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随着排放法规的逐步加严,仅依靠机内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还必须使用排气后处理技术来控制排放。在国外绝大部分发动机制造商都是在改进欧Ill排放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SCR系统或EGR系统等的后处理装置来实现阶段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从欧Ⅲ排放标准发展到欧Ⅳ排放标准需要增加排气后处理系统,对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将是欧Ⅳ柴油机控制系统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柴油机控制系统开发建立了排气后处理系统模型,包括氧化催化器和微粒过滤器两个模块,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和化学动力学原理建立。对后处理模型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对微粒过滤器的再生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去掉后处理,重新标定ECU,便可实现国Ⅳ排放标准。这种技术已经在欧洲应用,并且是德国曼在应对欧Ⅴ排放标准时的一种主流技术。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供应商,德国曼在保证整车技术提升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发动机的研究开发。目前,德国曼拥有一系列清洁环保发动机,可以满足从欧Ⅲ到欧Ⅵ的各种排放法规。针对中国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德国曼已经做好充分准  相似文献   

4.
魏雷刚  张兆合 《北京汽车》2010,(3):15-18,40
随着车辆数目的日益增多,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为了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x对大气的污染,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文中着重对SCR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x的还原剂喷射和混合管道进行了优化设计。一般认为,柴油机仅仅依靠机内优化措施不能满足欧Ⅳ排放限值的要求,达到第Ⅳ阶段排放标准必须采用排气后处理系统技术。在众多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措施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最有前途,尤其针对柴油机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5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欧洲NOx排放限值20年来下降了81%;PM排放限值15年来下降了97%。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国Ⅲ排放法规,2011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6.
随着欧Ⅳ新排放法规实施日期的临近,欧洲主要的7家重型汽车制造公司都积极研制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奔驰公司这次不但开发出了符合欧Ⅳ的发动机,还开发出了符合欧Ⅴ标准的发动机,公司打算从2005年1月份开始将装有欧Ⅳ发动机的汽车推向市场,并且命名为“BlueTec”(图1)。斯堪尼亚在开发欧Ⅳ发动机时是唯一一家没有使用废气后处理装置的公司(图2),  相似文献   

7.
满足国Ⅴ排放的重型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国外重型发动机在欧Ⅳ到欧Ⅴ阶段(或US2007到US2010)的技术路线,并探讨国内重型柴油机达到国Ⅴ排放可采用的排气后处理技术方案。由于柴油机排放物PM与NOx存在折中效应,为达到国Ⅴ排放标准,应采用组合式后处理技术。在各种后处理技术方案中,SCR+DOC+DPF/POC和EGR+DOC+DPF是两种主要的技术措施,而LNT+DOC+DPF技术对排气中的S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8.
宏湖 《轿车情报》2005,(10):114-115
大量的研究表明,柴油机仅靠机内净化不能完全满足欧Ⅲ以上的排放法规要求,必须同时采取废气后处理技术。而减少NOx和微粒的排放装置则是实现欧Ⅳ和欧Ⅴ标准废气后处理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9.
欧5和US'07(美国2007年提出的排放标准)NOx和微粒排放限值对商用车发动机及其排气后处理技术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Aud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TDI)柴油机系列使柴油动力装置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开发目标是在满足欧6排放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燃油耗,并进一步提高功率和扭矩。其中,集成模块化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对达到上述目标起到关键作用,全新设计的链传动机构能为此提供自由的安装空间,因而能在低CO2排放水平下获得最佳的排气后处理效果。详细介绍新型V6-TDI柴油机的热力学、应用和排气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