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采用雷达等传感器作为基本检测手段,受到雷达探测距离和精度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在船舶定位、导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器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相结合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结合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对船舶的航向、航迹、航速等信息采集和处理,并利用VHF发送给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其他船只。本文针对我国内河航运船舶的交通管理系统,研究了AIS与雷达信号的信息融合算法、航迹关联算法等,对提高内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1我国引航船艇的发展史船舶引航,旧称引水、领港、领江,是指在一定的水域(港口、海峡或内河)内,由专门性的从业人员(即引航员,其不在被引航船舶上担任任何职务)登上船舶,为船舶指引航向,向船长提出有关航行的建议和忠告并实际操纵船舶,从而将船舶安全地引进(引出)港口或在港内移泊的活动。船舶引航是随着经济和航运业的发展而逐渐分化出  相似文献   

3.
目前,内河三等和四等船舶(小型船舶)船员的培训考试科目设置与内河一等、二等船舶(大型船舶或较大型船舶)船员完全一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正【背景】船舶能效管理认证是指对公司船舶的能效管理体系(SEEMS)认证,并对《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验证,旨在促进通过船舶最佳管理和操作来实现船舶的节能减排。MEPC62修正案第22条船舶能效管理计划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更加便捷、更加符合内河水运发展的监控方式,指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内河航道小型船舶应用受限,无法很好地实现船舶监控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模(GPS/BDS)定位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内河船舶身份识别系统(R-AIS),并分析其为海事监管部门、船主、船闸调度中心等3类服务对象分别实现船舶位置定位、周边船舶身份自动识别和协助船舶便捷过闸功能,发挥船载终端的功能、实现岸基终端信息交互、优化船载终端供电系统。R-AIS可为船舶监管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提高船舶的过闸效率,促进内河水运事业健康、安全、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海洋防污染国际公约(MARPOL),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吨位丈量和载重线(Load Line)公约等等,此外还有专门用于管理商用船舶(以下简称船舶)建造、船舶型号、船舶结构尺度、主机等船用主要机械系统的船级法规等,均交替适用于港口国管理当局实施的商用船舶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指引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为船舶电力系统供电的船舶电力系统,燃料电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船舶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提高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本文结合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混合动力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字仿真系统,研究船舶电力系统复杂工况下运行的可靠性。通过比较有限状态机控制策略(SMCS)和等效燃料消耗最小控制策略(ECMS),对混合动力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进行控制,结果表明:ECMS控制策略耗能最少,总效率最高,有效提高了船舶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船舶PSC、国内船舶FSC和各专项检查报告显示,船舶干舷甲板上开口保护方式存在重复性和低级性错误,导致船舶被滞留情况较多。该文梳理了国际和国内船舶规范要求,总结了船舶干舷甲板上开口保护方式,对常见缺陷进行了分析(包括国际航行船舶小舱口不满足URS26标准,以及内河船舶缆绳孔、电影院和电梯等特殊型式开口),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9):56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环境保护【注】(航运减排、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管理等),航海技术【注】(船舶操纵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环境的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介绍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系统研发平台的开发.该研究在参考了国内外船舶动力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船舶动力监控的技术现状,开发了设备网(DeviceNet)、控制网(ControlNet)和以太网(EtherNet)三层网络体系构架的监控系统.模拟实验表明,该研发平台在船舶动力监控应用方面具有智能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满足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