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玥如 《水运工程》2021,(4):136-140
为优选长江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影响因素,构建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施工情况、生态影响、整治效果和经济效果4个方面的18项指标。采用基于该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莲沱段航道整治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得出方案1("水下炸礁+清渣+深沱抛填"方案)隶属度较高,且达到优秀的指标数较多的结果,因此推荐该方案为莲沱段航道整治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2.
相关研究表明,透水坝能够起到一定的整治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为此,长江下游东流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设计组提出了透水框架坝的新型结构形式,并成功应用于东流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的老虎滩鱼骨坝工程中。本文主要通过观测老虎滩鱼骨坝建成前后的地形及生物分布特性,评价透水坝的工程航道整治效果及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3.
内河航道工程的项目评价一般采用经济评价方法为主,定性或半定量的环境影响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本文提出了用生态足迹法综合评价内河航道工程的方法,结合经济与环境两部分内容,可用于内河航道工程的项目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持续发挥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理清汉江航道整治后的发展思路,从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优化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汉江沿线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推进滨水生态旅游开发等6个方面,定性分析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同时选取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社会效益指标,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研究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明显带动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社会影响,有利于控制社会风险,从而为汉江航道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深化长江航道承载力的相关研究,探求航道的提升潜力,基于生态、经济、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概念,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例,根据航段特性,结合影响因素互适机理,针对性地选择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体系,分析计算该河段3.5、4.5及6.0 m航道水深下航道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6.0 m航道水深下承载力状态最佳;广阳坝河段在综合考虑上述目标影响后,对于航道水深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东流水道是长江下游著名的浅险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前,该水道枯水期航道条件恶劣,航道浅情和船舶事故频发。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稳定了该水道河势格局,改善了该水道的航道条件。本文在介绍东流水道航道基本情况和整治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东流水道工程前后河势、航道变化以及整治后实船适航试验效果,对东流水道整治工程完工四年来体现出的总体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传统护岸技术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新时期航道背景下已经不具适应性,生态护岸技术孕育而生。文章以某航道整治工程为例,围绕生态护岸技术展开探讨,总结其基本特点,提出该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方式,最终提升了航道的整治效果,充分发挥出了生态护岸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郝岭  徐红 《水道港口》2023,(5):772-779
根据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内容,对工程涉及的绿色低碳因子进行识别与分析,构建了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层,以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为准则层的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形成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绿色低碳评价框架。结合工程实例,应用评价框架对岷江下段航道整治工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权重向量值及其排序与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源及资源消耗程度,生态环境的保护,减碳、碳汇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当河流兼具发电、供水、防洪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时,航道承载力如何兼顾多目标协同发展及量化问题成为当前航道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运用改良变异法,并结合航道承载力对生态、经济、河流多功能利用等目标的承载水平评价值,对航道承载力进行协同互适的调控,计算出多目标协同下的最大航道尺度,并通过AE航道作为算例对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出的最大航道尺度可缓解当前航道建设与经济、生态和河流多功能利用发展中的矛盾;计算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22,(1):59-67
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综合评价是航道安全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多采用主观赋权法,因主观因素过多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决策可靠性。文章针对整治建筑物的综合评价问题引入改进CRITIC的客观赋权法,以长江上游航道为例,建立了改进CRITIC法整治建筑物服役状态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建筑物样本资料本身的数据信息对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确定,计算出服役状态综合指标Z,并对整治建筑物的服役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改进CRITIC法对整治建筑物服役状态评价模型的指标权重赋值合理,综合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模型的适用性良好,综合量化计算结果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可以将该模型应用到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生态化技术在现代航道整治中的运用愈发得到关注,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生态航道技术,生态护岸就是重要的生态航道的技术应用于航道整治工程的代表,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以整合生态化航道技术。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过于注重护滩效果,但未能充分重视护滩工程区域周边环境保护工作,这样导致航道生态功能及资源功能难以完全实现。当前新型生态护滩技术成熟度高且应用多,尤其体现在航道整治工程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新型生态护滩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传统护滩技术及新型生态护滩技术概况,然后分析新型生态护滩技术应用,以期为提升新型生态护滩技术应用范围及应用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不断地加强。我国航运也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航道,分析了生态航道建设的需求及面临的挑战,从生态航道的定量评价方面选取指示生物及生态足迹法进行介绍,最后对我国的生态航道建设研究成果与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港口生产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转换成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四种生态生产性用地,利用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建筑生态足迹构建港口生态总足迹模型;同时,基于港口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构建港口生态承载力模型。最后,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计算其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算例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该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为5.8,出现生态赤字,港区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该港区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占港区总生态足迹的95.3%,是该港区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该港区生态承载力全部来源于港区水域,港区拥有的水域面积有效提高了自身承载力,使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低于港区所在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指数。  相似文献   

15.
马一  程铁军 《水运工程》2014,(11):115-119
航道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对工程河段水域面积的占用及施工作业产生的水体扰动,工程区域原有底质和岸线性质将发生改变,工程水域悬浮物浓度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容易造成局部生态系统和河道生境地貌变化,对水生生物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阐述了整治工程涉及水域生态方面的特点,结合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底墙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在赣江航道整治中取得的效果,在建设生态绿色航道的背景下,这种整治建筑物优点显著,可将其运用于叙渝段航道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17.
生态航道是航道整治建设的大趋势,航道建设中的挡土墙需改变原有非生态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实现生态化、人性化、景观化等多功能目标。重点阐述几种应用于航道整治护岸工程中的生态挡土墙的结构及应用,探讨生态挡土墙在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17,(2):198-201
基于能值理论(emergy theory),在分析港口资源消费和污染等生态足迹的基础上,考虑船舶在港作业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基于EEF模型(emergy-ecological footprint)的港口生态评价方法,将港口生态承载力分析计算扩展为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虚拟承载力两类账户。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计算了2009~2014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港区历年生态承载力指数均大于1,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能源足迹与污染足迹是港口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港口经济虚拟生态承载力账户对港区生态承载力的贡献高于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账户,可有效控制生态赤字规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樟树至南昌河段的航道等级,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需求,在分析赣江下游重点浅滩—泉港滩群河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河工模型,利用整治丁坝、疏浚、护岸等工程措施,对该河段2个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了2个不同整治方案的效果,并优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布置。该整治工程于2006—2007年实施。对航道竣工图的分析表明:该河段的碍航浅区消失,达到了设计的航道维护尺度,航道整治效果明显,为全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南京公司组织开展航道整治类施工及计划数据库升级培训。该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的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V标、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部的20余名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参训。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航道整治项目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切实提高项目部内业处理效率与准确性,培训引进了第三方软件公司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