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第一部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法规——《中华人民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船舶拆解、打捞、修造等作出了相关规定。在“船舶拆解、打捞、修造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一章中,《规定》要求,在船舶修造及其相关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要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得投弃入水;船舶在船台(排)修理完毕或建造竣工下水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在船坞内进行的修造作业结束后,要进行船坞清洁报告;在内河水域内从事废船拆解作业要严格执行《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内河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升级,立足于船舶修造行业,解读在绿色造船中需要遵守的法规条例,并且梳理修造工艺各环节的能耗及排放问题。调研国内若干家船舶修造企业,汇总修造工艺各环节的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数据:修造工艺的能耗较为复杂,并且未建立生产车间的能耗管理系统;污染物排放违规现象严重,处罚案例较多;通过设备改造及工艺优化,可有效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国内船舶企业需要转化危机为机遇,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内船舶企业的调研数据,建立基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 BP-ANN)的板材日切割量预测模型,实现对船舶修造工艺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的评估,并计算得到船舶工业的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数。通过对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现状的深入分析,梳理国内船舶企业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船舶企业节能环保体系的构建要点,为后续船舶修造工艺优化和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日前,中国海事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细则适用于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的专项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预防船舶修造污染,减少海上安全事故,结合漳州海事局辖区内船舶修造企业实际情况,采用因子分析量化评价方法对船舶修造过程中的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找出海事监管过程中的核心风险因子,提出相应的海事安全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6.
朱淑娟 《中国修船》2006,19(2):8-10
文章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其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独特之处,强调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决策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及责任会计在船舶修造企业中的适用性,为管理会计在船舶修造企业的应用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碧桃 《中国修船》2009,22(5):9-11
文章介绍网络计划技术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船舶修造的生产管理,可以克服横道图的缺点,实现利用计算机在船舶修造生产中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赵春生 《珠江水运》2009,(12):73-75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不断增多,与船舶有关的装卸、过驳、油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以及其他作业活动也日益频繁,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出台,能够更好地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修造船舶试航工作的海事管理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在分析修造船舶试航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修造船舶试航海事管理立法工作所涉及的因素,利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了分析,从人、船、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为修造船舶试航的立法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船舶修造中的危险源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危险因素评价和危险控制,以ASP.NET为开发工具,通过模块化设计,开发了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软件,使用户在软件的指导下,确定各项评估所需参数,简化了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过程避免了因人为取值偏差、计算错误等外在因素导致的评估结果的系统偏差。系统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对所评估项目需要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自动生成完整的评估报表。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危险状态进行等级划分和安全评估,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危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航运规模扩大和水污染防治要求逐步提高,对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和海事部门监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法律层面分析港口、海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责任,指出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加强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监管的具体建议,为提升船舶污染防治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船龙穴造基地船舶修造企业防污染现状入手,分析现代船舶修造企业防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船舶修造企业的防污染管理的决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护海洋环境是生态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其首要任务"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中,明确了要加强船舶港口污染物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作为"大交通"不可或缺的一环,陆岛运输船舶运量与污染物排放数量与日俱增,陆岛运输船舶在港口水域污染防治问题日益紧迫。以长山群岛陆岛运输船舶污染防治为例,从政策法规、船舶污染处置能力、港口码头接收设施配备以及航运公司防污染管理等方面,分析陆岛运输船舶污染防治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珠海水运业的发展,带动了船舶修造业的发展,使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成分的经营结构,随之竞争也十分激烈.至2000年6月底止,全市船舶修造厂已发展到17家,其中乡镇船舶修造厂12家,拥有4000吨级船坞两座以及其它修造设施.近几年来,珠海市水上运输管理处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乡镇船舶修造业的管理力度,使大部分乡镇船舶修造厂做到规范经营.但由于对乡镇船舶修造厂的管理无法可依,影响了乡镇船舶修造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运经济发展需要,各类性质的船舶修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沿江而立。仅在南京长江二桥附近江滩的大小船舶修造企业已有10余家。如何解决好船舶修造企业存在的消防问题,又好又快地服务沿江经济发展,成了我们当前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船舶修造业,目前除省管以上船厂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能力外,大多数小型船厂管理混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我国加入WTO之后,加强船舶修造行业的管理,规范船舶修造市场,确保投入航行的船舶满足国家技术规范要求,优质、安全、适航,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对修造船舶试航阶段的监管,对修造船舶试航中风险因素和海事部门履职难点进行分析,建议从立法规范、应急管理、船员管理、体系建设等4个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合理高效、职责明确的修造船舶海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船舶修造分包合同履行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船舶修造分包合同的性质、特征、方式、内容,以及船厂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舟山船舶修造业发展现状 2006年,舟山船舶修造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6.98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占全国修造业的比重达6.2%,较上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船舶修造业的生产工艺复杂、要求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序、工种和作业人员较多;且作业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如何做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是船舶修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船舶修造业主要作业及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