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对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供应链视角下应急物流中心选址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建模和分析。实例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解决供应链视角下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从而为应急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AHP法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HP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能等方面结合物流中心的功能,科学地分析了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各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和综合评价,大大简化了物流中心选址的复杂性,也使物流中心选址的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物流中心选址的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物流中心选址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对枢纽型物流中心的选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面向中欧陆海快线在中东欧国家的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需求点(供货点)双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研究了一级、二级物流中心优化选址问题。首先通过模糊Borda法对中欧陆海快线一二级物流中心进行初步选址,确定了7个国家作为备选地址;之后通过考虑返程货源的中欧陆海快线两级物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并采用免疫优化算法对物流中心选址模型进行求解,从而为中欧陆海快线提供了在中东欧各国的选址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通过中欧陆海快线运输的货运量变化对中欧陆海快线物流中心选址结果的影响进行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姚新虎  余理  冯帆 《综合运输》2023,(10):144-148+187
为解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方法普遍缺少考虑各功能区协调匹配性的问题,对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工作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时空消耗理论建立了公铁联运物流中心运能匹配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运能匹配的铁路、公路、仓储及总用地规模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物流中心内货物的流转过程抽象为时空消耗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并能充分体现公路、铁路、仓储设施之间的协调匹配关系。应用该方法对某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进行了测算,得到铁路、公路、仓储和总用地规模与实际值的偏差分别为6.9%、3.7%、4.2%、5.2%,均在7.0%以内,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与综合交通网络融合正在重塑国家物流中心体系。首先对各经济时代城镇体系、物流信息交换、交通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识别物流中心体系空间、信息、交通核心三要素的主导地位演变过程,提出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交通因素成为构建物流中心体系的主导因素。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国家物流中心体系所需考虑的关键因素,按照分级分区相结合的原则提出构建国际、国家、区域、地区四级物流中心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模式、新流通模式的不断涌现,急需大量的符合要求的仓储设施。如连锁店、超市、电子商务都必须有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支持才能运营,快递业、专线运输也需要分拣中心才能运转。而适应这些业务的库房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8.
段伟常  刘凯 《综合运输》2005,(12):32-35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物流中心定义为“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可见物流中心是物流网络中物流活动集中度最高的节点,是区域物流系统运作的重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必须有一个经营、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付一方 《综合运输》2023,(12):60-64+192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决策行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准确性,缓解线路运营面临的高峰时段客流拥挤现象,从出行广义费用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研究。综合考虑票价、出行时间、舒适度、准时性等因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广义费用计算模型;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例,将广义费用作为出行阻抗引入客流分配之中,构建了基于广义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嵌套Logit模型的迭代加权法用以求解模型;基于分配模型及算法,对不同票价和列车容量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流量的有效预测,可对各类缓解高峰时段拥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辅助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10.
“山东的竿艿、甘肃的大白菜、淮阴的辣椒、海南的南瓜、舟山的海鲜……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四方。杭州餐桌上70%以上的食物,都是从我们这里中转的,我们是杭城百姓的‘菜篮子’。”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下简称“农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张国平不无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1.
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等一般物流活动所不具备的特征。为满足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保障需要,需要建立应急物流中心。研究和探讨应急物流中心的建设,对于提高物流系统应急能力,提高应急物流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流(Logistics)作为运作物资流的新兴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样对于一个城市提升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基于对物流和物流中心的理解,分析南京成为地区物流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提出其作为物流中心城市的正确定位和成为物流中心城市所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奥运动态     
北京奥运物流中心开始运行5月8日,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北京奥运物流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北京奥组委同时宣布物流中心筹备组正式成立。此举标志着场馆化运行尤其是非竞赛场馆的场馆化运行拉开序幕。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出席启动仪式,并作了有关场馆化运行启动的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中小型沿海城市提出的成本模型嵌入到公交站点优化方案中,构建各项成本的表达式,整合并建立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公交站点选址模型,对TOD公交站点的选址进行合理规划。此模型可有效运用到在中小型沿海城市中港口枢纽处的公交站点合理设置中,即实现乘客从轮渡到公交的零换乘,又能使港口枢纽对港口枢纽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汇处的交通现状影响达到最小,公交的通行能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5.
<正>变革时代,各方都想在物流市场分得一杯羹。在这场激烈的争夺战中,青山湖物流中心欲建成一个以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为载体,以物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重要支撑的现代智能型物流园区。"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而就在这个科技城大园路与长西线交叉口南侧地带,正在崛起一个物流园—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国际物流中心(以下简称"青山湖物流中心")。7月仲夏,南方炎炎夏日的湿热瞬间  相似文献   

16.
在天然气集输管网布局优化过程中,由于井式和集气站最大处理量的限制,可能导致集气站建造数量增加,从而造成管网系统的经济性差。综合考虑管道与集气站建造费用的关系,建立了井组划分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对收费型公路运营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交通规划软件建立了基于广义费用的交通流量分配模型即多方式多类型交通分配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科学标定和网络的合理设置,得到各类车型在特定网络上的流量分配、路段饱和率以及通行费用,并对此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最终为区域高速公路网规划、路段交通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应急物资通过有效、及时的手段进行筹备、运输、配运及分送,有赖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交通需求,解决我国中小城市交通系统不成体系、结构紊乱等问题,以分层设施选址问题(HFLP)理论为核心,对中小城市客运枢纽体系规划进行适用化分析和模型分类。同时引入反映交通场站吸引力的效用函数,在考虑容量限制和基本需求全覆盖等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化交通系统效用与建设成本比值作为规划目标,建立了中小城市客运枢纽体系综合布局的分层规划模型及其模拟退火算法。最后,以南充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该分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边吉炎 《中国索道》2002,2(3):43-45
章记述了我国索道规划设计专家、选址专家、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宋德启先生为开拓和发展我国索道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