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客观模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笔者根据适应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含义,探讨了公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性内涵,拟定了其评价指标,建立了量化模型,说明了量化过程,提出了客观模糊评价方法,设定了评价指标的评语集、评语值域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对我国1991~1999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不适应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道路认知特性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提供驾驶员车速控制模式建模所需的试验数据依据和评语隶属函数,采用模糊集合原理和模糊统计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车辆驾驶员对道路结构和交通环境因素的安全性认知与评价思维过程。在实测226处国道二级公路典型路段道路结构数据基础上,根据对131处路段样本评价试验后得到的1 785组有效“专家”认知评语数据,得出了基于0.2-截集的各认知评语非零集和基于0.8-截集的各认知评语确定集,建立了车辆驾驶员对国道二级公路道路结构和交通环境要素的安全性模糊评价评语模糊子集和模拟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基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水平与信息化、发展环境与可持续性5个方面,建立了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定位所处公路交通发展环境,界定了评价指标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量纲一体化;提出基于AHP的非线性加权...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城市道路网布局的科学性进行研究,提出了路网布局的空间合理性评价指标和交通需求适应性评价指标以及路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最后对各评价指标提出了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高铁引线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造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模糊因素进行了量化,对指标权值进行了合理分配,建立了指标的隶属度函数与模糊关系矩阵,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运用最大隶属度有效原则进行项目有效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方案A的综合评价值最大,为11.214,表明方案A最优,符合实际,因此,评价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6.
以52 m散装水泥船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该船罐体支撑结构局部强度,在局部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对局部结构提出三种改进方案:改变支撑结构横向板的厚度、增加支撑板结构的垂直扶强材和改变支撑结构板材属性。在通过计算验证应力计算值均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改进后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指标量化处理、二级模糊评判和一级模糊评判等流程,确立方案Ⅲ为最优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7.
仝刚 《交通标准化》2014,(2):102-104
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着手,通过研究价值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这三种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并提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文介绍了道路运输业适应性评价的三个层面,确定了适应性评价尺度,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取值计算。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适应性评价,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实例,为系统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着手,通过研究价值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这三种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并提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山地城市路网与震害环境适应性问题,综合分析山地城市路网特点及其震害环境状态,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选取方法,建立了山地城市抗震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山地城市路网抗震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山城重庆某局域路网进行了抗震适应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规律,提出一种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诊断方法。该方法在定性分析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公路发展水平、结构之间的回归模型,剖析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规律,并用此规律来诊断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通过生产函数对公路交通建设投资与社会经济其他领域投资的比较有效性分析来间接识别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对重庆市2005—2014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诊断,得出适应和超前的结论,并且这种适度超前具有效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公路客运枢纽社会经济评价是协调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也是公路运输枢纽投资建设重要环节。通过对公路客运枢纽建设目标分析,建立公路客运枢纽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并针对实际案例应用公路客运枢纽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详细阐述综合评价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某干线公路31km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现状为实例,通过收集交通事故资料,根据交通事故损失情况,划分道路交通安全度,并结合交通安全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质量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安保工程实施质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模糊评判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环境、交通特性”等因素,建立了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公路隧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战时道路通行方案优选是机动工程保障方案决策的关键一环。针对战时道路通行方案包含多种技术因素和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从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伪装防护能力、抗打击能力、快速恢复能力4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道路通行方案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选取道路线型、遮蔽物、路基抗打击能力、路面的修复等15个指标,建立了战时道路通行方案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在分析过程中,引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用方案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值及相应的模糊数构造复合模糊物元矩阵,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式贴近度来实现方案的优劣排序。以某战场环境下的道路通行方案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战时更好的选择路线实现快速机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事前或是事中对交通组织方案的客观评价,将直接决定整个决策水平和事故的处理效率。根据交通组织设计方案特性和方案实施后高速公路运行状况选定技术性与效益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及其隶属度进行模糊计算,并根据已有研究得出指标分级阈值,最终得出方案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交通状态单变量判断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建立了基于多变量聚类分析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实时评估方法.结合实际交通流数据,利用模糊聚类、K均值聚类等算法对速度、流量等向量进行聚类分析,给出适合当前高速公路特点的交通状况划分方法和关键参数.本文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交通流的运行情况,为制定高效的交通管理控制方案及合理的出行方案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影响现状公路交通特征参数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又具有相关性的实际特点,应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建立关系矩阵,对铁岭市县乡公路网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高速公路由于先期建成路段设计标准较低、超长中服役等原因,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大交通量的需求,面临着改扩建等问题。文章采用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改扩建高速公路的敏感因素;从影响交通安全的风险因子发生概率、严重程度2个方面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改扩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