动力控制技术及试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JR东日本公司为了降低在非电气化区间运行的内燃动车对环境的污染,开发了内燃混合动力车辆,该车辆具有内燃发动机和蓄电池组合的动力系统,验证了该车辆在运营中的环境污染、蓄电池性能和维护性能。新造了批量生产用的样板车kihaE200型混合动力车辆。  相似文献   

6.
结合有轨电车实际运行工况与牵引动力系统效率等参数对车辆牵引动力系统能耗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有轨电车系统效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车辆基本运行阻力造成的能耗和车载辅助供电系统用电之和占车辆总能耗的2/3左右,其余能耗由车辆动力系统产生.定量分析了车辆运行中产生的各项能耗,为车辆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混合动力机车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优势愈加明显,而以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为动力的混合动力机车也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通过对调车机车作业工况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调车机车工况的氢燃料电池“增程式”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700 kW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对动力系统的结构参数、组成部分和控制方式等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动力系统的匹配性设计和能量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动力系统的研究,结合机车实际运行的数据,证实了该“增程式”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混合动力有轨电车高效、可靠运行,针对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常见故障情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应的容错控制方法,为提高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动力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东日本铁路公司于2010年10月后,在信越地区及新开通的东北新干线的八户至新青森线相继投入使用新型HB—E300系列混合动力观光动车组。本文介绍该系列动车组的主要特点、编组形式和车辆型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车体结构、客室布置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无轨列车作为新兴的城市路面公共交通形式,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无轨列车和传统地铁车辆不同,无轨列车在城市交通内应用时的行驶路况、车辆重量、车辆动力等均与地铁车辆有所差异,而列车动力系统的配置和部件的正确选型对整车动力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无轨列车部件的选型计算与轨道交通车辆不同,文章从开发车型的动力性能目标要求入手,对动力系统方案设计以及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参数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动力系统匹配计算,能够很好地满足整车性能要求,为无轨列车的匹配计算分析提供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供电系统,提出地铁工程供电系统应用再生能馈装置需验证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及返送城市电网等重要问题,现场试验结果证明再生能馈装置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通过统计再生能馈装置正式运行后较长时间内的电能数据,计算节能电量,分析牵引用电量和返送电网电能数据,结果表明再生能馈装置投入运营后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车载储能装置与接触网搭配的混合供电方式已成为有轨电车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有轨电车线路实际条件与列车特征参数合理设计地面充电方案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储能式有轨电车充电站布局优化方法。建立了有轨电车运行模型,结合列车的区间运行过程对充电站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充电站布局的优化目标和优化约束条件,推导得到充电站布局的优化评价函数,并结合实际有轨电车线路数据进行充电站布局优化仿真计算。在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充电站数量仅为优化前的一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能够极大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铁线路各牵引所变流器独立运行,无法实现实时信息交互、精准调整和协调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GOOSE通信的地铁多变流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基于GOOSE通信网络搭建多变流器分层控制结构,以系统网损最小和钢轨电位幅值最小为目标,提出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变流器双目标优化控制算法.搭建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潮流仿...  相似文献   

14.
国产化北京地铁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简述采用交流传动的北京国产地铁列车的基本参数和性能要求.阐述了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牵引/电制动特性、主电路、列车牵引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并将北京国产地铁列车与目前北京市地铁13号线日立车辆进行了比较:北京国产地铁列车及牵引电传动系统已通过线路型式试验和运行考核,目前正在北京市地铁13号线试运行,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地铁接触网压因再生制动而升高的问题,以北京地铁13号线为例,利用制动特性曲线进行分析,仿真并计算出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大小,以此为基础,设计储能系统的电容量等参数和储能阵列的串并联方式。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模拟网压变化,对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昌平线地铁车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安 《机车电传动》2011,(3):56-60,82
介绍了北京昌平线地铁车辆,包括车辆的编组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等主要部件和系统的基本特点,并对北京昌平线地铁车辆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前,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交通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混合储能系统承担着有轨电车供能任务,合理配置储能元件对于保障有轨电车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作为研究对象,在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混合储能系统最优参数匹配方案;以广州海珠有轨电车THZ1线作为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在降低储能系统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发挥储能元件充放电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SIMPACK动力仿真软件,建立适用于地铁线路参数分析的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线路曲线参数对列车的动力响应结果,分析曲线参数对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控制因素,给出时速120 km的轨道交通线路曲线参数推荐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储能式有轨电车在越来越多城市应用,各方对车载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采用超级电容的车载储能系统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文章围绕提高车载储能系统性能问题,对基于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的车载复合储能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配套的充放电策略,并结合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