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李红勋  张弛  张贺 《专用汽车》2009,(12):46-48
在SolidWorks软件建模模块中建立某牵引车铰接式车架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铰接式车架在危险状态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验证了其强度与变形要求,为该车架进一步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洪小军  王其东 《客车技术》2007,(5):23-25,28
提出了车架传统设计的不足,利用ANSYS软件,首先对车架进行拓扑优化得到各梁的大致分布位置,再对各横梁进行形状尺寸优化,使得在满足强度要求下用料最省,最后再进一步对车架进行拓扑优化,并对最终的模型进行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3.
自卸车车架的静动态计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UG软件建立某自卸车车架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按照设计要求,对车架的载荷计算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应力分布状态和变形情况及模态分析,验证了车架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DL4100型半挂牵引车车架弯扭工况强度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半挂牵引车的实际运行状况,选择对半挂牵引车车架强度影响较大的弯扭工况进行分析.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DL4100型半挂牵引车车架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出了该车架在弯扭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由于该车架前部所受应力较小,因此把第2横梁去掉后重新做了弯扭工况下的强度分析,改进后的车架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设计出兼顾轻量化与安全性的电动方程式赛车车架,文章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与连续体拓扑优化两种方法,使用CATIA软件设计车架并进行有限元力学与模态分析,通过Hyperworks软件的Optistruct求解器对车架进行拓扑优化,根据拓扑结果再次进行力学与模态的分析,得到满足设计要求且兼顾质量和性能的电动方程式赛车车架。最后通过实际比赛的检验,验证有限元分析与拓扑优化结合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应力约束下车架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健  程耿东 《汽车工程》1997,19(1):15-19,55
根据汽车车架的结构及受力特点,建立了汽车车架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对薄板结构的极限应力分析表明,应力约束下汽车车架结构拓扑优化可用薄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并用修改的满应力法求解。文中的数值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运用CATIA软件对高压气体车架进行三维实体参数化建模,并将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建立车架结构有限元的实体单元模型,对车架在弯曲和扭转两种工况下的应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车架进行性能分析评价;利用APDL语言建立车架纵梁的优化模型,运用ANSYS Design opt模块对现有车架纵梁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根据该特种车的实际使用工况和应力特性的分析结果提出专用车架设计方案,为设计新型长管半挂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动客车发展迅速,社会对电动客车的需求日益增加。客车满载时对动力需求高,电池组的数量多,车身总质量偏大,导致电池损耗加快,客车行驶里程降低。优化车架的结构设计,实现轻量化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行驶里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达到某型电动客车在满足各工况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的目的,选取4种典型工况,包括匀速直线行驶工况、弯扭工况、紧急制动工况和紧急转弯工况,建立了客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由ANSYS Workbench分析计算得到了4种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形。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依据,对车架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理论,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构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以底架应力和扭转刚度作为设计约束,利用NASTRAN软件计算了车架刚度对关键构件厚度的灵敏度。对刚度相对灵敏度较低的部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如将车门支撑部件、车架侧围等部件型材厚度由3 mm减薄至2 mm,对刚度相对灵敏度较高的部件进行了加厚处理,如将车架主要受力部件厚度由4 mm加厚至5 mm,以此来提高整车的扭转性能,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车架轻量化设计方案。更新了优化后的车架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对比了优化前后最大应力及变形结果。经对比分析,在满足各工况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整车质量下降52 kg,车架质量降幅达2%。  相似文献   

9.
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某型轻卡车架有限元模型,利用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车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等效应力、变形及模态频率,计算了该模型的车架质量和扭转工况下最大应力灵敏度,并提出相对灵敏度绝对值较大的组件的厚度作为轻量化设计变量,在保证一定的强度、刚度条件下,按照高刚度、轻质量的要求对车架组件进行厚度修改,实现车架轻量化。  相似文献   

10.
文中基于CAE技术,对ZL50型装载机前车架进行结构分析与疲劳寿命分析。应用PRO/E软件建立前车架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得到装载机前车架的有限元模型;考虑装载机实际工况,通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静态分析,获得前车架在作业过程中应力与变形情况,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分析评估;根据ANSYS Workbench软件得出的计算结果,找出应力集中点和容易产生疲劳失效的部位,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应用ANSYS分析某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架的典型工况强度,并基于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理论建立车架的拓扑优化模型,以提高车架强度和实现车架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牵引车车架横梁断裂的问题,运用CAE软件Altair HyperMesh建立了某牵引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得到车架横梁的应力云图及相关数据。为了增强横梁的强度,提出DOE的方法并使用Altair OptiStruct分析软件对车架横梁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试验方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相比初始设计方案明显降低了车架横梁处的应力,增强了车架横梁的强度,为车架设计与改进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楠  孙桓五  闫杰  周兴  窦玮 《汽车技术》2012,(9):6-10,29
根据半挂车车架结构特点,建立了半挂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及多体动力学模型,对车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以H级路面的路面载荷作为边界条件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车架静态应力分布和载荷谱。并以此数据为依据,采用Wang-Brown多轴疲劳损伤模型预测了半挂车车架的多轴疲劳寿命,针对其疲劳薄弱部分提出了结构和工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车架满足使用寿命要求,且比原设计减重20%。  相似文献   

14.
在某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满足NVH及整车安全要求,提高乘车舒适性及满意度,利用CAE软件建立含后副车架安装点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刚度分析,根据CAE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再对优化方案进行刚度分析,最终找出有效提高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的最佳方案,满足性能要求,节约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为后副车架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某型电动汽车桁架式车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合理的车架有限元简化模型,对电动汽车满载时扭转工况进行了车架静态特性分析,得出相应工况下应力分布和变形云图,为后续的汽车安全设计和车架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CAE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在汽车性能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找出结构的薄弱区域,进而对其进行优化修改,满足相关的力学性能。副车架对整车的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其在阻隔振动和减少噪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底盘悬架系统的刚度。本文结合某公司开发的副车架进行强度分析,并在满足应力的要求下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后副车架的总重量明显减少。副车架几何模型的建立根据设计要求,该副车架上需安装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转向机安装支架、下摆臂连接支架以及稳定杆支架,主要结构为槽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将模型存为IGES数据格式,导入到Hypermesh  相似文献   

17.
对某折叠式叉车的铰接式车架进行了静态强度分析。利用UG NX3.0软件建立了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UG结构分析模块得出了前车架和后车架在危险工况下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应力出现位置和原因,验证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型客车车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某中型客车车架静态性能,建立了3种车架拓扑优化概念模型.以质量最小为目的,讨论了车架概念模型在纯弯曲、扭转和弯扭组合工况下的拓扑优化结果.根据拓扑优化材料分布图对该中型客车车架进行二次设计,提出副梁支撑采用矩形截面型材的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新车架横梁及副梁支撑分布方案合理,在满足结构强度和模态性能的前提下,质量减轻了22%.  相似文献   

19.
用ANSYS软件对某客车车身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化方法,以车架总柔度为目标函数,以体积作为约束条件。对几种工况下的车顶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探讨了拓扑优化设计过程中基本模型建立、优化区域选择、优化过程控制及优化结果分析与应用等问题。实现了拓扑优化在汽车结构的初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建立了某牵引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降重100kg的轻量化方案;对轻量化前后车架进行纯弯曲和扭转工况应力分布对比分析,证明优化后车架的可靠性更高;对轻量化前后车架进行模态分析,证明优化后车架固有频率和振型变化不大,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