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阜新公交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科学谋化,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发展、进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阜新是一座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创建转型示范市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容、节能减排任务的加大,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阜新公交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科学谋化,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发展、进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要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同时也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交通、能源和通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已经明确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另一方面国家也已经开始重视为满足吃、穿、住、用、行需求的最终产品的工业发展,具体的说即是食品、服装、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汽车业快速发展、效率提升明显,但因汽车物流业存在索价过高、国内竞争国际化剧烈、竞争手段单一、市场分割严重、服务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汽车物流业效率与汽车业发展规模、竞争能力不相适应。本文试从我国汽车物流业发展导向、发展基础和保障、基本模式、提升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汽车物流业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计志英  陆海平 《上海汽车》2005,(11):14-16,25
从我国汽车物流业的发展导向、发展基础、基本模式和发展水平出发,分析研究我国汽车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我国汽车物流业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公路》2005,(3)
做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勘察设计理念为先导,以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为主线,以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措施,规范市场,全机提高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努力开创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两个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别阐述了汽车、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说明汽车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发展,并表现出一系列高科技的特征。指出高科技化是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对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向综合化、细化、边缘化、阶段化、动态化和长期化方向发展。本文就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调研我国城际公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城际公交与班车客运在服务对象、线路路况、运行模式、票价机制等方面差异,总结凝练了城际公交发展优势,并评估了现行城际公交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从城际公交发展定位、发展原则、发展策略等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际公交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苗聪  程苏沙  林国鑫 《中外公路》2011,31(2):256-259
文章介绍了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发展历史、政策、相关技术规范及发展现状,并总结其发展特点.针对现阶段中国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外成功经验对中国发展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进行评析,阐述新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形势对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影响和要求,对交通运输部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影响和要求,研判中长期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规划、建设、资助、信息、评价等方面提出交通运输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专用汽车行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旨思想是: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中心,聚焦四大发展,培植五大关键专用零部件和原材料,重点实施五大工程,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品种多样、市场丰富、竞争突出、集群特色鲜明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同时,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历史机遇,着重转型突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提升专用汽车整体升级,聚焦重点细分专用汽车领域,突出特色,放大优势,调整机构,优化布局,坚持高端化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为手段,做优做强“专用”的专用汽车。以下是本刊记者摘自《专用汽车行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对整体发展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佳玮  李海宏 《公路》2011,(8):172-177
交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分析浙江省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并从理念、政策、行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8,(12)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合理的公共交通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基于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发展的理念,以创建公交都市为契机,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发布机制。分析建立发布机制的意义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相关概念及内涵,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信息的收集与优化、公共交通发展水平预警系统设计、发展水平发布与反馈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构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发布机制,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立 《交通科技》2006,(1):99-100
论述扬州航道发展与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科技发展、综合运输、服务社会、城市建设、建设资金及船舶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阅尽50多年沧桑,发展至今,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管理,也无论是生产规模、制造水平,研发能力、品牌创新,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以致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购车喜好、品牌认同等均发生了全方位的质的变化。历史延续到现今,这些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凝聚成其发展里程的斯标志一些业脊专家以历史的眼光做出敏锐的洞察,并满怀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责任感地屡屡提示本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或称新的发展“阶段”,研究新的发展阶段意义重大。至此,本刊提出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命题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探讨、阐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内涵、特征、宏观战略目标、实施步骤,以及汽车企业、相关产业、汽车消费者适时转变和应对等诸多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求汽车产业、社会和政府共鸣、互动,而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势必打破原有交通供需平衡。在阐述西藏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客货运量、路网结构、运输模式方面论证了交通需求特征,分析了城镇化与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了城镇化发展给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洪基 《时代汽车》2005,(10):44-47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襄樊汽车工业已进入产业发展阶段,培育汽车产业集群对襄樊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采用集群发展理论、发展理念、发展取向和发展措施培育和引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更好的发挥政府的政策机制、服务机制和市场机制作用,创造相关发展条件和环境,优化和提升发展平台,襄樊汽车产业集群可以成为长江和湖北汽车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襄樊城市品牌的重要内涵和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今社会积极强调环保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研究新能源技术在多行业当中的应用成为发展趋势。在本研究当中,从新能源车发展意义、不同技术应用、技术发展现状、技术发展方向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确定了需要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以及技术攻关这几个方面为行业发展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19.
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新时期、新阶段国家指导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文件,它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大事。总的来看,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政策的连贯性、全面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适时、适地、适势和适制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是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是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认真制定我国支持农产品的出口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