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真空预压法是处理软土地基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软土路基沉降规律及工后沉降控制,针对南京河西恒河路软土路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目标工程软土路基进行的沉降监测数据表明监测段日均沉降小于0.5~1 mm/d,软土路基沉降趋于稳定。介绍两种不同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并运用该两种预测方法对目标路段进行工后沉降预测计算。两种预测方法计算结果相差很小,均能较为准确地对实际工程中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黄昶 《路基工程》2007,(6):57-58
在分析台背路基沉降特点的基础上,选用Compertz曲线法和双曲线法对衡枣高速公路的台背路基工后沉降进行沉降预测的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Compertz曲线法对台背路基工后沉降进行沉降预测方法可靠,可推广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3.
路基工程中预压地基的工后沉降动态控制沉降速率方法,没有地基固结排水条件和不同性质路段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不同。文章采用基于线性加载固结分析的沉降速率分析方法,考虑了多层土的固结指标均质化和中间透水砂层的水平排水作用,分析了粘性土层与细粉砂层互层结构的沉降速率与工后沉降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固结排水条件,宜采用不同沉降速率控制标准的建议,并分析了预压地基中间透水砂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方式对锦州民用机场跑道、站坪及联络道的工后沉降进行周期性监测,选用不同回归数学模型对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与实测沉降进行对比,确定合适的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eal回归模型的预测沉降与工后实测沉降极为接近,对数模型的后期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接近,采用Peal模型、结合对数模型对锦州机场工后最终沉降进行预测更准确;机场工后沉降监测宜采用多模型结合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堤,要着重解决地基稳定和路堤沉降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根据预测的工后沉降,控制路堤填筑过程中填土速率,制定相应的路堤沉降监控方案,对路堤的沉降及稳定进行监测,并进行分析评估,以保证工后沉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依托某机场道基填筑工程,针对基岩上天然沉积土厚度变化较大的分布特征,根据线性多级线性加载成层地基固结理论,分析了沉降速率与工后沉降的关系,建立了多级线性加载模式下,成层地基沉降速率、工后沉降、地基固结性状与设计年限的控制方程。通过依托工程的计算分析,验证了原设计沉降速率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了跑道区不同沉积土厚度宜采用不同沉降控制速率原则与方法,论证了与非跑道区工后沉降相对应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对依托工程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地基沉降速率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一项堆载预压沉降监测研究。针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跑道西平滑工程面临的软土地基沉降问题,采用了堆载预压地基处理方法,设计了沉降监测方案,收集了21个月的沉降监测数据,选用双曲线法对长期沉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分析表明,堆载预压地基处理方法是可行的,有利于控制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对浅层土体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有效处理深度为20m,沉降速率和工后总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供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和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地基沉降速率法存在的弊端,基于线性加载地基固结沉降的沉降速率法基本原理,将线性加载模式应用于堆石体指数型衰减蠕变模型,成功模拟了堆石体变形的时变规律.采用地基固结分析与堆石体道基蠕变分析耦合的方法,建立了用于道基工后沉降预测的道基顶沉降速率分析法,并进一步提出可考虑地基条件、工后沉降要求的道基顶沉降速率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托郑西高铁客运专线(陕西段),研究了影响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沉降监测方案,选取累积沉降量和沉降速率作为预警指标;基于实测沉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分析,并结合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对预警指标进行了三级划分,提出了对应的预警方法;开发了铁路路基沉降监测预警系统。为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深厚软土地区进行公路建设,常由于交通荷载和路堤荷载等作用,造成工后沉降量过大、不均匀沉降等现象。以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采用泡沫混凝土置换高速公路宕渣路堤为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典型断面的工后沉降进行模拟,提出了该工程不同路段的合理换填厚度,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依据现场试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泡沫混凝土换填前后路基沉降控制效果。泡沫混凝土换填路基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填土荷载,减少软基的附加应力,从而达到抑制沉降和侧移、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效果。现场沉降观测结果表明,换填前大部分路段预压期末沉降速率不满足规范要求,换填后沉降观测结果显示沉降速率为2 mm/月~4 mm/月,依据换填后沉降变化采用sep程序所预测的工后沉降大幅减少,路基沉降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工后沉降控制的效果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实测沉降资料,对高速公路路堤填筑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桥头和一般路段路面结构层的施工控制标准分别为0.3 cm/月和0.5 cm/月。实践表明,该标准对控制高速公路的工后沉降量有着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存在大量的高填方路基结构形式。路基的填筑速率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岩土工程专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高填方路基在不同填筑速率的情况下沉降变形规律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路基填筑速率与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了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清淤换填路基填筑不同过程中的沉降速率和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并以此为依据,对路基的填筑质量、加固处治效果等进行了评价,通过结合其他指标分析验证,此方法用于该类型路基施工质量的评价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以曲线拟合法为主,研究了预测模型的速率与沉降的特征,指出了Gompertz模型、Usher 模型等增长曲线预测工后沉降存在的不足,改进了二次三项式预测模型,提出了计算幂函数模型参数的简便方法.结合高速公路长期的工后观测资料,分析了常用方法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并对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深汕西高速某抬高及加宽路基段典型施工工序进行分析,获取工序1~工序4新旧路面对应的横向差异值分别为7.50、17.21、4.60、2.50 mm,满足路基横向允许最大差异沉降的安全阈值,其最大沉降位于路基加宽新填土区域内。新路面工后沉降变形不同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抬高路基填筑密度与高度越大,工后新路面沉降变形就越大;新填土材料的密度对新路面沉降无明显影响,而对旧路面影响大;施工填筑速率越慢,则工后的新路面沉降变形就越小,也越能抑制新路面工后的大变形。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曲线拟合法,推导出恒载下地基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之间的关系式、剩余沉降与工后沉降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建立了超载预压卸荷沉降速率标准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公式中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降速率标准不仅取决于允许的工后沉降,还与土体固结性质、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和超载量引起的地基最终沉降有关;超载预压时按该建议的沉降速率标准卸荷,控制的工后沉降非常接近允许值,证明了该沉降速率标准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地基在不同处理方法 (挤密桩、柱锤冲扩桩和强夯三种类型)及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地基、堤身不同部位的沉降变形值,以及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推算工后沉降,总结各种工况及条件下,路基工后沉降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路基工后沉降的构成,工后沉降发生的部位,为优化设计提供试验依据,预测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验证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由实测沉降数据反演地基固结参数的适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运用实测沉降数据反演地基主要固结参数,进行地基沉降预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利用早期的沉降实测数据和准确的加载信息,可以预测更长时间内的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工后沉降和最终沉降量,同时也可以推算出一些主要土体变形的平均参数,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7,(3)
工后沉降是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填方的高等级公路中,对其要求更为严格。工后沉降一般根据施工期实测沉降曲线进行推算,但受地基处理方法、上部荷载填筑方式、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预测工后沉降一直是一个工程技术难题。文中以某高等级公路工程路基沉降的长期观测数据为基础,引入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对工后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双屈服面模型计算的工后沉降较常用的推算方法得到的工后沉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值得在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弹粘塑性模型对软土进行了一维固结试验模拟,并对一段一级公路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可用于公路等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