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剥离破坏是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剥离产生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配合比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了路面抗剥离对策。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路面集料质量管理失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集料加工性指标的研究,在料场管理模式和合同管理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确保路面集料质量和稳定供应,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3.
赵勇 《交通标准化》2010,(14):83-85
由于外力的作用以及水的侵入,会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失去了对集料的黏附力,造成路面的松散破坏。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混合料抗剥离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引言 从当前路面损坏并病害调查表明,其一部分原因在于路面存在的自由水,鉴于沥青面层并不能封住水,因此会存在局部透水情况。即使设置了排水基层,但如何排水系统本身排水并不畅通也会造成路面的水损害,从而破坏路面。显然,解决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路面中设置排水系统,把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排出,确保路面的使用性能。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材料在车辆荷载以及水的浸泡下会造成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从而影响AT P B材料的渗透性能和抗变形性能。因此,沥青和集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离析会导致沥青路面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下降,并造成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寿命。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集料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等现象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在沥青混合料施工各环节的控制与预防离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高速公路路面的主要使用性能入手,对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沥青、集料材料的选择、面层结构的选定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介绍了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几种新型路面结构及新型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即沥青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渗水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青  刘明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4):8-9,21
分析了沥青路面渗水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合理选择面层结构类型、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增强沥青和集料的粘结力、完善路面防排水系统是防止沥青路面渗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合不均匀、集料级配不良及沥青含量对平整度的影响,详细论述路面平整度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粗(细)集料、矿粉、材料离析、含水率的各项要求,从而为改善、提高路面平整度提供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整个沥青路面的质量,其中集料的洁净度和与沥青的黏附力指标至关重要,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文章通过对集料水洗工艺的研究,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从施工过程中存在集料离析以及沥青路面泛油现象产生的原因入手,简要分析集料离析对泛油现象的影响,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借此减小泛油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分形描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准确模拟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了粗细集料不同级配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级配分形维数公式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的分形值,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和微观结构的电子扫描。分析结果表明:4.75 mm通过率是集料尺度的分界点,集料分形维数与抗车辙性能有一致相关性,分形值越大,抗车辙能力越高;根据路用性能设计集料级配可以定量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差异和路面性能,及路面微观结构与宏观路用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楠 《交通标准化》2012,(23):21-22
混合料设计包括集料类型选择、集料最大粒径确定、集料级配确定、沥青类型和沥青含量确定等方面.在明确路面各层次路用功能的基础上,设计能够满足沥青混凝土面层功能要求的混合料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SMA原材料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一些SMA路面施工时对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沥青结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轻集料沥青混合料具有密度低、模量高,及优越的抗车辙性、水稳性和抗滑性等特性,但在实际铺面工程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工程应用价值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轻集料沥青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介绍了国内外结构用轻集料技术要求及有关沥青混凝土用轻集料规范及研究现状,为路面、桥面铺面工程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集料是构成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结构,细集料起填充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很大;水泥作为一种硬化材料灌入沥青碎石使"柔"变"刚",大大提升整体材料的刚度,对路面性能同样影响很大。通过将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成分去掉,转而向沥青混合料空隙灌入水泥浆,对比分析两者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来综合评价两者路用性能的优劣,为道路施工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瑞涛 《北方交通》2004,(10):34-35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一些SMA路面施工时对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沥青结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由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及沥青等原材料混合制成沥青混合料.再经摊铺碾压成形。这些材料都经过了开采、运输、加工等多道工序.不仅材料本身是宝贵的资源,而且在铺成路面以前还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所以.当路面的路用性能失效后.组成旧沥青路面的材料还是非常珍贵的。  相似文献   

19.
在高速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调查中,路面车辙破坏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面层的流动变形,因此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成为评价设计配合比优劣的关键。目前所使用的贝雷法设计,是以平面三圆模型为基础的体积嵌挤设计,以粗集料嵌挤形成的空隙被细集料填充的方式提高集料的抗剪切变形能力,以此为基础提高集料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20.
SMA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成型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速公路大都设计为SMA(Stone Mastic Asphalt)沥青混合料为路面表面层,特点是沥青多、矿粉多、粗集料多、细集料少;并掺入纤维稳定剂。其摊铺与压实工艺是路面质量的关键,摊铺和压实两个关键施工流程注意尤其重要,摊铺质量对路面的平整度影响最大,为保证路面标高和改善下层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中下层一般采用钢绞线或导梁引道高程的控制手段,对表面层除控制标高以外对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