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土中加土工格栅改善土体的性能,以泥岩土为试验依据背景,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以达到提高边坡耐久性及稳定土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黄土路基强度规律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通过黄土压实后土体(压实土体)的湿陷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室内试验,分析了压实土体的湿陷性、水分入渗对其饱和度、渗透系数等的影响和其抗剪强度随压实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黄土压实后土体仍具湿陷性;含水量对压实土体的饱和度、渗透系数和压缩性等基本性质影响较大,一般随含水量的增大其饱和度和压缩性显著减小,而渗透系数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达到一个峰值;对于压实土体抗剪强度,其与含水量呈非线性变化关系,而与土体压实度呈线性增长关系。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提高路基压实度标准是提高黄土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击实试验后形成的Netlon土工网与土体复合试件进行的土体密实度变化测试,抗压强度与变形的测试,分析了Netlon土工网对土体抗压、加固作用的机理,对工程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空间接触单元.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地下闭合墙基础与土体共同工作的力学特性,并对原位基础试验进行了三雏仿真的模拟和计算,较好地反映地下结构与土体共同受力的特性以及土体的非线性破坏过程,并有效地模拟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基础与土体之间滑移破坏由上至下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受施工扰动黄土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土体受施工扰动影响因素,采用室内加载与卸载试验,研究了受施工扰动后土体的含水量与密实度变化对黄土的强度,变形,承载力及湿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天山公路(G218线)那拉堤至巩乃斯段的两个翻浆土体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毛细吸水试验.提出了毛细系数的概念,并研制仪器测定其具体数值Km.结果显示翻浆土体毛细作用强烈,Km为10^-3cm/s.通过4种工况试验结果比较,在翻浆土体中添加抗浆材料和设置毛细碎石隔水层是阻隔毛细水上升的经济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及其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敏感性试验,对土体的天然密度、含水量、粘结力和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土体的γ-φ关系主要呈现线性关系,且随着土体压实度的提高具有相关性弱化的趋势;土体的C-φ关系具有高度的二次非线性关系,压实度越高C、φ值越大;土体的ω-C-φ是物性参数和强度参数之间关系最为密切,在10%~13%之间的最佳含水量时强度参数最高;非饱和土体强度的提高本质上仍然是强度参数提高问题.研究成果对于岩土工程参数的正确取值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开挖基坑与既有建筑物距离较近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既有建筑物的基础与基坑之间的土体应视为有限宽度土体,经典的半无限土体压力理论不能适用于这种特殊情况。同时,地下水渗流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此,以自主设计的模型试验箱为基础,进行存在稳定渗流下的有限宽度砂土土体主动土压力试验,并对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稳定渗流作用下有限宽度砂土的主动土压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试验开始到结束,土压力时程曲线可分为"稳定渗流、挡墙运动、挡墙停止"3个阶段;存在稳定渗流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值大于静水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值,且在数值模拟中,有限宽度土体的主动土压力值小于半无限宽度土体的主动土压力值;针对砂土,有效应力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接近,但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水土分算方法计算主动土压力会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土体冻结,同时土体中未冻结的部分水分开始上移,至土体表层后冻结,从而降低了整个土体的含水率。本研究采用大型沙袋进行冻结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干燥方法可显著降低土体中的含水率,且易冻土和不易冻土都可用该方法进行冻结干燥,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对减少高含水率废弃土的堆积、减少资源浪费等有积极作用,且该技术操作简单,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采用的以强力夯实体代替土体预压的方法及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非饱和原状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所存在的原状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与室内重塑土在加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学特性(如变形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复合体损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非饱和原状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损伤变量A的演化规律.其主要思想是把土材料看作由相对完整的土和相对破碎土两部分混合而成,二者的力学性能不同,且在受力过程中,相对完整的土逐渐转化为相对破碎的土,故分别采用弹性和弹塑性模型描述.该模型所采用的参数(除结构性参数β、α以外)均可以直接通过实验确定.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描述非饱和原状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尤其是应变软化现象,且所给出的扰动变量演化规律也能够较好描述土结构性退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腐木土层是滨海相浅水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它是一种特殊的软土层,工程性质差,不同时代腐木土层的工程性质不同。土体结构类型是制约公路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因素。腐木土层分布区划分出三种土体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沉降变形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3.
石灰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它是用生石灰(含钙量〉70%)、粘土或亚粘土,按重量比,经洒水、搅拌、闷料、碾压后结成板体而形成的材料。初期石灰土对土路基能起到稳定作用,后期随着龄期增长可增大强度板体性和水稳性。简要介绍了道路用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施工中石灰、水、土的质量及配比要求,碾压、养生等过程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技术,其压缩波使土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同时土粒错位,土体骨架解体,而随后的剪切波使土颗粒处于更密实的状态,最终能使土的承载力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弱的淤泥质土层、粉砂性土层采用土钉墙支护存在地下渗水、基坑降水和边坡稳定难以保证的难题,在南京地铁奥体中心站施工中采用由超前支护、土钉、土体、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复合型土钉支护结构,配合坑外止水帷幕、坑内降水等辅助工法,既实现了土钉墙的功能,又解决了土体的隔水性、自立性,取得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筋土在顶进桥侧面路基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进桥顶进作业时,由于顶进前需要在刃脚前方开挖一定长度的土体即侧天窗,若无加固措施,桥两侧边墙及刃脚前方会出现较大范围无支护的临空面,而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开挖土体在自重及外界因素作用下,极易失稳塌方,造成安全事故。本文通过沈北大道公铁立交桥项目,对侧天窗土体采用的加固形式、方法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软土路基,完善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措施,确保路基土体的稳定性与强度满足要求,已经成为路基工程施工的关键内容。鉴于此,首先概述了软土路基的特点及其对公路路基的危害,进而介绍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的几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志 《交通标准化》2010,(18):119-120
由于新疆地区主要由山脉和盆地组成,造成道路建设施工难度大,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的软土路基处理比较困难。“粉体喷射搅拌桩+超载预压”处理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具有路基沉降量较小、土体抗剪承载力加大、处理后的复合地基能够承载较大荷载等优点,对新疆地区复杂地段软土地基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路路基特长箱涵顶进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公路路基特长箱涵顶进施工顺利实施,基于模拟试验模拟涵洞顶进的实际摩擦性状,将箱涵及周围土分别简化为混凝土模型与土模型,分析采取减阻措施前后混凝土与混凝土、混凝土与不同含水量的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利用摩擦系数计算实际箱涵需求的顶进力。发现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平均为0.31,石蜡机油混合物作为混凝土与混凝土滑动减阻材料效果明显,摩擦系数平均为0.12,减阻61%,涵周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影响较大,含水量越大摩擦系数越小。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箱涵顶进时,须对涵洞轴线周围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以掌握涵周土体的工程特性,进而提出合理的减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