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为了实现某驱动桥的产品平台升级,同时考虑其售后的一些故障失效模式,对其重要的组件差速器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差速器总成优化设计过程中,在结构上大胆创新,实现了结构和性能的全面优化。文章通过对比介绍,着重对差速器润滑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阐述,并通过分析及试验数据说明其优化后的差速器总成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先进性,为差速器总成设计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啮合套是汽车驱动桥轮间差速锁机构的重要件,现有滑动啮合套断裂故障时有发生,在结构强度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售后失效件的分析确定了其失效模式和原因分析,利用有限元仿真对该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且通过试验验证,售后故障索赔降低50%以上,确认改进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出于验证某差速器故障诊断结论及改进设计的需要,笔者提出了通过高差速器差速动作频率以加速机件磨损来进行强化试验的方法并用于实践,此法对于某些以机件磨损为主要失效原因的汽车故障分析和寿命试验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差速器壳体的静强度分析,得到了该差速器壳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部位.通过与样件失效部位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差速器壳体断裂失效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时钟弹簧是在方向盘左、右旋转动作中,保证喇叭开关等电器部件正常的电路连接件。文章通过研究一款售后市场反馈的失效时钟弹簧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时钟弹簧损坏的失效原因有装配不当、产品缺陷等。提出通过增加调试窗口和线圈圈数,优化内部结构,改进牵引销结构,使用树脂进行润滑等措施优化产品,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开发设计一种无限转数时钟弹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失效,提升产品可维修性。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大量的数据表明,汽车差速器初期容易出现烧蚀问题,出现烧蚀的部位一般为半轴齿轮与差壳轴径配合以及十字轴和行星齿轮轴径配合等处。而这类零件的主要失效部位住其工作表面,因此分析差速器零部件工作表面的润滑情况即分析润滑油油膜厚度、工作表面的润滑状态具有实际意义。为此引入最小油膜厚度的公式,提出从设计上改进零件的润滑结构,适当放宽运动配合间隙,从而有效避免差速器早期烧蚀问题。  相似文献   

7.
魏玉 《汽车实用技术》2020,(2):62-63,72
目前对称样式的差速器广泛应用于旋转车轮轨道车辆中,左右车轮差速控制的装置,成为时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学者在动力学的基础上对机械差速耦合轮对运行车辆的影响建立了模型进行分析,其中包含刚性的车轮和独立旋转的车轮,通过模型分析对比研究了机械差速耦合轮对车辆直线和曲线行驶导向性能的研究。研究发现,机械差速耦合装置独立旋转的车轮在车轮在复位对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对独立车轮导向能力差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和刚性车轮进行比较,机械差速在通过性能上有着更好的安全性和导向性能。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文章通过讨论车轮导向的原理,研究了机械差速耦合装置对轨道交通车辆导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商用车桥差速器新结构,该差速器行星轮在一个整体式的差速器壳体内,十字轴为分体式结构。实际工作时,四根分体式轴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差速器十字轴,与传统的差速器十字轴相比,这种分体式十字轴相对应的整体式差速器壳也不须再采用总成加工,减少了加工、转运、装配的费用;这种十字轴的差速器壳在售后更换时,无须成套更换,这大大减少了用户的维修成本;再一方面,这种分体式十字轴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不需要定制模具,直接采用圆柱形棒料加工即可。通过采用这种新结构差速器及分体式十字轴,为生产制造、装配及用户使用维修带来方便,为现有商用车的差速器结构优化改进带来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变速器副箱气缸使用时漏气故障,通过对气缸加工、装配、设计,运用六西格玛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失效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并将改进方案应用在实际生产中,跟踪售后数据,改进效果显著,故根据车型设计匹配、加工控制是降低气缸漏气故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驱动桥差速器在重载工况下经常出现壳体和垫片异常磨损的情况,影响了齿轮啮合甚至造成齿轮打齿、齿根断裂等严重失效。文章对某驱动桥总成进行差速器齿轮垫片耐磨性试验,对比了两种不同材料、工艺的差速器齿轮垫片和壳体的磨损量。通过对试验后的润滑状况和齿轮侧隙的计算对比,指出了双金属垫片-差壳摩擦副低磨损量的优越性,并提出了的垫片的合理厚度公差、金属厚度和油槽方式,为驱动桥差速器技术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了某型驱动桥轮边减速器售后失效改进,通过故障信息、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改进效果等四个方面详细的描述了整个改进过程。初步确认了行星轮止推垫片磨损、滚针轴承点蚀散架是导致某型驱动桥轮边减速器售后失效的主要故障模式。并针对此两种故障模式从止推垫片、滚针轴承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纯电动减速箱差速器行星轮圆柱销失效的过程及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并对行星轮圆柱销及行星轮的连接关系进行简化,并简化为滑动轴承的连接关系,这种连接关系符合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特性,即PV值的约束,本文还对该减速箱差速器能够承受的PV值进行试验,并探索该差速器的最大PV值,并使用该PV值进行整车控制,从而避免以后整车工况中再次发生失效。  相似文献   

13.
限滑差速器可提高汽车驱动性、通过性及操纵稳定性。简述了车用限滑差速器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导球式限滑差速器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转矩敏感式限滑差速器。介绍了导球式限滑差速器的结构,论述了其差速运动及限制滑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结合车桥公司290轮边减速驱动桥改进项目,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了变化部分的零件图和差速器装配图,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差速器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车桥公司290及300轮边减速驱动桥轮间差速器装置进行结构强度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30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结构尺寸与290轮边减速驱动桥相近,强度高出19.5%,最终通过对29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壳体进行重新设计,将30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齿轮及十字轴匹配到290轮边减速驱动桥上,使29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强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成熟产品部件,降低了产品改进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15.
差速器螺栓失效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螺栓预紧力测量和差速器解剖分析,找出差速器螺栓装配时拉长失效的原因,追踪到螺栓装配对螺栓失效的影响。针对现行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装配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的轮式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葛英辉  倪光正 《汽车工程》2005,27(3):340-343
提出了一种用于轮式驱动电动车的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将转弯时转矩分配计算和基于车轮滑移率的开关控制相结合,对车辆左右驱动轮输入不同的转矩,同时根据轮胎偏转角的变化率确定目标滑移率。仿真研究证明,与采用机械差速器相比,新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鲁棒性好,车辆的驾驶更安全平稳,并能获得更优异的转向性能和更快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国内某款柴油机活塞在售后市场上较大范围出现活塞开裂穿孔等失效问题,对柴油机活塞内冷油道位置及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采用ANSYS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CA E模拟分析,通过对活塞温度及温度-结构耦合应力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对柴油机活塞内冷油道进行设计优化,通过台架试验和市场应用验证,有效降低了柴油机活塞开裂穿孔等失效风险和售后市场赔偿率。  相似文献   

18.
某售后发动机连杆发生一起断裂事故,由此产生质量纠纷。通过对断裂连杆进行材质分析、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拆检现场痕迹分析等手段,重点分析了连杆断裂时受力工况和发动机进水后连杆典型工况。研究认为,用户汽车有发动机进水经历是导致该连杆低周疲劳断裂的直接原因。强调了在拆检现场进行痕迹分析对售后失效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案例在汽车失效分析案例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9.
某车型售后出现在持续轻制动情况下,偶发制动踏板发硬,制动无助力的故障现象,严重影响驾驶安全。经过多样本实车进行数据采集,原因分析,判断在轻制动情况下真空助力器存在泄漏,根据实车数据转化,在台架试验中进行故障复现,对故障件拆解确认根本原因为活塞内壁尺寸及表面处理缺陷。通过对该样件的失效模式,结合现有的验证方法,提出并改进零部件台架试验密封检测方法,在零部件级别识别故障,提升流入整车和市场的零件良品率,避免售后安全风险及对车企品牌声誉损伤。  相似文献   

20.
HW变速箱在匹配矿用自卸车使用过程中偶见主轴齿轮隔片断裂故障,文章对主轴齿轮隔片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排查,包括售后失效件分析和有限元分析。通过材料冲击试验和摩擦磨损试验,对主轴齿轮隔片材料和热处理方式进行了改进,从而彻底解决了主轴齿轮隔片断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