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海运情报》2007,(6):29-32
韩国港口2006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595万TEU,比上年增长5%,其中占大半的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釜山港,吞吐量约1203万TEU(增长1.7%),以下为光阳、仁川,吞吐量分别为157万TEU左右、137万TEU左右。这3个港口是韩国最主要的集装箱港,都在积极建设集装箱码头。韩国政府将这3个港口及其周边地区定为“经济自由区”,在各港设置了“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OOO万TEU 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的统计,新加坡港是今年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72万TEU的港口,同比去年增长13%,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紧随其后,前三季度的吞吐量达到1935万TEU,同比去年增长21.2%。9月份新加坡港1:3的吞吐量为235.61万TEU,虽比最高点8月份的245.67万TEU略有回落,但比去年同期的213万TEU增长了10.6%。[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993年,香港连续两年超过新加坡,雄踞世界第一集装箱港的宝座。香港1993年集装箱吞吐量为962万TEU,比1992年增长20.7%;而新加坡为904万TEU,增长19.5%。在《国际港口发展》(PDI)杂志最近一期的世界20大集装箱港排名中,这两个港口1993年的吞吐量业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港。  相似文献   

4.
香港与新加坡、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差距拉大 5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8.2万TEU,同比下跌3.5%,月度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跌。1~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944.5万TEU,同比下跌1个百分点。与全球前两大集装箱港口相比,今年1~5月份新加坡、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TEU,新加坡港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4%至1079万TEU,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4.5% 8月份新加坡港的乔吐量达到274.4万TEU,超过上海港(260.6万TEU)再度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1~8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2115.5万TEU,同比上升6.5%。  相似文献   

6.
虽然4月份香港葵涌集装箱码头的总吞吐量上升了10.5%,但香港整体的集装箱吞吐量却下跌了1.6%,是继3月份大幅下跌8.8%后,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主要原因是葵涌集装箱码头以外的,如内河和中流作业的货量大幅下降23.6%。今年1~4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740万TEU,微升0.4%。而其竞争对手新加坡港,1~4月份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至880万TEU,比香港多140万TEU。另外1~4月份上海港的吞吐量也上升了27%达到808万TEU,比香港多68万TEU。如无意外今年上海港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如果说被新加坡及上海港超过已成定局,香港今后还要面对深圳港和高速崛起的南沙港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一季度长江干线各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势平稳,20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7.6万TEU,同比增长17.1%。其中集装箱进口完成18.4万TEU,出口完成19.2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8.5%和15.7%。 长江干线港口南京以下6个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5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4.73%11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258.91万TEU,环比下降3.2%。1~11月份的吞吐量达到2902.82万TEU,同比上升6%,预计全年的吞吐量将突破3000万,成为全球第二大3000万TEU级的集装箱港口。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4.3%11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  相似文献   

9.
1~10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2244万TEU 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的统计,今年1~10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44万TEU,同比去年增长13.1%。新加坡港中转枢纽角色与地位未见逊色,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以84万TEU之差落后于新加坡,1~10月份的吞吐量达到2160万TEU,同比去年增长21%。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下跌19.6% 1月份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197万TEU,同比大幅下跌19.6%,这已经是连续三个月下跌,而且比2001年马士基航运撤出新加坡港,造成的港口月吞吐量下跌幅度更大。其中裕廊港1月份的吞吐量只有5.8万TEU,同比下跌18.3%。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为吸引客户,宣布所有在港逗留少于10天的远洋船舶将可额外获得10%的港口费用减免,商用港内服务船舶,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跌20.3% 5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209.8万TEU,环比上涨6%,同比下跌20.3%。这是白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吞吐量跌幅首次超过20%。1~5月份该港口的吞吐量为1020.1万TEU,同比下跌18.4%。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印度物流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通过5项新的公私合作发展该圄的港口业。通过引入私人投资的模式,12个印度国有码头预计将在本财年内获得超过20.85亿美元的投资资金。印度内阁经济委员会(CCEA)已经批准了其中5个主要港口的扩建计划,目前正处于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预计将于3月中旬完成。在这5个获得批准投资的项目中,4个为集装箱码头,它们分别位于印度的尼赫鲁港(480万TEU)、坎德拉港(420万TEU)、加尔各答港(120万TEU)、印诺尔港(140万TEU)。这些项目有望使目前印度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从1157万TEU增长至2300万TEU。另一个获得批准的项目是位于孟买港的多用途货运码头。  相似文献   

13.
姚哲 《海运情报》2004,(10):34-34
日本现有60个港口开设外贸集装箱航线,2003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长7.7%,达到1385万TEU,第一次超过了1300万TEU。以中国为首的亚洲近海货流活跃使日本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除了以TEU计占日本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近8成的五大港(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的吞吐量都增长外.以成为地区据点的前几位地方港为主,各地方港的吞吐量也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海运情报》2007,(2):32-32
美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洛杉矶港2006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大幅增长17%,达到8469850TEU(港务局统计),其中重箱进口440.8万TEU,出口142.4万TEU。去年除2月外的各月都超过匕年同月,尤其是5月以后保持两位数增长,10月的吞吐量超过80万TEU。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 下降15.9% 2015年11月份新加坡港吞吐量为240.4万TEU,环比下降3.7%,是该港2015年3月以来连续9个月下跌.1至11月份累计吞吐量为2840.7万TEU,同比下降8%.同期上海港吞吐量达到3347万TEU,领先新加坡港箱量超过500万TEU,上海港连续六年稳坐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0.7% 6月份新加坡港口吞吐量持续低迷,为259.8万TEU,环比下降2.6%,上半年新加坡港口累计吞吐量1518.1万TEU,同比下降5.1%.除5月份单月上升1.62%,其他五个月均比去年同月呈现跌势,相比上半年上海港接近1800万TEU的吞吐量,新加坡港比上海港同时期差距亦拉大到270万TEU.  相似文献   

17.
曾涛 《珠江水运》2005,(2):26-26
10万TEU对于大港口来说只是一个月的产量而不足为奇,但海口港却用了整整18年的努力才实现了这一目标.2002年海口港首次突破10万TEU大关,一跃成为海南首次超过10万TEU的港口;时隔2年,海口港集装箱吞吐量又再创新纪录,至2004年10月底,海口港已达16.3万TEU.海口港集装箱公司能够实现跨跃式发展,是找准发展方向,加大生产投入,强化服务质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钟秋 《海运情报》2007,(4):28-28
2006年世界二十大集装箱港已经排定。前十大港口与2005年相同,新加坡居第1,以下为香港、上海、深圳等,合计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5%,达到1.46亿TEU。2006年,即使排在10位以下的,也有4个港口超过700万TEU。排在第11位的青岛港,接连超过比利时安特卫普和美国长滩两港,已向美国洛杉矶港挑战。与2005年一样,中国港口继续阔步前进。另一方面,巴生等东南亚的中坚港口也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反映了该地区货流的活跃。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0.6%6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72.5万TEU,环比下降3.6%。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581.4万TEU,同比上升1.1%。中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3%6月份中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82.9万TEU,环比下降6%。其中,葵青码头为142.9万TEU,同比上升0.9%;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集装箱吞吐量为40万TEU,同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3.8% 2010年11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241.5万TEU,环比上升1%。2010年前11个月的吞吐量累计达到2605.2万TEU,同比上升10.5%,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吞吐量2358.28万TEU,但是仍然落后于上海港,位居全球第二。11月份新加坡第一大码头公司PSA的吞吐量176万TEU,同比上升8.6%,前11个月的箱量2536万TEU,同比上升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