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丰烨  朱西产  李佳琪 《北京汽车》2009,(6):37-39,42
智能化、一体化汽车安全技术是未来汽车安全性发展的新方向,而一体化安全技术中智能化控制系统需要根据事故预兆的特征开发传感系统。文中利用VDR(可视化车辆行驶记录仪Video Drive Recorder)采集行车危险工况,重点研究追尾危险工况,利用PC—Crash事故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追尾事故预兆的特征,为汽车安全技术中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汽车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跟踪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趋势。研究发现,最近5年汽车产业领域超过90%的技术创新都与汽车智能化系统息息相关,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汽车技术的研发应用重点。可以预测,汽车智能化将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制高点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成为互联网当中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终端.智能化的汽车依赖于高效、可靠的车载网络通讯系统,以太网技术以自身的优势引入汽车通讯领域,给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已成为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基础.文章结合当前车载网络技术的现状和需求,从汽车智能化的角度对车载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并对未来车载以太网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车辆原有的机械控制系统逐渐被电控系统替代,整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了新能源汽车中软件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数据关联到车辆控制等重要功能,如果未做好安全防护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的安全事件。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安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数据的安全形势,从收集、存储、传输、利用等方面对数据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从“云管端”三方面提出了数据安全防护的建议,为新能源汽车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正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专刊"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近年来,随着新兴的汽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技术进步,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技术正在引导着汽车产业发生颠覆性变革。特别是,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涵盖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车辆工程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不断出现,使汽车插上了智能化翅膀。智能汽车正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并成为人们最为青睐的高级宠物。在汽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SP)、汽车惯性导航系统(INS)、智能巡航系统(ICC)、各种雷达避撞系统纷纷登台亮相之时,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智能化系统汽车。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汽车制造企业对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非常迫切。上汽乘用车公司依托行业领先的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系统,自主构建具有自身业务特点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新方法与技术,开展大数据治理与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实践,进而实现汽车制造过程价值发现和供应链业务智能优化。通过对智能化升级演进路径模型的研究,结合实际项目详细阐述了上汽智能制造转型对策,并提出汽车行业智能化升级措施建议,以期为相关产业及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在新能源汽车全线飘红的同时,智能化也将成为产业发展重点。2018年1月中旬,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表示,智能化最合适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将新能源汽车结合智能化,上汽大通一马当先,在汽车领域展现出过人实力。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汽车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再加上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领域逐步朝着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以环境感知技术为基础的辅助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所以具有高度智能化特征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利用车辆自带的传感器获取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并利用相关技术对汽车的转向与速度进行精准控制,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该技术令道路交通系统从传统的"人-车-路"系统变为"车-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智能化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智能汽车已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并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梳理汽车产业经历的4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智能化技术革命的内涵和外延,即汽车的智能化不仅是汽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智能化操控行驶水平的提升,还包括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化发展甚至跃升,在更大范围内还逐步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三者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和横、纵体系。我国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与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已经为发展智能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面临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巨大机遇。在积极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充分发挥制度和体制优势,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布局,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甚至智能城市协同发展,加快占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推进,汽车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汽车数据安全也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关注重点。其中,汽车个人信息防护技术的研究更是行业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汽车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处理的角度出发,在个人信息的收集、车内传输与存储、使用,车外传输及删除等方面阐述了汽车个人信息防护的技术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方案,为汽车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与技术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丰田公司制定了全面的智能网联战略规划,并对智能网联技术开展大量的研发,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通过对丰田在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布局规划情况,从专利申请的态势、研发团队构成、专利技术布局及研发重点方向、合作重点等系统梳理了丰田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研发情况,从宏观及微观角度解析了技术发展现状为国内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及专利布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汽车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PEPS)在汽车上的应用是最近几年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的一个亮点.汽车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结构和特点,从价格、品牌、级别和产地等方面对PEPS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基于车系和车型进行重点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移动终端,与之相关的交互设计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大车企及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交互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交互设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中国汽车技术的现状,重点理清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及其原因,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对汽车技术提出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愿景及阶段性目标,并对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识别,阐明了各领域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中国汽车技术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仪表板上显示的信息不断增加,原有的汽车显示系统越来越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特别是计算机、微电子和各种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汽车仪表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研发及应用;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加重,为了建立新的交通秩序和规范,也需要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支撑智能汽车发展所需要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车辆动力学控制,防碰撞系统,智能速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文章还概括出我国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技术与绿色新能源技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研发及应用;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加重,为了建立新的交通秩序和规范,也需要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支撑智能汽车发展所需要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车辆动力学控制,防碰撞系统,智能速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文章还概括出我国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技术与绿色新能源技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自动化工业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道路交通驾驶前沿技术已经渐趋为车辆安全运行的必要前提。基于现代汽车智能化研发和测试领域所面临的新形势,拟采用Carsim仿真评价方法作为汽车智能化技术研发的主流,并通过三维建模,衡量其方法指标的可行性,以期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攀升,汽车的普及率逐步提高,但随着汽车数量剧增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加显著,新能源汽车为缓解这一现状应运而生,并受到了极大欢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不断地向智能化转变,智能化技术的开发更加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普及的进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能源转型及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