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在苏北辐射沙洲海域是否具备建设深水航道条件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围绕该海域即将建设的首条人工深水航道——吕四1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工程,在归纳工程海区水沙运动特性和岸滩演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试挖槽回淤分析和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对辐射沙洲南缘小庙洪水道深水航道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小庙洪南水道水流沿深槽、潮动力较强,含沙量总体不大,近期深槽格局相对稳定,为吕四1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常天气情况下航道回淤强度不大,即使在5 a一遇大风作用下,航道回淤也并不太严重;小庙洪南水道基本具备1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整治问题,依据河道地形水文及已建工程资料,分析了灌河口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灌河口近岸地形近年来基本稳定,出口北水道的维持条件趋好将有利于出口水道的整治;为改善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整治工程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双导堤工程设计,优化建筑物布置方案,使其能够有效地拦截潮流携带的泥沙,归顺航槽内水流条件,保持航道的畅通、稳定。  相似文献   

3.
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长江干线武汉—安庆6m水深航道项目的先期工程。近年来,蕲春水道的河床演变特点导致弯道进口处容易出浅,且随着李家洲边滩头部串沟和右槽迅速发展,航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为遏制该水道的不利发展,2017年开始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根据工程前后的实测资料,多角度分析了河道和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实施后,守护了李家洲边滩,改善浅区水流动力,稳定了关键部位的高滩岸线,初步遏制了航道条件的不利变化趋势,达到建设目标,工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近期出现的重点碍航浅水道,整治好该水道对长江中游航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2月批复同意实施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简介牯牛沙水道演变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碍航特性与整治方案,详细分析牯牛沙水道整治前后过渡段变化情况、牯牛沙边滩淤积情况以及航道改善情况,重点分析一期工程整治效果,预测演变趋势,提出后续工程建议。一期工程实施后,工程效果良好,总体河势更趋稳定,牯牛沙边滩淤高展宽,利于枯水期水流集中,过渡段浅埂得到较为有效冲刷,淤积减少,碍航程度减轻,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一期工程效果将会随着建筑物功能的继续发挥进一步显现,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南通港某港区北水道15万t航道等级提升后发生溢油事故的具体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实例工程的水文条件特性,并借助MIKE21 Spill Analysis油粒子进行了模型建立仿真数模,分析了常风状况和六级大风状况下工程海域的溢油扩散范围。研究结果显示,在六级大风状况下溢油24h扫海面积可达到324.6km2~382.2km~2;泄漏点最远到达距离为19.4km~20.3km,影响范围较大,应在大风天情况下尽可能避免船舶作业;在加油作业时严格执行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北支水道所处区域条件优越,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作为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对长江口北支河道近期演变情况、影响因素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北支水道航道条件进行了核查,明确了北支水道的碍航特性,进一步分段分析了开发利用北支水道的条件,提出潜在的航道整治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牯牛沙水道为例,重点分析了弯曲河段的演变过程和碍航特点。通过分析牯牛沙水道的演变过程、演变影响因素、演变趋势及碍航特性等,揭示滩槽演变的规律,探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的碍航特性变化,并对一期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不稳定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二期工程的整治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束梁 《中国水运》2014,(10):254-256
近年来,长江东流水道的老虎滩北槽航行条件与西港航道逐渐恶化,汛后淤积严重,严重影响通航。为保证主航道的畅通,长江航道局对该段航道开展了疏浚维护。为了解疏浚维护效果及近期的通航条件,文中以最新的航道测图资料为基础,对东流水道疏浚前后的河床演变特性及航道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实施维护疏浚措施后,西港航道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西港航道受老虎滩北槽下游淤积和老虎滩尾淤积下移的双重影响,西港过渡段通航形势短期内难以好转;建议应加强对西港航道的维护力度,在西港航道维护疏浚期间可利用东港航道作为紧急备用通道。文中研究成果可为东流水道后续航道维护工作和航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佳敏  於龙  田栋 《水运工程》2021,(11):153-158
鲤鱼山水道位于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是长江上、中、下游水上物资运输的必经干道,其航道通过能力是长江流域物流畅通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鲤鱼南槽冲深发展引起北槽过流能力减小、水流分散,黄莲洲心滩极不稳定,北槽航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为遏制该水道的不利发展,于2015年在该水道进行了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通过定期观测分析,结合设计施工阶段相关数模、物模成果,对整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黄莲洲心滩和南槽的冲刷总体上得到控制,遏制了不利变化趋势,北槽航道条件得到改善;整治建筑物结构稳定,实现了航道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潮流泥沙淤积模型的主要特点 ,研究了伶仃洋东西航道实施开挖工程前后的潮流和泥沙淤积变化情况 ,从一期工程实施的实际结果和其水流泥沙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 ,广州港开发 3 5万t级航道选择西线航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桥墩对周围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在海岸河口水域的大桥桥墩,会增加桥位水域的阻力并减小过水断面,从而对周围海区的水动力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而海岸河口水动力较为复杂,单纯采用某一种研究手段往往难以全面地分析这种影响。文章以浙江省温州市大门大桥为例,通过对大桥所在的大、小门岛和沙头水道海域的水动力条件、泥沙条件及地形冲淤变化进行分析,掌握了该海域的水文泥沙环境与冲淤演变规律,对大桥建设后地形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然后又建立了二维潮流场数学模型,模拟研究大桥建设对周围海区的潮位、水流、潮量等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工程对周围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仅在桥位附近,不会引起其他水道和海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雷雪婷  李有为  周林 《水运工程》2018,(11):145-150
针对长江下游东北水道6. 0 m航道存在的碍航问题,依据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东北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水道总体航道条件较好,仅在局部年份在河心出现浅包,导致航道水深和宽度不足;为改善东北水道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东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础上,加高下三号洲左缘低滩,稳定过渡段主流流路,并适当缩窄过渡段河槽,集中水流冲刷浅区,也可考虑仅在局部出浅年份采用疏浚措施。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景洪水道V级航道整治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景洪水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Ⅴ级航道整治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了景洪水道Ⅴ级航道整治后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治工程实施后该河段通航条件能基本满足Ⅴ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t级航道工程潮流动力进行研究,分析工程实施后最大流速、最大横流等,以掌握工程实施对周围海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方案的实施未改变大范围海域潮流运动规律,变化发生在工程附近海域;(2)综合港区深水航道内流速在-6 m口门附近出现最大值,为垂向平均0.86 m/s、表层0.92 m/s;整个航道内的流速值介于0.25~0.86 m/s之间(垂向平均);航道内最大横流位于航道向北转折段,另外-6 m口门附近横流也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东流水道是长江下游著名的浅险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前,该水道枯水期航道条件恶劣,航道浅情和船舶事故频发。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稳定了该水道河势格局,改善了该水道的航道条件。本文在介绍东流水道航道基本情况和整治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东流水道工程前后河势、航道变化以及整治后实船适航试验效果,对东流水道整治工程完工四年来体现出的总体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江苏省南通市港口管理局获悉,南通港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10万t级航道工程建设完工,预计2011年初正式通航。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10万t级航道全长约18.6km,航道宽度450m,满足10万t级油轮双向通航及26.7万m^3LNG船舶单向通航,是江苏省目前沿海利用自然水深建设的最高等级进港航道。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与已建工程对牯牛沙航道的影响已经显现这一问题,结合最新牯牛沙水道实测地形建立了本水道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开展了6.0m航道尺度方案工程下水流及航道条件的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浅区水流动力得到明显提升,即使在不利水文条件下,6.0m航道条件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东流水道位于长江下游。近年来,该水道航道条件出现了较大的不利变化趋势。以河道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东流水道左岸边滩演变特征及该边滩河床演变对本河段航道条件的影响,指出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左岸边滩出现的新的演变是造成本河段近年来航道条件趋坏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左岸边滩演变和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主航道所在的西港航道条件仍有进一步衰退的可能,为本水道后期航道治理思路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京生 《港口科技》2014,(2):43-43
近日,南通市港口局收到交通运输部文件,正式同意安排南通港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15万t级航道建设部补助资金3.975亿元,这是南通港继去年吕四港区10万t级进港航道获部补资金1.805亿元后,又一沿海深水航道项目获得部补助资金,也是全省唯一连续两年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的地方性专用航道项目。  相似文献   

20.
大平岛围垦工程对航道、码头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海域条件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对大平岛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悬沙场等进行了模拟,就工程对围区附近航道、码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本工程的实施对周边海域没有大范围的根本性影响,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西侧水道的局部水域,会使处于围区西侧水道的燕山热电厂煤码头及其航道等产生淤积,建议定期疏浚或采取其它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