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改造、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对于公共交通企业而言,“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体现技术进步的智能公交,而是涉及到公共交通企业更深层次的管理进化和变革转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大型货物与运输能力,在互联网上实现智能匹配的运输方式和组织构架的基础上,提出大型货物运输的物联网实现途径。大型货物运输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发布或获取信息,并根据最优化原则自主达成运输协议,同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定位追踪大型货物运输轨迹,实现货物运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增强大型货物运输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国家“互联网+”计划已全面启动,汽车、交通运输行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随之全面提速.襄阳公交应急谋远,主动作为,抢搭时代信息列车,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着力提升公交服务能力及水平,降低公交管理和运营成本,积极打造百姓出行便捷的多元化公交模式,为构筑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大交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1999年,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掀起了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预示着物联网将对所有的物品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交换。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它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实现人与物的智慧对话,从而使"智慧"的世界成为一种可能。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智能化领域建设的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江股份")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通过以移动计算、智能识别和数据融合等智慧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教育、智慧能源和智慧环境等六大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联网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道路交通中基础设施和相关要素通过EPC技术进行多样标签的编组,并运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的RFID进行识别,形成感应层。通过运用多种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构建基于物联网的道路交通体系构架和管理系统,并对道路交通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处理,使道路交通体系构架内各层面相互协调、沟通,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与反馈。  相似文献   

6.
无锡公交依托无锡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采用基于动态公共交通信息实时调度理论和实时信息发布技术,利用物联网领域成熟的GPS定位技术、GPRS/CDMA无线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于2012年末构建了既符合企业当前需要、又对未来发展具有延展性的公交智能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就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传感器、数字摄像机、智能信号机、光纤线路、无线网络等现代化信息传输设备,按照固定更新的频率动态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和对拥堵路段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帮助监控人员进行实时调度,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物联网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制定统一的技术协议和标准,并有效解决安全和隐私问题.实现真正的智能交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何玫 《交通标准化》2011,(24):19-19
11月23日,2011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召开,我国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表示,“感知中国”团队已初步完成推动物联网规模产业化的“共性平台”研究,并在行业开展应用。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引领物联网国际标准之后,再次占领其关键技术的国际“制高点”,为我国加快物联网标准化体系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9.
背景透析 IBM前首席执行官曾提出,每隔15年计算模式就会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被称为信息革命的“摩尔定律”。从1994年至今,互联网革命已走过16个年头,根据“摩尔定律”,互联网进入成年时,信息的传递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重点车辆监控是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感知设备对重点监控车辆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重点车辆监控平台需面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云计算信息处理模式为重点车辆信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借助云计算的概念,提出基于Hadoop分布式并行编程框架的重点车辆信息管理模式和基于MapReduce编程模型的重点车辆海量信息处理方案。然后,采用广东省的重点车辆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搭建基于Hadoop的重点车辆海量信息处理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的重点车辆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与查询.满足实时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稀有。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全球的新能源技术专家在技术方面,让纯电动汽车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1.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毛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技术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解决了车一路、车一人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功能体现在:①智能防盗,为日常出行的市民提供车辆防盗、导航、定位、保养提醒等功能,让出行变得更舒心。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朝阳产业. 智能交通物联网是利用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的各种技术,有效集成地运用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使参与交通的人、车、路等要素形成一个协调的网络. 论坛以“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建设探讨”为主题,研究城市智能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物联网时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研究提出可行的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架构及理念,并结合实际提出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物联网射频识别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量过大、传统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和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高斯遍历和声搜索(Gauss traversal an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GTHS)物联网射频识别优化算法.首先,基于和声搜索算法进行网络优化设计,针对标准HS在优化精度和计算复杂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高斯函数的遍历特性对算法即兴创作过程引入控制参数,提高前后期搜索的针对性,并给出参数选取的理论分析;其次,对物联网射频识别优化模型进行研究,提出改进的自适应优化目标,实现性能指标的均衡优化;最后,将该算法与RPSOAS、CDE以及C-MC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GTHS算法在区域大小为1000 m1000 m、标签数量为100000的大型物联网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network)实验对象中,收敛精度为7.2156,收敛精度提高2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国内智能公交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公交智能投币机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投币机和NFC智能卡钥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配置纸硬币识别模块实现精确识别投币金额和统计客流;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票款回收、清点、核对和统计等操作流程全电子化管理。利用大型数据库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报表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交通监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监管现代化的要求,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监管效率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实现多目标、非接触式的唯一性识别,是构建物联网的支撑技术之一。以RFID技术为基础,结合电子传感、信息处理以及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监管系统与车辆间的主动辨识以及信息交互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次论坛针对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探讨了智能交通物联网和综合交通信息服务问题,认为智能交通物联网就是将技术实用、理念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融合各种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智能交通领域,以达到人、车、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形成高效、准时、舒适、低碳的城市综合运输系统.在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强调服务内容的深刻性和个性化,以及服务模式的人性化、智能化.强调使综合交通物联网信息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各类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进而催生新的应用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对成都市ATIS建设应用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基础上,采用“SOA+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方针,从数据采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标准规范、信息安全和运维保障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从建设运营机制、绩效考核、增值运营角度对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在纵横向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服务拓展、运营机制方面有所改进,对改善成都市未来出行信息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辽宁省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辽宁省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和交通数据规模等实际情况及交通流特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辽宁省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大脑的构建进行了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交通监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监管现代化的要求,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监管效率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实现多目标、非接触式的唯一性识别,是构建"物联网"的支撑技术之一。以RFID技术为基础,结合电子传感、信息处理以及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监管系统与车辆间的主动辨识以及信息交互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艳 《轨道交通》2010,(8):45-46
“低碳社会”、“物联网”、“智慧地球”概念正在推进技术及产业创新,轨道交通要求更加低碳环保、更加智能化,使轨道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环保和节能的大众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