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复合墙结构是轨交地下车站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本文根据复合墙地下车站平面结构受力特点,对其采用的计算模型和荷载工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使此类结构设计分析更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轨交车站空调通风设计应适应车站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使其具备较好的技术性和经济性。结合当前车站空调通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高大空间车站、长出入口通道、车站防烟分区划分、多联机设计等为例,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空调通风设计如何与车站建筑方案密切结合,从而优化系统设计。其技术观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高架车站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轨道交通线建设的蓬勃开展,高架车站设计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建造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的高架车站,使轨道交通线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是摆在我们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5号线高架车站的设计中,通过对“建桥合一”、“建桥分离”这两种受力体系的车站结构形式多方面的比较,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建桥分离”结构方案作为莘闵线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并在设计中针对其线高架车站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结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抛砖引玉,希望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通过总结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站出入口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市民出行,也很好地展现了城市风貌。为了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结合深圳市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案例,主要对出入口布局影响因素、布局原则、设置形式、设计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首先阐述地铁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出当下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常见围护形式。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施工的解决策略,并分别从设计专项、渗水措施、周边荷载、地连墙施工及加固施工等方面进行叙述。为今后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深基坑围护设计具体方法的探讨,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建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的风险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前,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有叠合衬砌和复合衬砌两种形式,因此,外包防水层的设置也不尽相同。随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理念的深入,本文综合了上述两种结构形式的优点,分析和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地铁车站结构及防水形式,以适应腐蚀性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将成为常态。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博爱路站主体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为例,详细分析了车站施工各工况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设计、施工、监测等措施。这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铁工程设计实践,文章对结合暗挖法车站实施盾构接收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总结。通过综合考虑盾构吊出、风道施工、区间隧道旌工、车站施工、风道布置等因素,文章分析了各种方案优缺点及适应性并针对暗挖车站周边无单独设竖井条件。提出了利用车站暗挖竖井、风道、风井设置盾构吊H{井方案。通过设计验算,文章总结了超大竖井设计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条件、工期、车站形式为盾构井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车站风道设置盾构井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就深圳地铁环控设计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必要性和如何采用等问题介绍系统设计单位的设计思路,在屏蔽门制式条件下的节能估算和利弊分析,提供车站公共区空调风系统变频调速工艺设计,控制技术要求和全年空调通风工况转换依据,综合地铁车站环境控制固有特点和空调风系统变频控制的经济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建议是否可由闭环控制的连续反馈调节改变为时间程序控制,供同行们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区段采用了带敞开轨道区风口地下一层车站的形式,结合部分车站的建筑设计实例,介绍了不同层面的站台、站厅布置,以及轨道区直排风口设计布置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原上海轨道交通6、8号线上南路站总体布置以及地下一、二、三层车站建筑设计的难点作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站功能布局、换乘方式、空间形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设计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地下结构的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特别是当采用叠合式结构的地下车站位于零覆土的河道下方时,结构防水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长江南路站工程,从防水材料与防水构造两个层面介绍和分析了河底零覆土叠合式结构地下车站的防水技术,可为类似工况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为例,在地铁车站设计的过程中,分别从车站站位设置、建筑功能布局及结构形式等多个角度,探索引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以达到工程与环境融合协调、土建规模投资减小、能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以人为本并提高服务水平等目的,提升轨道交通工程的绿色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沈忱  李虎  王一杰  韩刚 《人民交通》2021,(21):32-3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车站装修艺术设计对地下空间体验感的影响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分析济南轨道交通1、2、3号线的装修艺术工程实践成果,总结思考了济南在该领域的一体化设计、色彩与材质、文脉与历史风貌、艺术互动形式几个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通过系统分析济南地铁一期工程的设计经验与思考,尝试为我国轨道交通车站的装修艺术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会层中心站环控设计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中心站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换乘车站,就其环控设计采用屏蔽门系统一次安装到位、冷负荷计算、不同形式区间隧道活塞/机械通风设计、十字型岛式/侧式站台环控工艺设计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工作比较复杂,但功能及组成相对固定。为了降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难度并提高设计效率,将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通过结合国内某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案例,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公共区模块、设备及管理用房模块以及附属建筑模块三个方面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为类似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站火灾工况气流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站消防热烟试验有关资料,提供屏蔽门系统制式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火灾工况的防排烟气流组织要点和结果,以期得出符合工程消防要求的结论,供同类型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轨交地下车站普遍采用双跨或三跨的箱型结构形式,车站内部空间封闭且立柱较多。如何打造站台和站厅的空间通透感、提高乘客舒适度是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在上海轨交17号线某地下车站设计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顶、中板打开的隐柱式大中庭地下车站方案,从结构三维静力、抗震及施工工序3方面对该方案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论证研究,并通过顶板起拱的设计方案解决了站厅层20 m大跨结构受力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地铁五号线2合同段蒲黄榆车站超前长管棚试验研究过程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该试验分三阶段进行,模拟蒲黄榆车站管棚最不利布置工况,在钻机选型、导向系统、泥浆配制及长管棚注浆等方面取得了适宜车站粘土层及粉细砂层管棚施工工艺参数及形成管棚要素的相关配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上海轨交车站运营管理需求,提出了车站集成操作平台(SIOP)的设计理念。通过车站集成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工艺布置与操作流程等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车站集成标准化的创新设计,达到车站工程集成实施显著加快、运营维护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安全可靠与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